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降低贫困发生率,消除贫困,使全国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国头等大事。回首新中国成立70余年的历程,扶贫政策先后经历了救济式扶贫、体制变革扶贫、开发扶贫、攻坚扶贫、造血扶贫和精准扶贫等6个阶段。各个阶段的扶贫政策都立足于不同时期的现实国情。正是这一系列实事求是的扶贫政策使得我国在脱贫道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扶贫进程中,扶贫的监督工作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强有力的扶贫监督体系确保了这一系列扶贫政策的有效落实,在我国全面脱贫的质量保证中至关重要。扶贫审计是扶贫监督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国家检验扶贫工作成效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对于我国全面脱贫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扶贫审计的历史演变做一个系统回顾,把握其中的规律和脉络,从而得出一些未来扶贫审计工作的相关启示。 二、我国扶贫审计的演进历史 根据我国扶贫以及国家审计历程可以总结出其演进历史。大体来说,我国的扶贫审计历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1983~2003年:扶贫审计结果并未对外公开,以财政检查、监督预算执行情况为主 1983年9月隶属于国务院的审计署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我国的审计工作有了专门的部门机构来引领开展,但受限于当时的现实国情和相关法律,审计署每年的审计报告仅需要向同级政府部门和上一级审计机关汇报,并没有强制要求向社会公开,与扶贫有关的审计报告也同样如此。这样的机制设计大大降低了扶贫审计结果的警示性,且社会公众也难以实现对扶贫工作的知情权,限制了扶贫审计对扶贫过程中腐败贪污等现象的威慑作用。此外,当时的扶贫审计工作仅仅以监督预算执行情况为主,这样的工作重心使得扶贫审计仅强调以扶贫资金为主线,并不能对其他例如扶贫政策落实、扶贫项目绩效等作出报告,从而导致扶贫审计的低效性。 (二)2004~2009年:扶贫审计结果对外公开,以资金使用结果为导向 2003年,在前审计长李金华的推动下,国家审计结果公开制度终于得到实施。2004年,审计署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开了第一份有关扶贫支农资金的审计报告,这标志着我国扶贫审计的有关报告第一次进入公众的视野,公众据此能够很好地了解和掌握社会资源在扶贫过程中的使用情况。审计报告的公开对扶贫工作中的贪腐现象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也能够起到提高扶贫工作质量的作用。然而,在这个阶段,扶贫审计仍然是以结果为导向来开展工作,一般在扶贫资金使用完成后进行审计。这样的审计工作只注重事后审计,旨在发现和揭露扶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忽略了制度设计本身的不合理。 (三)2010~2015年:以各种专项扶贫政策落实情况为主 从审计署发布的历年审计公告可以看出,从2010年开始,扶贫审计工作由以前以资金使用为主线逐渐向以各种专项扶贫政策落实情况转移。例如在这个阶段,审计署就扶贫工作分别对“农村饮水安全、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等出具专项审计报告。从这可以看出,我国的扶贫审计工作已经不满足于单纯对各种扶贫资金的审计,而是随着各种扶贫专项政策的出台逐渐调整自己的工作重心。扶贫审计的内容随着扶贫工作的开展变得更加全面,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全面脱贫的进程。 (四)2016年至今:扶贫审计报告随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每季度向社会公告 从2016年一季度开始,国家就对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审计,之后每一季度都向全社会公布审计结果。从2016年第一季度一直到现在,审计署每一季度都对扶贫工作的情况进行了部分抽样审计,并将审计结果与其他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一起公示。扶贫审计力度逐年加大,扶贫审计对外公告频率也逐年增加,这表明我国高度重视脱贫攻坚任务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 三、我国扶贫审计的经验总结 我国扶贫审计发展至今,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审计道路,不仅为以后扶贫审计工作开展奠定了基础,而且为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扶贫审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一)扶贫审计内容立足实际不断拓展 扶贫审计工作随着扶贫进程的改变而改变,我国的扶贫审计内容从最开始简单的对支农资金进行审计,逐步扩展到项目绩效审计、政策落实审计,直至目前精准扶贫下的各项审计和乡村振兴战略下的生态环境审计。一系列扶贫审计内容的扩展,表明了我国的扶贫审计一直立足于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紧跟扶贫政策变化,工作重心也不断转移。正是这样的动态工作内容使得扶贫审计紧紧贴合实际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全面脱贫的质量,促进了全面脱贫的进程。 (二)深入扶贫一线,因地制宜开展审计工作 扶贫审计过程中,前期在办公室分析资料是必要程序,但是因为扶贫工作实际落实在农户,因此,审计人员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现场审计中。如对于产业帮扶,要实地查看才能确定帮扶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对于扶贫过的贫困户,只有实地查看,才能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是否有所改善,基本生活是否得到保障,收入是否有所提高。同样,审计人员深入居民农户,广泛开展实践调查,听取群众意见,掌握到了精准扶贫政策执行的相关信息和执行效果,为精准扶贫政策绩效审计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基础,这充分说明了深入第一线的重要性。此外,由于我国不同地区贫困状况的差异性,各地具有不同的帮扶政策措施,这就决定了扶贫审计工作一定要深入到扶贫一线,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制定相适宜的扶贫审计工作安排。也正是这样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工作安排,使得扶贫审计工作能够更加有效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