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正”本是两个不同的字,两者的形音义没有必然联系,但在汉字构形系统发展史上,两字曾经历过一个字形趋近乃至同形互用(前人或称“互讹”)的阶段。① 前人已经注意到这一现象,并曾用来校读古书,本文拟对“匹”“正”互用的实例进行汇集和补充,对两字同形互用的历史过程进行粗略的勾勒,并在此基础之上尝试解决古籍中一些疑难字词和文句的理解问题。 1.“匹”“正”同形互用集例 “匹”和“正”两字在单字层面和构件层面都存在同形互用的情况。前人或当代学者已经发现的“匹”“正”互用(互讹)的例子如下: 1.1单字互用例 (1)唯君子能好其正,小人毒其正。(《礼记·缁衣》) 郑注:“‘正’当为‘匹’,字之误也。‘匹’谓知识朋友。”陆德明《经典释文》:“正,音匹。”②孔疏:“以下云‘君子好仇’,故知此正为匹也。”郭店楚简《缁衣》简42:“唯君子能好其駜(匹),小人岂能好其駜(匹)。”(荆门市博物馆,1998:131)③上博简《缁衣》简21:“唯君子能好其匹,小人岂能好其匹。”(马承源,2001:196)可证今本《礼记》之误和郑注、陆音、孔疏之确。 (2)正乃功成也。(《周易·姤卦·彖传》王弼注) 陆德明《经典释文》:“‘正乃’之‘正’,如字,亦作‘匹’。”日本人山井鼎、物观《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五“姤”字条:“注‘正乃功成也’,二本、足利本、宋板‘正’作‘匹’。”清四库馆臣《周易注疏考证》:“臣(李)清植按:此注系释‘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二句,作‘匹’字于义为切。” (3)己为正妃,三以近宠,若安夫卑退,谦以自牧,则勿恤而往无咎也。(《周易·萃卦》王弼注) 陆德明《经典释文》:“正,本亦作匹。”今按“匹妃”不切,当以“正”字为是。 (4)是故君子大牢而祭谓之礼,匹士大牢而祭谓之攘。(《礼记·礼器》) 陆德明《经典释文》:“匹士,本或作正士。”孔颖达《正义》:“检于《礼》本,时有‘匹’字作‘正’字者,有通者云:天子大夫常祭亦大牢,故此文云大夫大牢谓之礼正也。若诸侯大夫自常祭少牢,加一等乃大牢耳。少牢馈食,是诸侯大夫礼也。崔氏所用此义,然卢、王《礼》本并作‘匹’字矣。今定本及诸本并作‘正’字,熊氏依此本而为‘正’字,恐误也。” (5)
,正端裂也。从巾,俞声。(《说文解字·巾部》)④ 桂馥《说文解字义证》:“‘正端裂也’者,‘正’疑作‘匹’。”日本释空海著《篆隶万象名义》正作“匹端裂”(王贵元,2002:320)。 (6)存乎正夫贱人死者。(《墨子·节葬下》) 王念孙《读书杂志》:“毕云:‘正’同‘征’。念孙案:毕说非也,‘正’当为‘匹’。《白虎通义》曰:‘庶人称匹夫。’上文‘王公大人’为一类,此文‘匹夫贱人’为一类,无取于征夫也。隶书‘匹’字或作‘疋’,与‘正’相似而误。”⑤孙诒让《墨子间诂》:“王说是也,今据正。” (7)《墨子·大取》:“正夫辞恶者,人右以其请得焉。” 孙诒让《墨子间诂》:“‘正’当为‘匹’。” (8)《墨子·大取》:“贵为天子,其利人不厚于正夫。” 孙诒让《墨子间诂》:“顾云:‘正,当作匹。’俞校同。案:顾校是也。此书‘匹夫’字,多讹作‘正夫’,详《节葬》下篇。”朱起凤《辞通》:“‘正’字形与‘匹’近,古每讹混。” (9)(永平)五年匹月。(袁安碑) 商承祚《石刻篆文编》此字收录在“正”字之下,注云:“五年匹月,正字之讹误。”(商承祚,1996:82)事实上,民国以来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该字应当释为“正”字(《历代碑帖法书选》编辑组,1984;马勇,2003:898-899;容庚,2011:177-179;罗继祖,2013:193-195;水易,1991;毛远明,2008:60;张新俊,2016),而近些年来学者或释为“匹”(臧克和,2011:51),或释为“四”(高文,1997:27;李樯,2009:44;袁维春,1990:88;刘天琪,2011:95),均不可从。 (10)伶俜:历丁、正丁反。(敦煌写卷Φ367《妙法莲华经音义》) 高丽本、永乐南藏本、道光二十五年海山仙馆丛书本“正”并作“匹”,碛砂大藏经本、金藏广胜寺本作“
”。唐窥基《妙法莲华经玄赞》卷六:“俜,音匹丁反。” (11)伦正:普吉反。(《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卷二) 同书卷四:“伦匹:普吉反。”根据辞例和可洪所做切语,可知卷二“伦正”即“伦匹”。 (12)俦正:上直由反,下普吉反,正作“匹”。(《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卷五) 同书卷八:“畴
:上直由反,下普吉反。”“
”一般认为是“匹”字异体⑥,根据辞例和可洪所做切语及注释,可知“畴正”之“正”字确实当读为“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