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审计人才职业胜任力的重构与实践

作者简介:
吴学仕,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及创业教育。

原文出处:
投资与创业

内容提要:

02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21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在“互联网+”背景下,基于新环境的审计实践及其外延持续扩大,按照原有的审计理念和审计范式从事审计工作已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为此,需要对审计及审计人员的知识、能力、素养、结构进行变革,不断加强互联网和审计的融合。本文阐述“互联网+”时代审计模式的转变与发展趋势,对该背景下审计人才职业能力的重构问题进行探讨,从多个视角给出“互联网+”时代审计人才职业胜任力培养的实践模式。

      一、“互联网+”时代审计模式的转变与发展趋势

      (一)“互联网+”时代审计模式的转变

      首先,“互联网+审计”模式能够借助对审计数据价值的深入挖掘与利用,为使用者提供更加全面的审计服务。其次,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审计工作,并通过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促使审计范围和规模得到了显著提升,审计范式也从抽样回归至全面审计。最后,审计重心从风险导向朝着数据导向转变,并且审计工作的开展逐渐以数据为关键依据,对经济活动进行适时适地的还原,客观地修正审计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遗漏与系统缺陷。

      (二)“互联网+”时代审计模式的发展趋势

      第一,提升审计服务绩效。在“互联网+”背景下,审计理念正在朝着“结果导向”的方向发展,并且借助互联网审计能够获得更多有价值的审计数据,进一步扩大审计范围,这对促进审计预警机制的构建和审计关口前移至关重要。第二,让大数据审计成为现实。基于“互联网+”环境的审计工作可以借助体量巨大、互联互通的数据资料,客观上促使开展更加真实和可靠的审计工作。同时,审计人员需要对计算机科学、计算数学、统计学以及审计学等学科领域广泛涉猎和深入探究,借此形成针对大数据进行分析与预测的评估能力。第三,提供个性化审计服务。在“互联网+”环境下,审计任务的执行和广泛应用,需要审计人员提供客观、科学的审计报告,并在审计过程中对相关数据进行基于互联网的采集、挖掘、分析与处理,使相关资料与数据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果,提高审计成果的综合应用成效。因为满足审计对象个性化诉求,被视为“互联网+审计”的关键特征,审计人员借此可以让审计成果得到更加充分的应用。第四,促进审计服务升级和优化。在“互联网+”时代,审计服务业的体系结构正在变得越来越丰富,并且在为社会组织及利益相关者提供有关审计信息的过程中,还能为经营者、管理者和所有者们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的审计信息,提升社会组织的经营管理水平,使审计服务长时间处于高位。比如,立足以公开促监督、以监督促规范,依托政府设立“互联网+”惠民项目(资金)公示平台,并且加强对涉农资金单位的审计力度,要求被审计单位将惠民项目的实施情况和惠民资金的拨付使用发放情况进行公示。另外,通过“互联网+”将审计年度与上年度审计数据的比对、分析,摸清被审计单位经费的规模、结构和使用情况,以及近年来的变动趋势,从而发现不同时期经费支出的特点和存在问题,并及时提出审计整改意见建议,限期要求被审计单位整改到位,发挥审计监督职能确保民生专项资金落到实处。

      二、“互联网+”背景下审计人才职业能力的重构

      第一,能力维度。在“互联网+”背景下,审计人员需要充分掌握审计理论和技术、具有独立批判性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应深度掌握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与审计实践有关信息应用技术、组织战略技术以及风险管理技术等。这一环境下审计人员的视域不能局限在审计工作本身,而是应拓展到为使用者提供增值服务的综合活动当中。这是因为,使用者的情况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审计人员必须适时设计和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数据采集与分析、处理工作,才能制定有针对性的审计策略。第二,人际关系能力维度。在这一维度上,审计人才需要具有更为广泛而有效的沟通能力以及更为高效的团队协作能力。在“互联网+”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交流和沟通变得越来越少,如果审计人员无法让广泛而复杂的人际关系为审计实践服务,那么信息技术的进步性将会变成审计工作的阻力。因此,审计人员需要改变审计模式,通过组建即便不聚集在一起开展审计工作,也能够借助互联网完成数据采集与审计线索挖掘工作的审计团队,从而做到“形式上松散,实质上紧密”,即团队若要有效完成审计任务,就要求审计人员不断提升其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第三,职业道德维度。“互联网+”环境下的审计能够得到客户的海量商业信息,审计人员必须对客户信息进行保密。具体要求见表1。

      三、“互联网”时代审计人才职业胜任力培养的实践模式

      (一)将多种形式的职业道德教育纳入审计人才培养计划

      在“互联网+审计”环境下,诚信的规范化管理越来越重要,职业道德将成为审计人才职业胜任能力中的重要部分,并且审计人才培养计划需要纳入诚信与服务意识。一是借助各类社会团体和组织,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诚信、守信和提升服务意识的各项活动,并将其作为一项评价审计人员绩效的关键指标,借此提升审计人才的诚信和服务意识;二是在审计教育中借助案例教学的形式进行展现,促使审计人员能够参与分析、思考和讨论;三是借助讲座和反面教育等形式,让审计人员能够认识到由于会计舞弊和审计行为失范会导致的严重后果,或者对违法的服刑犯人现身说法,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确立以“审计职业胜任力培养”为目标设计审计专业课程

      第一,审计拓展。涉及思维拓展和专业拓展等。在“互联网+审计”时代,需要对组织在战略层面和业务活动层面上不断拓展思维和专业技能,以便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第二,基础理论。涉及会计、审计理论和实务、财务管理以及经济法类审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以及外语等用于基本交流的工具课程。第三,现代信息技术。审计人才能够按照自身实际情况分层次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也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审计数据采集,并借此掌握数据采集、鉴别、整理和归类、数据挖掘等应用技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