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6120(2021)07-0007-12 引用格式:程方平.应该重视对“教育失败”的研究——关于突破“精英教育”局限的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1(7):7-18. Citation format:CHENG Fangping.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Study of "Educational Failure"—Thinking about Breaking through the Limitation of "Elite Education"[J].Education and Teaching Research,2021(7):7-18. 长期以来,关于教育的研究大多是指向明确教育理想或目标的成功研究,而对于大多数不成功或不那么成功的学习者却很少关注。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为适应改革开放和人才培养需求形成的“人才学”曾风行一时,并同时引进了国外诸多“成功学”的著述。从此之后,有关高考成功(指考上名牌、一流大学)的案例充斥于书肆,成为影响国人教育意识的重要信息之源。类似于畅销百万册的《哈佛女孩刘亦婷》等,激活了许多家长的“哈佛梦”,也让中国的大学前教育备受压力、倍感困惑,并导致“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商业炒作甚嚣尘上。在现实的中国教育中,包括在小学、中学和大学阶段,以及大学毕业后的工作阶段,都有为数众多的普通人被标签为“教育失败者”,依据是他们没有值得炫耀的名校文凭、就业没有竞争力、收入不令人羡慕等,致使不少人对生活和社会丧失信心与活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社会和谐与积极发展。 在中国持续创建“一流大学”的进程中,许多人都注意向国外的名优大学学习。有一次,笔者在向哈佛大学校长请教如何办一流大学时,对方的回答出人意料:“我不知道如何办一流大学,但我知道如何做办不成一流大学。”其思路和人们当下只着眼于成功的思路不一样,而是从“失败”的角度反向思考,有益的借鉴可能更直接、更明了。 进入到21世纪第二个十年,国家对“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提倡有增无减,高校、企业和地方政府都积极配合推进相关工作,建立了各式各样的孵化器和扶持机制。然而,在进入到“创新”“创业”的实际过程时,现实并不像宣传和教育所说的那样平和与简单,挑战、困难及面对的压力等都是实实在在的,甚至是残酷的。而在教育的引导中,并没有给予这些充满活力、梦想的年轻人有关“失败”的教育,使之在实践中明显地准备不足,败下阵来。 多年以来,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曾多次质疑评选“三好生”,并将“三好生”评选作为影响教育正常发展的重要“悖论”①。理由之一是这种评选结果会被作为“特权”参与中考或高考,影响教育公平;理由之二是仅有10%的学生被评为“三好生”,也说明教育确有不成功的问题。 长期以来,特殊教育的研究与实验总被看成是仅为残疾儿童服务的探索,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中,各类残疾残障儿童都很难是绝对的成功者。但因为相应的研究和实验者关注了“全纳教育”“随班就读”“差异教育”等问题,并能与广大教育工作者分享他们的经验与认识,才为更多“学习失败者”的教育找到了正确的解决思路,也提高了所有学习者“成功”的比例。 基于以上多个方面的现实,在教育的各个方面和层面,对于教育成功的研究和描述非常丰富,但对“教育失败”的关注却鲜有体现。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有关“教育失败”的关注和研究十分缺乏,需要教育的研究者、实践者、管理者和评价者予以充分重视。可以想见,一旦教育界和全社会有了关注失败教育的积极意识,不仅提高教育效率、提升教育质量有了新思路、新方法,而且会使教育的研究实验有了更为务实的和广阔的空间。当然,研究“教育失败”或失败教育,会涉及原因(政策、法律、标准的导向、考试和用人制度的影响等),条件(经费、设施的投入、教师和家长的素养等),方法(标准化、一刀切、齐步走、不补课、仅限于知识学习等),而最重要和基础性的还是观念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坚守的“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是空话,要有积极的对于失败教育的研究和探索来做支撑和保障。 质而言之,所谓的教育或学习“失败”就是(一时的)不成功、未达到预定的目标(对于这些目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应有追问)。在社会上还常常会用“输”“出错”“受挫”“落第”“后进”“差生”“学困生”“问题生”“不成功”“不达标”“走麦城”“前功尽弃”“名落孙山”“误入歧途”“半途而废”等概念或词语表述,其中的一些概念或词语甚至有歧视倾向。然而,关于什么是“失败”,限于不同维度、立场和价值取向等,标准和判断会有较大的差异。 在此提倡“教育失败”研究,目的不是揭露失败、忽略成就、否定成功,而是为了使更多的人、所有的学习者都能更好地达标、发展,减少失败的可能,切实通过合理可行的教育提高全民族的基本素养。 目前,在幼儿教育阶段,家长已有深深的纠结和困惑,“小学化”倾向久治不愈;在中小学阶段,为升学准备的所有努力,最终都要用高考和中考成绩来判定成败;在职业技术教育领域,用普通教育的标准进行衡量或评价,师生均有强烈的挫败感;在大学阶段,能否毕业或拿到学位、能否考研或找到热门的工作等,也会被看作受教育者是否成功的表象。至于在此后漫长的人生中,还会有什么问题与挑战、还会遭遇什么失败,社会的关注就不那么热心和聚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