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有自己特有的一些智能,这些智能是其他物种所没有的,正是因为这些智能,人类能主宰世界。人工智能利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使机器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可以预见,人工智能将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审计既有需要职业判断的复杂工作,也有一些具有批量特征且有重复性的工作,那么,人工智能对审计工作特别是审计取证会产生何种影响呢? 现有文献将人工智能和审计相关联的研究主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人工智能对审计的影响,二是人工智能在审计领域可能发挥的作用,三是人工智能审计系统的建构。总体来说,关于人工智能对审计取证之影响,还是缺乏一个系统化的理论框架。 本文的目的是提出一个人工智能对审计取证之影响的理论框架,基本的思路是,区分审计机构和审计客体对人工智能的应用情况,提出一个人工智能对审计取证之影响的总体框架,在此基础上,再具体分析不同情形下人工智能对审计取证之影响。 二、文献综述 基于人工智能对未来社会的可能影响,不少的研究文献将人工智能和审计相关联,涉及的研究主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人工智能对审计的影响,二是人工智能在审计领域可能发挥的作用,三是人工智能审计系统的建构。关于人工智能对审计的影响,有的文献将这些影响区分为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也有的文献将这些影响区分为机会和挑战。关于人工智能在审计领域可能发挥的作用,多数文献认为,审计工作中需要较多职业判断的事项,人工智能暂时无法替代,但是,一些具有批量处理特征的重复性工作可以由人工智能来完成。讨论人工智能审计系统建构的文献主要有三种情形,包括某种审计主体的人工智能审计平台、某行业人工智能审计平台、某种审计业务的人工智能审计平台。 上述文献表明,关于人工智能对审计之影响,已经有一定的研究,这些研究为人们进一步认知和应对人工智能对审计之影响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总体来说,关于人工智能对审计取证之影响,还是缺乏一个系统化的理论框架。本文拟致力于此。 三、理论框架 本文的目的是提出一个人工智能对审计取证之影响的理论框架,基本的思路是,首先区分审计机构和审计客体对人工智能的应用情况,提出一个人工智能对审计取证之影响的总体框架,在此基础上,再具体分析不同情形下人工智能对审计取证之影响。 (一)人工智能对审计取证影响的总体框架 审计取证是审计机构从审计客体及相关单位的审计载体中获取能证明审计事项的证据,很显然,人工智能对审计取证的影响程度会受到审计机构和审计客体本身应用人工智能程度的影响,如果两方基本上都不应用人工智能,则审计取证就不会受到人工智能的影响,相反,如果两方都应用人工智能,则审计取证就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所以,需要区分审计机构和审计客体对人工智能的应用程度来分析人工智能对审计取证的影响。 很显然,审计机构和审计客体对人工智能的应用程度有许多的情形,但是,为了简化起见,本文将审计机构和审计客体对人工智能的应用程度都区分为两种情形,一是不使用人工智能,二是使用人工智能,审计机构和审计客体的人工智能应用程度组合起来如表1所示。
表1将二者的组合区分为四种情形,不同情形下,人工智能对审计取证的影响有较大的差异。情形D中,审计机构和审计客体都不使用人工智能,这种情形下,人工智能对审计取证没有影响;情形A中,审计机构不使用人工智能,但审计客体使用人工智能,审计机构的审计取证会受到人工智能的影响;情形B中,审计机构使用人工智能,但审计客体不使用人工智能,审计取证同样会受到人工智能的影响;情形C中,审计机构和审计客体都使用人工智能,这种情形下,人工智能对审计取证的影响最大。很显然,不同的组合中,人工智能对审计取证的影响不同,情形D是没有影响,其他三种情形都有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同。由于情形D没有影响,这种情形不属于本文所讨论的范围,下面,我们具体分析其他三种情形下,人工智能对审计取证的影响。 (二)情形A:审计客体使用人工智能但审计机构不使用人工智能 如果审计客体使用人工智能,但审计机构不使用人工智能,这种情形下,审计载体来源于人工智能,是人工智能环境下的电子数据,无何何种审计业务,其审计取证都要从纸质数据审计模式转型为电子数据审计模式,在此基础上,不同的审计业务类型,人工智能对审计取证的影响不同。 就财务审计来说,审计主题是财务信息,审计目标是财务信息的真实性,由于相应的审计载体来源于人工智能环境,此时的财务审计取证有三种思路:第一种思路是继续采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只是将人工智能作为财务信息相关的内部控制进行测试。这种思路下,内部控制测试的相关程序方法与一般的内部控制及信息系统审计程序方法会有较大的差异,并且,在该审计业务的各类审计程序中,控制测试的地位显著提高,而实质性程序的地位降低。第二种思路是采用数据式审计模式,只是数据来源于人工智能环境,审计人员需要通过对来源于人工智能环境的数据进行分析以发现财务信息错弊疑点,对疑点核实时,还要到人工智能系统中去追踪相关数据。第三种思路是按照“过程是结果的保障”这个原则,将财务审计转换为信息系统审计,主要关注产生财务信息的人工智能系统(本质上也可以视为信息系统)能否保障财务信息的真实性,这种情形下,审计主题已经从财务信息转换为人工智能系统(属于制度主题),审计取证模式也要采用类似于信息系统审计的取证模式。当然,人工智能系统与一般的信息系统在审计内容和审计方法方面有一定的差别,例如,人工智能系统审计要特别关注是否存在“算法偏见”,因为人工智能系统本质上是一种算法模型,其运行结果受到算法模型的影响,如果算法模型存在偏颇,则其结果就存在系统性偏差。上述三种思路中,从审计效率效果来说,人工智能系统审计最好,数据式审计次之,而风险导向审计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