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台政治话语创新的时代要求及其挑战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国深,男,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台湾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 厦门 361005;朱希敏,男,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博士研究生,福建 厦门 361005

原文出处:
台湾研究集刊

内容提要:

政治话语作为政治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治参与者对客观政治现实的能动反映。政治话语不仅影响政治体系内政治角色的政治行为,而且关乎政治体系的稳定与发展。新时期涉台政治话语体现了守正创新的显著特点,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在两岸融合发展进程中,我们可以发挥大陆公权力部门、新闻媒体、学术机构、两岸民间社会的政治功能,不断推进涉台政治话语创新。


期刊代号:D424
分类名称:台、港、澳研究
复印期号:2021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1590(2021)03-018-10

      政治话语是服务于不同政治活动目的的文本或文体,是在正式或非正式的政治语境下政治参与者的话语。①海峡两岸分隔已逾70年,70多年来大陆方面在“团结台湾同胞,推动台海形势从紧张对峙走向缓和改善、进而走上和平发展道路”②的同时,涉台政治话语也随着国内外情势的发展变化而调整。涉台政治话语可以分为“解放台湾政治话语”“和战结合政治话语”“和平统一政治话语”等类型。不同类型的涉台政治话语与当时的两岸局势相适应,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格。涉台政治话语唯有不断与时俱进,才能引领海内外涉台舆论并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本文试图在分析若干代表性涉台政治话语适应性发展变化的基础上,探析当前涉台政治话语所承担的政治功能,研究涉台政治话语创新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进而提出进一步创新涉台政治话语的方法和路径。

      一、涉台政治话语创新在两岸互动中的时代要求

      政治语言(Political Language/the Language of Politics)一般指的是口头语言的表达形式,其文本形式也称政治语篇或政治话语(Political Discourse/Text),它通常包括政治家和其他政治参与者为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而进行的各种形式的政治讲话以及新闻报道、社论和其他媒体就这些政治家和他们的活动所进行的传播。③本文所指的涉台政治话语既包含中央政府(含授权部门)以法规政策、领导人重要讲话及新闻发布等形式输出的涉台政治话语,也包含大陆学术界、新闻媒体、民间团体等行为人公开发表的涉台政治话语。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的观点,任何社会政治文化的性质、内容及其观念取向,都不是源于思想家的理论与设想或人们的主观情感与想象,而是直接根源于现实的社会生活,是由人们的社会存在状况决定的。④推进涉台政治话语的创新,离不开对大陆自身发展阶段和发展状况的判断,离不开对台湾地区政治生态及国际情势发展的把握。

      70多年来,随着两岸关系内外环境的发展变化,大陆涉台政治话语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例如:1949年3月,新华社社论中首次提出“解放台湾”的口号,同年党中央发表的《告前线将士和全国同胞书》中提出“解放台湾”、全歼国民党政权的最后残余势力的口号、任务,成为引领舆论30年的代表性涉台政治话语。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不再使用“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蒋介石”或“蒋匪政权”等敌对字眼,代之以“亲爱的台湾同胞们”……与此同时,伴随岛内政局和两岸情势的演变,大陆方面围绕“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相关论述也做了调整:进入1970年代,为争取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团结岛内外一切爱国力量,周恩来总理提出了“寄希望于台湾当局,更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之后,随着两岸民间交往呼声的日益增加,大陆方面着眼形势变化,于1979年的《告台湾同胞书》中提出了“我们寄希望于一千七百万台湾人民,也寄希望于台湾当局”的方针;然而,1990年代中后期以后,由于台湾当局领导人李登辉、陈水扁陆续出现背弃一个中国原则的言行,中共十六大报告则将表述调整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我们寄希望于台湾人民”;2005年3月,胡锦涛总书记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四点意见,进一步明确了“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此外,对于“一个中国”的具体表述也经历了三个阶段的调整:1993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台湾问题与中国的统一》白皮书中提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作为代表全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得到了联合国及世界各国的普遍承认”;1998年,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在纪念“江八点”发表三周年座谈会上提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不可分割”;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这些涉台话语调整生动体现了两岸关系从紧张对峙到交流合作的演变。然而,不可忽视的是,随着台海局势的发展变化和涉台研究的深化,涉台政治话语仍有不少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一是涉台政治话语存在与两岸民生需求发展契合度不足的问题。历史上,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影响,两岸围绕政权对立所展开的各种较量,使得双方在话语设计和传播中呈现出比较强硬的姿态,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民生议题在缓和两岸关系、增进两岸民心相通中的功能。因此,中共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明确“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涉台政治话语的创新要更多服务于“人民性”、更多地倾听民众的心声、更多地触及民众普遍关心的生活需求。简单空洞或叙事宏大的语汇,不利于在两岸民间社会形成朗朗上口、耳熟能详的政治话语,无法引起两岸民众尤其台湾民众的共鸣。我们认为,争取台湾民心、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始终是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是涉台政治话语的学理研究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客观现实存在脱节问题。不可否认,西方国家政治话语体系在国际社会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直接影响着世界各地现实问题的思考和处理方向。但是,西方国家利益取向下形成的政治话语体系,未必符合非西方社会的利益要求。布迪厄曾指出,场域是“由附着于某种权力或资本形式的各种位置间的种种客观历史关系所构成,每个场域都规定了各自特有的价值观”。⑤长期以来,一些西方学科理论由于对部分政治现实和社会现象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和适用性,因而受到推崇,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其他国家和地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参考和启示。然而,两岸问题及中国完全统一的解决方案,终归要回归两岸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民族特性等历史和现实场域,过度倚重西方话语体系下的理论框架和解决模式,其实就是一种“话语缺失”。换言之,涉台政治话语的学理阐释尚未真正达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新要求。“话语和话语体系从本质上来讲不是完全中立的,它始终内在地反映了话语主体的意向。”⑥事实上,两德实现统一的过程,正是德国人自身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总结的过程。例如,“同一性理论”“屋顶理论”等对于指导两德统一发挥了积极作用。两岸关系的特殊性、复杂性,决定了涉台政治话语的学理研究,必然需要基于中国智慧生产出一系列符合两岸人民需求的政治话语。如果只是不加分析地套用一些概念,就会陷入话语与话语之间的语意分歧乃至语境冲突,最后就连自己的政治话语体系也会被瓦解掉。

      话语不仅表征现实,而且建构、折射社会现实,是一种社会实践形式,人通过话语赋予权力,并赢得话语权。⑦在两岸关系主导权和主动权已牢牢掌握在大陆一方的形势下,如何通过塑造有力的涉台政治话语,发挥话语作为语言与非语言符号的不同功能,达到促进两岸交流互信、互利共赢的目的,应该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围绕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从维护两岸关系大局、增进两岸民众福祉出发,大陆方面继续坚持“全面贯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为和平统一创造更充分的条件。”⑧通过对中共十八大以来对台政策措施的梳理,可以发现,目前在涉台政治话语体系中,诸如“两岸一家亲”“两岸命运共同体”“心灵契合”“两岸同胞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两岸融合发展”“融合发展新路”“应通尽通”“新四通”“四通三化”等已成为两岸之间热门的新政治话语。这些政治话语简洁明了、通俗易懂,贯穿其中的是大陆方面推动两岸关系不断向前迈进的尺寸之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