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承载力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责任认定

作者简介:
冯颖,西北政法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冯均科,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鹏伟,西北政法大学,正高级审计师。

原文出处:
财会月刊

内容提要:

02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21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7年印发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规定(试行)》(简称《试行规定》)明确指出,审计机关应当客观评价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情况。审计人员用系统方法确定并量化认定领导干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管理业绩水平及其对管理中所存在问题应承担的责任,是解除或追究其自然资源环境保护责任的关键。然而,由于受到区域资源禀赋、生态约束、历史问题、外部环境等多方面影响,实践中审计具体内容各有侧重且审计事项涉及广泛,传统方法下的审计工作难以量化评价并认定领导干部履行责任的情况,且难以形成总体的、全面的审计评价意见。现有文献多从理论上探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责任认定的重要性、责任认定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解决责任认定中生态资源环境问题的外部性、生态资源环境问题的潜伏性和滞后性,但对责任量化方法、责任量化标准以及如何克服外部性等问题的研究较为缺乏。

      某地区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受制于当地自然资源禀赋特点及生态环境基础条件,可见,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及改变生态环境不得超过某个阈值,这个阈值表现为生态承载力。一旦超过生态承载阈值,将引起自然资源的衰竭、生态环境的恶化,从高级别生态系统降为低级别生态系统,甚至危及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因而,本研究将引入资源经济学相关概念,构造生态承载力模型,准确测算领导干部不同时期任职区域的生态盈亏程度及生态承载力指数。同时,结合2015年颁发的《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简称《责任追究办法》)、2017年颁发的《试行规定》、2019年颁发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简称《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等文件,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环境保护责任提供量化依据从而认定其履责水平。除此之外,引入空间计量模型探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环境保护责任动态变化的驱动原因,从而排除或认定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资源环境问题的外部影响因素。

      二、文献综述

      (一)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责任认定

      当前,探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责任认定的文献较为缺乏。陈波等讨论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环境保护责任审计认定的重要性。唐玲嫣、薛芬和李欣、周曦提出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环境保护责任审计认定范围的问题观,李思莹则倾向于业绩问题观。于文波、钱水祥等总结了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环境保护责任审计认定方法及认定中存在的困难,提出客观公正地认定领导干部的资源环境业绩需考虑到资源环境问题的潜伏性、时滞性、外部性等特征。郭鹏飞提出建立审计重点事项清单以确定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审计重点。李思莹就责任认定中的问题提出开拓审计思维方式、撰写责任认定报告、构建联审反馈机制、完善信息共享平台等措施。华宝华认为在充分考虑街镇及其党政领导干部“特殊性”的前提下,厘清街镇领导干部应承担的责任,随后剖析存在的问题与承担责任的相关性,最后准确把握问责与评价之间的平衡关系。

      上述文献强调了自然资源环境保护责任认定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的重要性,由于审计中存在诸多困难,使得责任认定缺乏量化标准及解决方法。《责任追究办法》第五条之情形三明确指出,违反生态主体功能定位、突破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生态红线或者城镇开发边界,忽视区域资源承载能力进行盲目决策而导致严重后果,属于追究相关地方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成员的责任情况之一。可见,资源承载能力能够作为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责任的认定标准。

      (二)生态承载力概念

      当下尚未形成统一的生态承载力概念表述。国外学者多从种群生态学角度切入,认为生态承载力是在特定时期内生态系统所能容纳的最大种群数量。国内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初展开研究,杨贤智提出生态环境承载力是生态系统的客观属性,表现为生态系统承受外部干扰的能力。王家骥等提出生态承载力客观反映了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不同等级生态系统具有自我维系与自我平衡的功能。高吉喜将生态承载力界定为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能力、自我调节能力、资源与环境子系统支撑社会经济活动及人类社会发展的能力等。赵东升等认为生态承载力反映了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所形成的复合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与承载对象压力水平。魏晓旭和颜长珍提出生态承载力是生态系统对外界活动干扰的承受能力,特别是人类活动。根据以上研究,本文所述的生态承载力表现为特定时间、特定生态系统所具备的自我维持及调节能力,以及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为维持一定社会经济规模所具备的支持能力。

      综上所述,生态承载力是生态容量的体现,人类社会要稳定地持续发展必须在生态容量以内活动。鉴于此,本研究构建生态承载力分析框架,并将其运用到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责任认定中,为量化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环境保护责任履行水平及追责强度提供参考方法及思路。

      三、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责任认定的生态承载力分析框架构建

      (一)生态承载力运用的理论基础

      《试行规定》第一条、第七条规定及审计署负责人的解读指出,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最终目标在于:促使领导干部形成正确的政绩观、发展观,正确履行自然资源环境保护责任,推进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提高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其直接目标在于:探索并揭示自然资源环境保护存在的突出问题,从而推动审计整改与审计成果应用。并且,第十七条明确提出要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环境保护责任进行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因此,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环境保护责任的认定迫在眉睫,是客观开展审计评价、衡量最终目标和直接目标是否实现的前提条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