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听觉空间:智能时代广播媒体的深度融合创新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虹(1972- ),女,四川成都人,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媒体融合,危机传播,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杨启飞(1994- ),女,安徽安庆人,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媒体融合,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上海 200241)。

原文出处:
编辑之友

内容提要:

智能时代技术的发展赋予声音成为未来传播主流介质的潜力,视觉霸权框架下长期湮没不彰的听觉文化有望被释放。在声音的赋能下,我国诸多广播媒体尝试重塑听觉空间,构建全媒体融合传播矩阵,塑造全流程智能广播系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媒体融合的纵深推进。未来,广播媒体应在关注声音媒介属性、技术属性的基础上思考其物质属性和文化属性,平衡主体感官比率,塑造听觉共同体,构建广播“声”态圈,促进技术与艺术的水乳交融以及人与社会的血脉相通。


期刊代号:G6
分类名称:新闻与传播
复印期号:2021 年 1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6687(2021)8-006-06

      [DOI]10.13786/j.cnki.cn14-1066/g2.2021.8.001

      长期以来,视觉和听觉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两种感官。早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就曾对“美是由视觉和听觉产生的有益的快感”进行了讨论,[1]黑格尔更是直接将视觉和听觉称为“认识性的感官”。[2]尽管如此,相较于听觉,视觉仍被认为是“各种感觉中最卓越的感觉”。[3]无论是赫拉克利特的“眼睛是比耳朵更为确实的依据”,[4]柏拉图的“视觉是给我们带来最大福气的通道”,[5]还是亚里士多德的“能使我们识知事物,并显明事物之间的许多差别,此于五官之中,以得于视觉者为多”,[6]都不同程度彰显了视觉的优越地位。这种视觉中心主义传统在今天似乎得到了充分的印证: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27亿,占网民整体的93.7%;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6.17亿,占网民整体的62.4%,[7]我们看似正处在一个视觉文化“变态式繁荣”的时代。[8]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一、耳朵觉醒:声音能成为未来传播主流介质吗?

      无需刻意观察亦能发现,近年来,听这一行为正悄然渗入各个碎片化时段,如展起、午休、睡前等,卷入每一寸生活场景,如家中、私家车内、公共交通工具上等。无论是开车、锻炼、做家务时挂着耳朵的顺带一听,还是有目的、有规划地收听新闻、音乐、有声书,声音正以一种液态的渗透方式深度卷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耳朵正从某种程度上“抵抗”着长期以来霸道的视觉逻辑。路透社研究所的调查显示,面对各式各样的屏幕,很多人直言感到“疲惫”“被袭击”“不知所措”,[9]这直接导致智能音箱的畅销,并进一步改变人们的媒介消费习惯:他们正在关闭电视、电脑,花更多时间收听新闻、音乐、播客和有声书。[10]

      事实上,纵观整个人类传播史,听觉这一感官始终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口头传播时期,人们依赖面对面地说与听进行信息交流,并形成以听觉为中心的口语文化。文字的诞生和印刷术的发明强化了书写这一传播方式,听觉日渐让位于视觉,但即便如此,口耳相传仍是最普遍、最自然和最灵活的传播方式。到了电子传播时代,广播、电话、电视、录音机等设备再一次“唤醒”了耳朵,听觉与视觉重新联合,保证了由电磁波造就的虚拟部落式现场交流的实现。即使是在互联网、新媒体空前发达的网络传播时代,也绝不只有视觉文化得到繁荣。数据显示,自2015年以来,我国在线音频市场同样持续发展,截至2020年,在线音频用户规模已达5.7亿。[11]

      这意味着,作为听觉生产与接收的关键性中介物的声音,[12]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史中从未消失。不仅如此,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声音反而显现出独具时代特征的崭新特质。正如电子传播时代,留声机使得声音首次摆脱肉身而独立存在,网络传播时代,微信留言、语音使得声音的随时刻录与跨时空传播成为常态。在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飞速发展的智能传播时代,声音更成为一种无处不在、任意编码、随取随用的文化产品和传播工具,不仅能够用来听,还能够用来搜索、操作、交互,甚至基于声纹识别、深度学习的语音合成技术,还可还原已故配音大师的声音,或创造出世上本不存在的声音。

      这一现象似乎在提醒我们,西方源远流长的视觉主义传统并非天然合理而无可辩驳。就目前来看,声音的潜质已被极大激活。纵观整个媒介技术市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等老牌智能终端进入平稳发展期,而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车载、智能家居等成长型硬件的后发优势刚刚显现。随着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时代,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得到长足发展,智能终端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大,声音的附着载体和链接场景不断拓展。这一切都彰显着声音具备成为未来传播主流介质的现实可能。[13]那么,对于索来依赖声音这一媒介进行传播的广播媒体而言,这又意味着什么?

      二、声音赋能:广播媒体采取了哪些深度融合实践?

      2020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同年11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14]对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进行了详细规划。声音是广播媒体依赖的主要传播介质,当声音具备广阔的渗透范围和市场前景时,广播媒体深度融合也面临诸多新的机遇。近年来,我国一些广播媒体已开始将声音作为媒体深度融合的核心入口,突破电波这一单一声音传播介质,不断扩展声音的载体,并在智能语音技术的加持下日渐构建起多样态共存、多渠道共传、多主体交互的听觉空间。

      1.音联万物:构建全媒体融合传播矩阵

      传统广播的收听需要依赖无线电波或导线,声音被装入“大喇叭”或“小匣子”之中,转瞬即逝,无法保存,且只能顺序收听,不可选择。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使得声音能够被保存、编辑、分享,随时播放、自我选择、自由切换成为可能。在此背景下,以声音为入口,融合多种传播渠道、传播形态、传播终端,已成为广播媒体挖掘频率覆盖力、扩大传播力和影响力的重要举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