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6024(2021)03-0038-09 近年来,香港社会频频发生一些挑战“一国两制”原则底线的政治纷争和政治事件。2019年6月,香港更是爆发了自回归以来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烈度最强的“暴力抗争”活动。这场活动肇始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以下简称“特区政府”)为阻塞法律漏洞而推行的《逃犯条例》修订工作,最终却在香港社会内外“反共反华”势力的联合策动下演变为一场表现出明显“颜色革命”特征的政治风波。①在这场风波中,诸如焚烧国旗、涂污国徽、冲击中央驻港机构、殴打内地同胞、捣毁中资企业等漠视国家尊严、伤害民族感情的乱象丛生,②达到触目惊心、令人发指的程度。即便如此,部分港人仍然对此类乱象表示“理解”,始终不愿与之“割席”。这直接说明回归以来部分港人国家认同感薄弱乃至缺失的状况不仅没有根本改观,还在一定条件下有恶化的趋势,反映出港人的“国家认同教育”存在着系统性的重大遗漏和缺憾。针对这些遗漏和缺憾,全面强化、改进和落实香港的“国家认同教育”,是巩固“一国两制”成功实践之思想基础、保障“一国两制”在香港行稳致远的必要举措。 一、港人“国家认同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香港回归以来,特区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旨在提升港人特别是青少年国民意识的教育举措。③虽然这些举措对强化香港同胞的国家认同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问题,总体状况和实际成效并不理想。 (一)国民教育“空心化” 回归前,在港英当局长期殖民统治教育的影响下,相当一批香港同胞的国民意识淡薄。为此,“法理回归”以后,特区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推行国民教育,强化香港同胞的国民意识,促进“人心回归”。在1997年7月1日香港特区成立庆典上,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呼吁香港市民加强认识并热爱国家和民族,加强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尊重和认同。④2001年,课程发展议会颁布《学会学习——课程发展路向》,确定了2001-2011年课程改革的原则和方向,其中强调通过认识各个学习领域所包含的中国文化元素来培养学生的国民身份认同。⑤2004年,特区政府成立国民教育专责小组以统筹校外国民教育的推广工作。⑥此后,一方面,特区政府和国民教育专责小组通过宣传短片、寻根之旅、文体名人访港等多种活动浸淫式地培养香港同胞特别是青少年的家国情怀;另一方面,教育部门和学校通过中国语文科、中国文学科、综合人文科(中国历史、地理)等科目渗透式地加深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识。 总体而言,这段时间的国民教育主要是一种倾向“文化认同”和“地理认同”层面的国民身份建构,虽然部分港人对这种国民教育形式仍抱有警惕和质疑,但整体的社会反应比较温和、理性。伴随着香港特区政制改革和民主化进程的深入推进,既有的国民教育形式和程度已经难以满足现实政治发展的客观需要。2010年,特区政府正式提出形成独立“德育及国民教育科”的任务,⑦以正面建构作为香港青少年国民教育核心部分的“国家认同”。2011年,教育部门开始就“德育及国民教育科”课程指引展开公众咨询,提出从包括“国家”在内的五个生活范畴建立正面价值观和身份认同。⑧2012年,国民教育服务中心出版参考教材《中国模式国情专题教学手册》。然而,这些旨在引导香港青少年认识国家、热爱国家并贡献国家的举措不仅未能被部分港人理解,反而引发激烈反弹,被污名化为“洗脑工程”“政治宣传”,⑨这说明部分港人对“一国两制”中的“一国”始终心怀抗拒、对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层面的国民身份建构始终意图抵制。此后,反对派借势鼓动部分民众游行示威,“德育及国民教育科”被迫“无限期”搁置。⑩至今,以非独立学科形式存在的国民教育依然呈现“空心化”的状态,“国家认同”层面的价值观教育严重缺位;不仅如此,诸如国情教育、“国史”教育等具有类似功能的知识论教育也存在着各种漏洞。 (二)国情教育“泛政治化” 2003年香港“国家安全条例”本地立法失败以后,为了增进香港同胞对国情的认知和对国家的认同感,特区政府的教育部门和国民教育专责小组曾在社会层面谨慎地推出了诸如“香港领袖生奖励计划:国情教育课程”“心系家国”电视宣传短片等一系列软性的国情教育活动。(11)但是,这些活动无一不是立即被反对派及其支持者扣上“洗脑”“政治灌输”的帽子。(12)2004年,为了了解教师群体对国情教育的态度,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随机对250名中小学公民教育课程的教师展开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虽然大部分教师认为应该加强国情教育,但是有高达62%的教师不认为传导正面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在其职责范围之内。(13)这实质上意味着在学校层面教授以培养国民身份认同为宗旨之一的价值观教育课程的教师中,有超过一半的教师假借殖民管治时期所谓“政治中立”的名义,将“国家认同”视为政治意识形态宣传予以拒斥。2009年,在合资质专教师资仍然缺乏的情况下,通识教育科匆匆上马,成为新高中课程的核心科目之一,通识课堂迅速成为学生接受国情教育的重要场域。但是,在探讨中国社会文化议题时,教师和学生自行选取有关国民素质的教学素材基本是关于中国人“脏、乱、吵”的标签化论断;(14)在探讨中国政治议题时,教师和学生自行选取的教学素材中充斥着在西方“普世价值”视角下对中国民主和人权状况的污名化指控。(15)在2019年的“修例”风波期间,通识教育课堂更是出现了一些教师煽动学生上街“反送中”、将政治凌驾于专业的不正常现象。(16)这些实例说明,一直以来,动辄被贴上政治标签,抑或以“去政治化”之名行政治教育之实的泛政治化国情教育,不仅无法正常呈现关于国家进步的基本常识,甚至连“是其是,非其非”的底线都无法达到,不仅无法在表情达意层面导向“国家认同”,反而在长期丑化的政治意识形态偏见中滋生了青年一代“仇中”“反中”乃至“脱中”的情绪和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