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工业生产指数探微

作 者:

作者简介:
关永强,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副教授,邮箱:yqguan@nankai.edu.cn(天津 300071)。

原文出处:
中国经济史研究

内容提要:

工业生产指数是反映工业化进程及其特点最为直观的经济指标。近代作为中国工业化的起步阶段,自民国时期已有机构和学者开始编制工业生产指数,此后国内外相关研究层出不穷,至今方兴未艾。本文详细梳理和分析了民国以来各种近代中国工业生产指数的编制者、商品种类、起讫时间、计算方法、资料来源和存在的问题,为学界使用这些资料提供参考和依据;并在比较分析三项主要指数的基础上,探讨其反映出的近代中国工业发展总体趋势、阶段性特点和产业别差异;进而总结近代中国工业生产指数编制方法的发展趋势,展望未来进一步修订完善的途径和方向。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21 年 06 期

字号:

       工业生产指数是反映工业化进程最为直观的一种经济指标。由于资料统计与汇总等方面的困难,工业生产指数的编制工作要显著晚于物价、生活费等其他种类的经济指数,直到20世纪前期才得以展开。①笔者所见最早的工业生产指数是美国联邦储备系统1919年开始编制并在其期刊《联邦储备系统公报》(Federal Reserve Bulletin)上发布的美国农工矿产品生产指数,包括14种农产品、34种制造业产品和7种矿产品;随后,埃德温·岱(Edward E.Day)和沃尔特·斯图尔特(Walter W.Stewart)等美国经济学者也分别编制了该国农工矿业的生产指数。此后不久,法国国家统计局(La Statistique Générale de la France)于1924年,瑞典金融杂志(Svensk Finanstidning)于1926年,德国经济周期研究所(Institut für Konjunkturforschung)于1927年,英国贸易局(Board of Trade)和加拿大自治领统计局(Canada Dominion Bureau of Statistics)于1928年,也都相继开始编制本国的工业生产指数。在这一过程中,国际联盟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不仅对各国工业生产指数进行汇总、整理和修订,而且自1929年开始在其统计月刊(Monthly Bulletin of Statistics)和统计年鉴(Statistical Yearbook)上逐期发布,同时补充纳入苏联莫斯科联合研究所(Conjuncture Institute of Moscow)和日本三菱经济研究所(Mitsubishi Economic Research Bureau)等机构新编制的工业生产指数。经过不断扩充,到1944年时,国际联盟汇总发布的工业生产指数已经扩展到了接近30个国家。②

       对于国际联盟发布的各国工业生产指数,当时国内的财政部驻沪调查货价处、实业部统计长办公室、国际贸易局、国民经济研究所、伪中国联合准备银行调查室和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处等很多机构的期刊都进行了译介转载,同时不断研究如何编制中国工业生产指数,并在基础资料匮乏的情况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③1935年,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处最早使用自1932年以来统税征收的5种工业品数据,试编“中国(工业)生产指数”,直至因全面抗战中断。1943年,经济部工矿调整处汇集国统区34种工业品统计资料,又编制了“工业生产指数”(1938-1945年)。抗战胜利后,经济学者汪敬虞(馥荪)使用日伪资料编制1936-1944年的华北工业生产指数,进而将其与经济部工矿调整处工业指数合并,试编了1931-1946年中国工业生产指数。此外,还有一些机构编制了上海市工业生产指数、上海纺织工业生产指数和四川工矿产品生产指数等单个地区或产业的生产指数。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围绕近代中国工业生产指数问题继续展开深入研究,产生了多项重要成果。1955年,严中平主编的《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重新整理了1933年和1938-1946年国统区12种工矿产品的产量指数。1958年和1967年,旅美经济学者洪家骏和章长基分别编制了中国1922-1936年6种工矿产品和1912-1949年15种工矿产品的生产指数。章长基在整理近代中国33种工矿产品统计资料的基础上,选择其中的15种产品,编制了覆盖整个民国时期全国工矿业的总指数,迅速被国内外经济史学界广泛引用。此后,美国经济学者罗斯基和日本一桥大学“亚洲长期经济统计”课题组等都曾尝试对章长基指数进行修订,以改进其指数计算和商品篮子构成上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曾参与“亚洲长期经济统计”课题组的关权和久保亨两位学者,分别对近代中国矿业和工业的生产指数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对章长基指数做出了重要的补充和修订。

       本文将按时间顺序对民国以来国内外学术界编制的各种近代中国工业生产指数做一个较全面的梳理,详细考察各主要指数的编制者、商品种类、计算方法、起讫时间、资料来源和存在的问题。进而以章长基、关权和久保亨编制的三项能够覆盖整个民国时期全国工矿业的指数为中心进行比较分析,探讨近代中国工矿业发展的总体趋势、阶段性特点和产业别差异,并就民国时期经济中“短暂的春天”和“黄金十年”等传统命题提出新的思考。在此基础上,总结近代中国工业生产指数编制方法的发展趋势,展望未来进一步修订完善的途径和方向。

       一、民国时期中国工业生产指数的编制

       (一)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处“中国生产指数”

       1935年,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处在处长傅汝霖的主持下,开始尝试编制中国工业生产指数,名为“中国生产指数”。由于当时缺乏工业统计资料,只好借助财政部税务署为征税而统计的产量数据,以统税所涵盖的五种主要工业品棉纱、卷烟、面粉、火柴、水泥为对象,以1933年每月平均产量为基期值,编制了1932年7月至1935年8月五种工业品各自和加总的月度、年度生产指数,由于缺乏合适的权重指标,也只好暂时采用了简单几何平均数的计算方法。④

       到1936年1月,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处又对该指数进行了三方面的重要修正。首先是根据统税征收对象的扩大,将1933年7月以后的啤酒产量和1935年3月以后的白酒(火酒)产量加入了指数当中,使商品数量增加到7种;其次是将基期数值改为1933至1935年的每月平均产量值;最后是改用了加权平均的计算方法,权重选择为1933-1935年各种商品的平均产值(根据每种产品的平均产量和代表性品牌如16支人钟牌棉纱、金鼠卷烟、绿兵船面粉、安全火柴、马牌水泥、上海啤酒、中国火酒价格计算)。⑤除《中央银行月报》外,该指数还被《上海物价月报》《经济统计月志》《国际劳工通讯》等期刊所转载,直至1937年6月因战事而终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