清代的市场整合及其空间结构(1738-1820)

作 者:

作者简介:
余开亮,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邮箱:kailiangyu@163.com(上海 200020)。

原文出处:
中国经济史研究

内容提要:

中西方经济“大分流”前夕的中国是否存在一个统一的国内市场,是学术界一直争论的问题,本文采用定量方法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国内长途贸易的学者倾向于认为清代中期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施坚雅则认为中国的各大区市场是相互独立的。产生分歧的原因在于研究者们对于判定统一的国内市场的标准没有形成一致意见,同时缺乏建立在经验数据基础上的定量检验。清代留下了时空覆盖范围系统完整的粮价数据,本文即利用清代粮价数据构建一套对区域市场整合程度进行度量的评价指标,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以上争论进行检验。本文的分析结果显示,各个大区市场表现出来的差异性和不同步性模式与施坚雅的研究结果相仿,本文从实证检验的角度支持施坚雅的大区理论。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21 年 06 期

字号:

       一、问题的提出:市场整合还是分割?

       市场整合是近年来经济史学界颇为关注的问题。市场整合代表市场的发育水平,良好的市场整合状况能够促进经济的分工水平和专业化水平,扩大市场规模,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最终促进经济增长。清代中期的中国是否存在整合的国内市场,或者说清代中期的中国是否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是一个争论已久的问题。

       施坚雅(G.William Skinner)对中国的城乡市场体系和区域城市体系进行了深具影响的研究之后,提出了著名的大区理论(macroregion)。该理论从自然地理的角度将中国划分为九大区域,认为各个大区在其内部形成了一套自成一体的市场体系,并相应地在各个大区内发展出一套独立的区域性城市体系,但并未形成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城市体系。大区与大区之间由于存在自然阻隔和交通障碍,相互之间的联系非常松散,各个大区的发展周期也是不同步的,大区之间是一种准独立(quasiautonomous)的关系。①

       施坚雅的大区理论提出后,其关于大区独立性的观点受到一些西方学者的质疑和实证研究的检验。如桑德斯(Barbara Sands)和马若孟(Ramon H.Myers)的研究即指出,大区之间存在大量粮食、盐、铜、棉布等商品的流通,尤其是体积、重量较大而价格又低廉的粮食贸易,说明地区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此外他们还以存在区域间价格相关性来反驳施坚雅的大区理论。②罗威廉(William T.Rowe)在其研究汉口城市史的著作中也认为,“前工业化时期高效率的水运系统和特殊的商业手段,使中国克服了长距离、低技术的障碍,并在清朝中期形成了全国性的市场”,并且这个全国性的市场以汉口为唯一的集散中心。③对于这些争论,李丹(Dannial Little)曾指出,利用存在广泛的区际贸易作为证据难以对施坚雅大区理论形成有效的反驳,因为施坚雅的命题并没有完全否定区际贸易的存在,在其理论中区际贸易的规模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④

       此外,施坚雅的大区理论还受到研究中国传统市场的经济史学者的间接挑战。他们通过研究清代前、中期国内贸易的路径、规模和商人组织及其活动等现象,勾画了清代中期国内繁荣的贸易图景,尤其是与此前的历史时期相比,清代中期的长途贸易,无论是交易规模还是贸易的空间范围,均有很大的扩展。邓亦兵研究了清代前、中期发达的水路、陆路和海路的交通格局,认为18世纪的中国已经形成了遍布全国的交通网络和商品流通网络,为全国贸易的发展提供了交通运输条件的基础。⑤许檀将全国市场网络划分为流通枢纽城市、中等商业城镇和农村集市三个层级,对明清时期城乡市场网络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做了梳理,并认为清代中叶时“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形成一个涵盖广阔、运作自如的城、乡市场网络体系”,而市场机制在促进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中发挥了主要作用。⑥李伯重则明确提出在清代中期,“一个整合良好的全国市场,已经在中国形成了”,这“是一个客观存在”,⑦并对19世纪初期中国全国市场中长途贸易的规模重新进行了估计,对全国市场的空间结构做了进一步的分析。⑧

       上述争论的双方其实并未就此问题进行过直接的讨论,而且他们的立足点也各不相同。施坚雅的理论是建立在其区域市场体系和城市体系的相关研究基础上所进行的概括性总结,并未使用“市场整合”这一概念,也未对区域市场整合问题进行研究,但其观点其实是间接地对这一问题做了解答。而关于中国传统市场发展的研究则多是建立在比较不同时期描述性史料的基础上的定性结论,少数定量的实证研究也仅局限于对区域性市场的分析。因而,在双方缺乏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经验数据的直接论证的情况下,这样的争论是无法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的。清代中期的中国是否已经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仍然是一个需要通过经验证据进行实证检验的论题。

       与以往研究者的思路不同,笔者认为市场是否统一、是否整合,应该是一个具有开放性答案的问题,其答案不应该是一个非此即彼的结论。也就是说,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存在”或“不存在”整合的市场,而是在多大程度上市场是整合的,应该把这一问题转变成一个可测度的、具有可比性的问题。本文将通过经验数据构建出一套评价指标来测度市场的整合程度,并对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中多种时空尺度的市场整合程度进行比较,从而对清代中国的市场整合问题有一个更为详细深入的认识。

       二、学术回顾

       对清代市场整合问题的经验研究,绝大部分都来自对粮食价格数据的实证分析。李丹在其著作中对通过大区内价格的相关性来检验“区域作为经济体系是一种功能整合”的研究表示肯定,认为这是检验施坚雅大区理论的“一个在理论上合适的经验检验形式”。⑨吴承明曾专文评述利用粮价数据进行清代市场整合的研究,对此做过总结性的回顾,⑩此后学界又出现了一批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观点和新研究方法,对其后的研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区域性粮食市场整合的研究,以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地区最为丰富。最早有全汉昇和克劳斯(Richard A.Kraus)对这些地区的米价差进行的分析,他们对区域间存在的大规模长距离粮食贸易进行数量分析,认为存在跨越区域的市场整合。(11)王业键对东南沿海地区粮食市场的研究认为,18世纪中叶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市场关联性很弱,但部分府州间粮价关联性较强,显示出相当程度的市场整合。(12)对于长江中游地区而言,濮德培(Peter Perdue)和王国斌(Roy Bin Wong)对18世纪湖南省内的粮食市场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并通过对府内和府间粮食价格变动的分析,认为在粮食出口地区的府内和府间市场整合性都很强,而在非粮食出口地区则整合性不好。(1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