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F2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874-1824(2021)02-0027-12 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為灣區內的旅遊經濟發展和區域旅遊合作提供了新的歷史機遇。綜觀國際知名成熟灣區(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東京灣區),灣區的建設極大地促進了旅遊經濟的發展,反過來旅遊經濟的發展也反哺灣區建設,在增強城市群活力、塑造城市群形象等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大灣區建設也不可避免地給旅遊業發展帶來了新的問題和挑戰。如何科學評估各地旅遊發展水平、明確各地優勢與不足、實現錯位發展是粵港澳大灣區旅遊業發展面臨的重要問題。 “能級”概念源於現代量子物理學,國內最早由孫志剛引入到城市功能的研究中,提出了城市能級是指一個城市的某種功能或各種功能對該城市以外地區的輻射影響程度,主要體現在經濟功能(集聚—擴散能力)、創新功能(科技創新輻射力)、服務功能(基礎支撐能力)三個方面。①現有研究包括城市功能能級②、城市聯繫能級③、城市場能級④三個方面。綜合來看,研究灣區城市群旅遊空間結構的文獻還比較少,利用能級理論來研究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旅遊空間結構的文獻則更少。國外學者對旅遊地理空間結構的研究始於20世紀60年代,早期研究大多以地理學的區位理論⑤與核心—邊緣理論⑥模型為主,研究的內容包括旅遊經濟發展的地區差異、⑦空間分異特徵及其外部效應。⑧ 國內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1)旅遊經濟空間結構的模式及其動態演變。沈驚宏等根據點—軸理論構建了疏點模式、散塊模式、條帶模式、團塊模式、板塊模式五階段區域旅遊演化模式,並用現代GIS技術模擬了安徽省區域旅遊空間結構五階段模式的動態演變過程。⑨王新越和趙文麗運用旅遊資源豐度指數模型、旅遊交通優勢度模型、旅遊經濟重力度量模型輔以空間插值分析、社會網絡分析、基尼係數等定量研究方法,分析山東半島城市群旅遊資源、交通、經濟等旅遊要素的空間分布特徵。⑩喻琦等基於旅遊中心度與旅遊網絡複合視角,採用主成份分析與社會網絡分析相結合的方法來探討長三角城市群旅遊空間結構,發現長三角城市群表現出“核心—邊緣”結構,核心城市“核心極化效應”突出,邊緣城市表現出“長尾現象”。(11)(2)旅遊經濟發展的時空差異及其影響因素。陳剛強和李映輝運用2002-2008年的相關數據通過莫蘭指數和GIS分析了中國區域旅遊的空間差異和結構變化。(12)鄭治偉利用京津冀城市群2006-2016年旅遊收入數據分析了京津冀城市群旅遊經濟的時空差異,發現各地級市旅遊經濟差異較省際顯著,但並未詳細分析這種差異產生的原因。(13)(3)旅遊經濟發展的空間網絡結構形態及其優化。曾美豔等基於引力模型測算關中城市群各城市間旅遊經濟聯繫度,同時借助社會網絡分析法分析了關中城市群旅遊經濟網絡結構特徵,發現以西安為核心的核心—邊緣旅遊經濟網絡結構明顯。(14)郭璇瑄分析了粵港澳大灣區旅遊經濟網絡,提出大灣區城市群需明晰城市定位,發展地方文化優勢,加強區域旅遊合作,避免同質競爭。(15) 本研究基於能級提升的視角,通過構建能級指標體系測算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的旅遊能級,分析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旅遊空間結構並提出優化建議,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具有重要意義。 二、粵港澳大灣區旅遊空間結構發展現狀 (一)旅遊資源空間分布 (1)旅遊景點的空間分布。旅遊景點是一個城市旅遊吸引力的決定性因素,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的旅遊資源豐富,質量很高,但空間分布不均衡。從景區數量來看,2018年粵港澳大灣區共有A級景區379個,其中澳門數量最多,為120個;香港和廣州次之,分別為64個和54個;肇慶最少,僅有7個。從景區質量來看,在高等級景區(4A和5A級景區)分布中(不包括港澳地區),粵港澳大灣區擁有高等級景區107個,佔景區總數的28.23%。在高等級景區分布方面,廣州最多,為28個;佛山次之,為17個;超過10個(含10個)的城市還有東莞、惠州、江門,分別為15個、13個和10個:中山和肇慶則各有4個。旅遊資源與旅遊發展水平並不完全匹配,深圳的旅遊經濟較為發達,但旅遊資源在大灣區城市群中並不算豐富,擁有A級以上景區14個,和江門數量相同,在大灣區11個城市中排名第7;其中高等級景區僅有9個,在內地9個城市中排名第6,只高於肇慶、中山和珠海。需要說明的是:內地依照《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規定將旅遊景區質量等級劃分為五級,從高到低依次為AAAAA、AAAA、AAA、AA、A級旅遊景區,這個劃分標準並未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 (2)旅遊服務設施的空間分布。旅遊服務設施是吸引遊客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旅行社和賓館酒店。完善的旅遊服務設施能夠為遊客提供卓越的旅遊服務,提升遊客滿意度和城市旅遊口碑,在招徠新遊客、吸引回頭客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一般來說,經濟越發達的城市,旅遊服務設施越完善;同時旅遊服務設施也能進一步促進旅遊經濟的發展。從表1可以看出,大灣區擁有較為完善的服務設施,從旅行社來看,大灣區一共有4,518家旅行社,其中香港數量最多,為1,764家;深圳次之,為1,015家;最少的為中山和肇慶,僅有88家和47家。從賓館酒店來看,粵港澳大灣區的賓館酒店共有11,905個,能夠提供客房827,164間。其中廣州的賓館酒店數量最多,達到3,189個;香港次之,為1,798個;超過1,000個的還有東莞和肇慶,分別為1,476個和1,012個;佛山最少,僅有465個。大灣區的酒店質量較好,擁有星級酒店829家,佔賓館酒店總數的6.96%,其中高檔酒店(三星級及以上的酒店)773家,佔星級酒店總數的93.24%。從高檔酒店的分布來看,經濟越發達的城市高檔酒店越多,香港、廣州、深圳的高檔酒店數在大灣區內排名前三,分別為258家、153家、88家,三者總數佔高檔酒店總數的64.55%。經濟發展較差的城市高檔酒店較少,民宿、賓館較多,中山、江門、肇慶的星級酒店數分別為15家、13家、15家,僅佔賓館酒店數的2.52%、1.42%和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