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直达货币政策工具审计初探

作 者:

作者简介:
黄凯,刘铮奇,审计署长沙特派办

原文出处:
中国审计报

内容提要:

02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21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强化政策研究,把握政策内涵

      创新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下文简称“两项直达工具”)包括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即中国人民银行可为地方法人银行符合条件的普惠小微企业延期贷款和信用贷款分别提供贷款本金1%的资金激励和本金40%的零利率资金支持,其根本目的在于惠及小微企业,支持经济恢复发展。

      审计人员首先应准确把握政策核心思想,牢牢抓住惠及小微企业、便利获得贷款这个内涵。在熟悉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下发的各类政策文件时,从政策执行的落地情况、执行效果以及如何优化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从全局角度来考量实施政策。在熟悉现有政策的基础上提出审计意见,更好发挥新政策工具在金融支持普惠小微企业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例如笔者在审计中发现,对于未进行工商登记的农户经营贷款是否纳入政策支持对象,各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执行标准不一,影响了政策的普适性及地方法人银行的积极性。对此,审计人员应在把握政策内涵的基础上从全局角度提出审计建议。

      围绕业务本质,突出审计重点

      两项直达工具审计的主要目的是推动普惠小微企业便利获得贷款,促进利率持续下行政策目标实现。从政策执行层面来看,审计应重点关注政策执行过程中影响政策落地的突出问题。

      在政策执行部门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应做好政策宣传、严格核实上报资料等工作。从实际情况来看,个别分支机构在宣传督导政策执行时,存在脱离实际强制摊派任务的情况,且在审核各法人银行申报资料时不严格,致使部分不符合政策要求的法人银行也获得了奖励资金。此外,个别分支机构还存在人为设置准入门槛,影响政策效果等情况。

      审计应重点关注中国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是否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政策落地、是否加强监督审核以确保奖励资金不被侵占,以及在上级部门没有明确禁止性要求的前提下是否层层加码自行设置不合理的贷款准入门槛,最终影响政策惠及范围及落地效果。例如笔者在审计中发现,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未有效降低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甚至利率不降反升,实际增加了企业负担,严重违背了相关政策要求。此外,在审核是否符合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标准时,部分分支机构判断依据主要是按照借款人是否具有工商营业执照来执行。然而,因各地执行标准各异,导致某些地区不少农户因经营规模较小无法提供营业执照,而无法享受两项直达工具政策支持。

      在政策受益单位方面,由于中国人民银行向地方法人银行机构提供贷款本金1%的资金激励和本金40%的零利率资金支持,审计应重点关注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政策执行情况,围绕贷款业务本身,从贷前、贷中、贷后各环节可能出现的风险点开展审计。重点关注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是否存在未有效降低贷款利率、人为附加额外条款、为无生产经营许可或已存在风险的企业进行延期还本付息,以掩盖不良贷款及贷款资金被挪用至限制性领域等问题。如个别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在贷款发放过程中审核不严,导致个别企业利用空壳公司申请经营贷款后直接流入房地产建设项目,同时享受两项直达工具的政策奖励资金。这不仅有违扶持小微企业恢复经济发展的政策本意,还违反了国家有关房地产调控政策。此类多重违规问题,应予以重点关注和揭示,以利于政策执行部门进一步细化监管细则,更好推进两项直达工具政策落地。

      把握项目特点,选取延伸对象

      两项直达工具审计政策性强,涉及金融机构多。因此审计人员应在吃透政策的基础上,加强数据分析,准确查找延伸单位开展延伸审计,充分揭示带有普遍性、规律性、典型性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充分发挥大数据分析平台优势,在常态化数据分析工作的基础上,对享受两项直达工具的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基本情况、贷款规模、户数、笔数和变动情况进行全方位、多维度分析,重点关注以下因素:一是调阅各家地方法人银行机构向中国人民银行定期报送的两项直达工具台账,通过对比分析选取延期率和信用贷款占比偏低或变动明显的银行进行重点延伸,关注是否存在对小微企业支持不到位、“应延未延”等情况,要特别关注普惠小微企业业务开展占比较低的机构;二是选取经营指标不佳、风险较高的银行进行延伸,尤其是不良贷款率偏高、不良贷款率期间变动较大的银行,审计应重点关注是否存在将不符合条件的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的情况,尤其要关注将不符合时间范围的以往年度发生的贷款延期还本付息的情况;三是选取申报业务规模与银行经营体量不符合的银行进行延伸,通过筛选申报的贷款业务规模与贷款总规模差异较大的金融机构,或分析同一机构不同时间申报业务规模变动较大的情况,重点关注延期还本付息贷款和信用贷款真实性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