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环境与审计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一方面,审计要作用于审计环境以实现审计之价值,另一方面,审计环境也会影响审计之发展,审计发展的历史表明,审计正是在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的。以计算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是重要的审计环境,它们的发展已经对审计实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那么,这些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否会影响审计学科呢? 现有文献对各类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何影响审计基础理论及审计原理和专门审计业务有一定的涉及,但是尚处于碎片化状况,不深入,也不系统,总体来说还是缺乏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本文将各类信息技术的共性归结为电子数据环境,将审计学科界定为审计基础理论、审计原理及专门审计,在此基础上,探究电子数据环境对审计基础理论和审计原理的影响,提出一个电子数据环境影响审计学科的理论框架。 二、文献综述 不少的文献研究计算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审计的影响,但是,鲜有文献专门研究上述这些信息技术对审计学科的影响。已有文献在研究信息技术对审计之影响时,涉及对审计学科之影响的研究,这些内容大致可以区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技术发展对审计基础理论的影响,二是信息技术发展对审计原理及专门审计业务的影响。 关于信息技术发展对审计基础理论的影响,一些文献强调了信息技术发展对审计理论的影响,张金城提出,计算机审计内容包括“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审计,手工信息系统的计算机辅助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管理”,计算机审计理论体系包括“计算机审计的理论基础,计算机审计的基本理论,计算机审计的实务理论”;刘国城、王会金提出,“大数据审计理论研究应基于工程学视角,深化大数据技术在审计领域的广泛运用,深层次论证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可视化等理论在大数据审计平台中的运作机制”,大数据审计要依赖“遵循系统论、结构论、协同论与控制论等思想”;章轲等指出,大数据审计“势必对大数据审计背景下的国家审计理论构建产生深远影响”;刘国城、陈正升认为,大数据审计会“促进审计理论由单一学科阐释转向交叉领域研究的有机演化”,“需要深度融合相关学科领域,以大数据科学为轴心,有效实现社会科学向自然科学的领域延展延扩,深入强化大数据关键技术在审计领域的全方位应用”。 关于信息技术发展对审计基础理论的影响,还有一些文献强调了信息技术发展对某个审计理论要素的影响,丁淑芹指出,大数据审计环境下,“要求立足大数据对审计对象的外延和内涵进行重新界定”“在大数据环境下,审计人员实施审计时不能只针对被审计单位实施审计,必须扩大审计的外延,即将审计的空间范围扩展为被审计单位云技术服务商与公共云租户”;章轲等指出,大数据审计环境下,“大数据的特性,使得对这些具有数据平台特性单位的审计,关注的主体更多,单次审计单一对象单一主体的概念将不得不被打破”“国家审计目标多样化和对行为实施审计的可能性”;崔春认为,“随着大数据区块链技术的发展成熟,审计目标的技术瓶颈将得以扩展,以查错防弊为目标的审计会加快转型,进一步向降低信息风险接近”,“从单一对象审计转向区块链生态系统审计”;而是审计作业模式的创新;高廷帆、陈甬军认为,区块链环境下,“审计行业的生产过程和对象也将发生重要变化,审计重点由数字转变为记录和产生数字的技术系统”,尽管新技术对审计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审计的内容依旧以财政财务审计为主,审计工作仍由第三方主体开展,审计的一般目标和审计对象的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刘杰、廖捷、董海云认为,人工智能环境下,远程审计将在审计实务工作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审计机构可将审计任务委托给第三方进行处理;审计工作将逐步实现自动化。 关于信息技术发展对审计原理及专门审计业务的影响,主要是信息技术发展对审计主要技术方法的影响,这类研究文献很多,这些文献分析了计算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对各类审计技术方法的影响,还有些文献探讨了某类信息技术下的审计平台建构。 上述文献显示,现有文献对各类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何影响审计基础理论及审计原理和专门审计业务已经有一定的涉及,但是尚处于碎片化状况,不深入也不系统,总体来说,还是缺乏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本文拟致力于此。 三、理论框架 本文的目的是提出一个电子数据环境对审计学科之影响的理论框架,但是,电子数据环境及审计学的内涵都很丰富,可以从不同的视角来认知,为此,需要界定本文特指的电子数据环境和审计学科的含义。计算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都属于信息技术,然而,它们的核心技术不同,但是,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电子数据,所以,本文的电子数据环境是指这些信息技术所共有的技术内涵。对于审计学科也有多种分类方法,可以按审计主体来分类,区分为政府审计学、内部审计学、民间审计学和军事审计学;也可以按审计内容来分类,区分为财务审计学、合规审计学、绩效审计学和制度审计学;还可以按审计客体来分类,区分为财政审计学、金融审计学、企业审计学、工程审计学、资源环境审计学、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学等;也可以按学科内容,区分为审计基础理论、审计原理和专门审计学。本文需要分析电子数据环境对审计学科的影响,因此,采取按学科内容的学科分类方法,由审计基础理论、审计原理和专门审计学组成的审计学科体系中,审计基础理论研究的是各类审计共同的基础性问题,审计原理研究的是各类审计业务实施的共同基础知识,而专门审计学是将共性的审计基础理论和审计原理应用于各特定的领域,例如,应用于财政领域就形成财政审计学,应用于金融领域就形成金融审计学,应用于工程领域就形成工程审计学等等。基于审计基础理论、审计原理和专门审计学的上述不同定位,本文主要分析电子数据环境对审计基础理论和审计原理的影响,对专门审计学的影响也是影响其技术方法,属于审计原理的组成部分,不单独讨论。 (一)对审计基础理论的影响 审计基础理论研究的是各类审计共同的基础性问题,但是,各类审计共同的基础性问题究竟有哪些,确有多种观点,正是由于对审计基础性问题的认知不同,审计基础理论的内容也不同,但是,多数文献认为,各类审计共同的基础性问题包括九个方面,并形成九方面的审计理论:审计需求理论、审计本质理论、审计客体理论、审计内容理论、审计目标理论、审计主体理论、审计方法理论、审计结果应用理论、审计环境理论,上述九方面的理论观点,主要是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本文主要分析电子数据环境对上述九方面理论的影响,换言之,就是电子数据环境对现有理论观点的可能改变,而作为这些分析的基础,就是电子数据环境是否改变了委托代理关系,总体来说,本文将从十个方面来分析电子数据环境对审计基础理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