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家治理效能的宏观调控政策跟踪审计

作 者:
郭娇 

作者简介:
郭娇,中共晋中市委党校

原文出处:
财政监督

内容提要:

02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21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宏观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两种力的影响,一种是内在调节力,另一种是外在控制力,即市场机制的内生动力和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能力,二者共同组成统一战线,保障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宏观经济管理是根据经济运行规则,采用特定的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统筹、协调和管理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和转变的过程;宏观经济管理由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宏观经济管理机构来进行。国家宏观调控主要通过财政、货币、产业等政策手段实施,其中,财政政策利用税收和投资等手段,货币政策利用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等中介工具进一步落实。虽然宏观调控在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不能忽视的是,宏观调控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实施单位依然存在政策理解不透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很多目标尚未完成和实现,从而影响到国家治理效能。国家审计以其宏观性和全局性等特点表明,审计监督可以应对国家治理中存在的各种体制机制性问题。政策跟踪审计是国家审计工作的一部分,指国家审计机关在国家层面的相关政策落实过程中,对所需资金的筹措、使用和管理情况,在持续较长的时间范围内,不间断开展的审计监督活动。政策跟踪审计监督能够为宏观调控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收集宏观调控政策落实中涉及的数据信息,协助相关部门找到问题所在并督促整改。宏观调控是当前国家经济治理的关键手段之一,政策跟踪审计所发挥的效能证实其是解决现阶段面临问题的有效方法。

      二、宏观经济变化下政策跟踪审计发挥的治理效能

      (一)政策跟踪审计对宏观调控具有指导作用

      政策跟踪审计相关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通过对政策的分析和解读,理解当前政策需要,并做出审计计划调整,出具相关调研报告,引导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适应国家治理需求。政策跟踪审计是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工具,主要体现在于:一是审计的依据明确。重点在于以审计报告的形式向宏观政策制定机构反馈存在的体制与机制性问题,并且具有前瞻性地把控宏观政策的优化方向,如当预警国民经济生产下降趋势时,审计报告意见为无需大规模实行经济扩张激励政策,而是以稳增长为主要方向;二是审计具有针对性,宏观政策在正常落实期间,政策跟踪审计会直接向政策执行单位实施审计动作,并且直击重点,在政策流转落实的重要环节、落实的重要方面、要害地区进行高效率的审计监督工作,如在国民基础性货币的发行流动环节,政策跟踪审计能够要求基础性货币转变发放形式,向经济薄弱地区输送针对性的货币等价支持工具。又如针对全国范围内调增准备金的情况,政策跟踪审计可以直接要求调控部门定向储备提升准备金率,根据金融单位的规模情况实施不同的准备金率;三是审计的主动性,政策跟踪审计在日常监督期间,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对不同的宏观政策进行分门别类梳理脉络,形成具有高预判性及高价值性的审计报告,为相似类型政策的落实提供指导方向,主动适应国家治理的需求。

      (二)政策跟踪审计确保宏观调控政策落实

      政策跟踪审计作为一项制度设计,在宏观调控政策贯彻落实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政策跟踪审计具有规范化、政策性和持续性等特点,通过全过程的动态跟踪审计的方式,追踪宏观调控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缺陷和漏洞,根据分析给予政策措施在未来修改和调整上的预测与建议。政策跟踪审计的保障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审计的规范性,即依照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在政策跟踪审计执行过程中揭露体制机制性问题,体现在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保障宏观调控政策能够顺利推进;二是审计的权威性,即根据相关工作安排,在接受任务安排之后,对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落实情况进行监督。例如,2013年和2014年展开了财政资金存量的摸底工作,2014年展开了促进经济稳增长等宏观调控政策落实跟踪审计;三是审计的适应性,即政策跟踪审计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因需施策,监督相关政策的制定与落实。政策跟踪审计是以满足特定需求为导向的审计模式,形式多样且灵活,在宏观调控政策执行过程中,多样化的审计形式可以保障审计工作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有利于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如在2012年,国家审计对能源节约利用、可再生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等节能减排方面的宏观调控政策落实情况展开了审计监督工作,加速地方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进程。

      (三)政策跟踪审计搜集与分析宏观调控信息

      政策跟踪审计采集和分析宏观调控政策落实中的重要信息。我国政策跟踪审计发挥宏观调控信息搜集与分析的功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策跟踪审计过程的持续性。它可以全程跟踪宏观调控政策的执行和落实,揭示与反馈政策在落实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并督促相关部门进行整改,发挥政策落实者与制定者之间的中介沟通功能,拓宽了政策信息的传递渠道;二是政策跟踪审计的全面性,审计工作覆盖各个方面的宏观政策,对政府、社会关心的重点问题,第一时间给予反馈,为全面准确采集和获取宏观调控的相关信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政策跟踪审计可以整合信息资源,利用各方获得的数据信息进行谋划,同时综合利用该数据信息进行通盘把握,通过利用政策落实过程中采集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类和整理,与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进行共享和验证,从而实现检验和分析的效果。

      三、政策跟踪审计在宏观政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工作部署同实际需求脱节

      中央的重大政策措施在向下推行的过程中,难以避免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主要是因为中央政策是以全体人民的利益为首要的,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而各个地方由于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的差异,宏观政策在落实期间难免会表现出难以适应当地的情况。各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理应根据上级的政策规定,进行因地制宜的调整。而现实是,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各地方审计机关实际上并未将审计工作进行本地化调整,而是全部照搬上级机关指示,因为决策安排是从国家层面制定设计的,地方审计机关无权进行本地化修整,只能依法实施。在政策跟踪审计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是由上级机关统一制定规划,基层审计机关具体组织实施。政策跟踪审计内容点多面广,审计方式变化多样,时间紧迫,缺乏可供借鉴的技术经验,例如,部分贫困地区的消费政策无法完全有效落实,刻意执行审计工作无法为当地提供有效的实质性作用;又如,类似于饮食安全、医疗保障等涉及公共需求和人民切身利益的政策,需要紧急督办,而此类政策容易被归类为次要审计对象,相关审计部门未安排任何审计计划,造成审计工作部署同实际需求脱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