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小康论”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学斌,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教授。

原文出处:
学习时报

内容提要:

02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21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诗经·大雅·民劳》篇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相传此诗出自西周大臣召伯虎之手,意在借痛陈民生困苦,来规劝周厉王体恤民意。后经历代思想家不断解释、建构与再造,原本只表示相对安宁之意的“小康”概念,被赋予了丰富多元的政治、经济、社会乃至文化内涵。几千载岁月积淀与先贤凝练,它逐渐融入中华文明进程之内,化为中国人精神世界中的重要愿景,构成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阶段。于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我们追根溯源,循名责实,梳理“小康”在中国的演变历程,其意涵愈发博大,其意味愈加深长,其意义亦愈显重要。

       从“渴盼”到“理想”:“小康”思想的基本确定

       “小康”之意,其始也简。《诗经》中的“小康”,“小”即稍稍,“康”是从“糠”字引申而来,按照清代学者段玉裁的研究,“糠,谷之皮也”,其中包裹的是实实在在的谷物。众所周知,在农业社会,谷物乃生命延续的必要保障,谷物丰收即预示着康乐安宁。是故《诗经》中之描述,恰恰反映了彼时苦天下暴政久矣的民众心中的一种朴素、真实的渴盼。

       小康内涵扩充并发生质变的重要标志,是《礼记·礼运》中的一段对话。这篇由秦汉之际儒者完成的作品,借孔子之口描绘了“大同”与“小康”两幅令人憧憬的政治图景。所谓“大同”,其前提在于“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遂达致“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的境界。然而代表着“黄金时期”的尧舜禹时代毕竟逝去已久,“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退而求其次,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等六位君子“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两相比较,不难看出政治清明、秩序稳定、经济发达、百姓乐业的大同社会,是古人心中对最高与最佳社会形态的想象,更近似于一种反思现实后的空想主义式的乌托邦,固然美好,却犹如镜花水月般遥不可及。与之相对,小康则更贴近化危为机、乱中求治的现实。且《礼运》中的“小康论”,已给出了具体可操作的评价指标:政治层面是“礼义以为纪”而构筑的阶级秩序;经济层面是以“天下为家”“货力为己”为特征的财产和劳动力私有制;伦理层面是“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的差序化等级制;军事层面是采取“城郭沟池以为固”“刑仁讲让,示民有常”的兵役制和刑罚体系;社会保障层面则是“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实际上就是基于血缘伦理的家庭赡养制。这种制度设计正是根植于农耕经济模式、具有一定文明水准和道德规范的私有制社会的鲜活写照。

       孟子曾着意强调:“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种高倡王道政治的擘画,实际上是将以血缘亲疏远近关系为纽带的同心圆型结构作为立论基石,这与小康中“天下为家”的境况若合符节。换言之,由己到彼,齐家而后治国,这种可望又可及的政治蓝图设计受到历代政治家的欢迎,自然而然地融汇为中国传统治国理政之道的核心理念。

       降至东汉末年,学者何休撰写《春秋公羊解诂》,他创造性地糅合《礼记》关于“大同”“小康”的描绘,并将其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系统性的“三世说”,由“衰乱世”至“升平世”再至“太平世”,以此来论证不断进化的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由乱到治,由低级到高级,由野蛮到文明,由落后到进步。在他这里,“太平世”也就相当于大同社会,“升平世”则相当于小康社会。这种阐释方式令“小康”思想趋于理论化,且具备了十分明确的阶段性特质,为之后治理者、思想家论述小康提供了范本。晚清维新派领袖康有为托古改制,便是直接借镜“春秋三世说”,并融入近代以来流播甚广的社会进化论学说,将“大同”“小康”概念与“三世说”进行共同演绎和改造,从而宣扬由“衰乱世”到“升平世”再到“太平世”的变易进化史观。康有为在其著作《礼运注》里指出,纵观两千年来中国史,曾经出现的包括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等在内的所谓盛世景观,“总总皆小康之世也”。可见康有为思想中的“小康”,即等同于“升平世”的状态。

       大同与小康并非儒家的独创,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几乎都产生了相似理念。如道家代表老子所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的境地,正是强调求大同不可得而先实现小康。集法家思想之大成的韩非子也曾构想其理想社会应是“大人寄形于天地而万物备,历心于山海而国家富。上无忿怒之毒,下无伏怨之患,上下交朴,以道为舍。故长利积,大功立,名成于前,德垂于后,治之至也”,这也必将历经由小康到大同的过程。从可以企及的小康社会到遥不可及的大同社会,是两千多年前众多思想家的价值共识,并且说明大同与小康二者并不冲突,小康是大同境界的折射与落实,大同是小康实现后的又一目标。这可视作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心之所系的政治理想。

       由“治道”到“大道”:“小康”思想的延展深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