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明白银货币化的制度变迁实现机制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昉,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永辰,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上海 200433)。

原文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晚明白银货币化是中国古代货币史的重要议题,但是现有研究较少涉及货币思想层面的分析。提升交换效率是货币制度变迁的思想诉求,流通性与稳定性是货币思想的考量要点。晚明之前,铜钱与纸钞均无法同时满足流通性与稳定性的要求,流通货币形成了一个“循环困局”。外银内流的偶然事件突破白银流通性不足的瓶颈,催动了白银货币化的必然发生与“循环困局”的破解。白银货币化的制度变迁建立在一个互利互制的利益协调基础上,强化了社会成员选择白银作为主要流通货币的一致意愿。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21 年 04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21)02-0120-11

      晚明白银货币化是中国古代货币制度变迁的重要阶段。自15世纪末海外白银大量涌入中国,纸钞退出流通,银钱并行的局面持续了四百余年。西方货币制度按贱金属货币、贵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的顺序依次演进,而晚明白银货币化之前,中国已有较长时期的纸钞流通。

      白银货币化的变迁路径一直是学界探讨的焦点。一种观点认为,白银在明初至成弘年间存在一种自下而上的货币化趋势,至晚明占据主币地位,完成了从非法转为合法货币的变迁过程。有学者进一步研究了明中期以前自下而上的白银货币化趋势,指出战乱冲击、民间缺乏稳定通货、财政体制转型等因素预示了货币转型方向由微入显。此外,还有学者主张区分白银货币化与货币白银化,原因是白银取得流通货币地位与白银从次要货币变成主要货币在时间上往往并不同步。据此而言,白银货币化可能有多个完成时点,变迁路径更接近于一个泛化过程。重大的制度变迁是一段漫长、曲折、复杂的经历,白银货币化与相关社会制度的耦合是研究的难点。现有变迁路径研究侧重于制度史的表观描述,忽视了从货币思想视角对晚明货币制度变迁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客观评价白银货币化以及银钱并行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值得进一步探究。为此,本文拟借鉴现代货币理论,试图从货币思想的角度建构流通性与稳定性的交换媒介二维属性分析框架,考察晚明白银货币化的制度变迁实现机制。

      一、流通性与稳定性:思想层面的一个制度变迁分析框架

      交换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行为之一,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现实意义是为了便于交换行为的顺利完成。提升交换效率是货币制度变迁的思想诉求。概括而言,流通性与稳定性是货币思想的考量要点,同时也是分析货币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

      (一)货币制度变迁的理论回顾

      货币制度变迁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不同的禀赋因素牵引着一国或一地区的货币制度走向不同的方向。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便利商品和服务的交换。倘若把提升交换效率作为货币制度变迁的基准取向,不同的变迁路径又具备共通性。由此,学术界讨论货币制度变迁的范式大体有三种。

      第一,运用不确定性和博弈论研究货币制度变迁,以诺斯为代表。不确定性是大众对潜在风险的心理刻画,是制度变迁的社会基础。诺斯认为,制度在社会中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建立一个人们相互作用的稳定的结构来减少不确定性。[1](P7)一旦货币购买力与交易费用的不确定性增加,交换效率自然降低,从而货币制度变迁的博弈,直到产生能够降低不确定性的新制度。历史发展进程始终伴随不确定性,某一时期的制度稳定并不妨碍它长期处于变迁博弈之中的事实。

      第二,基于商业扩张与市场结构研究货币制度变迁,以希克斯、黑田明伸为代表。希克斯提出,使用货币是习俗经济或指令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演化的前提之一。货币制度变迁适应商业扩张需满足两项要求:一是容易贮藏、不易损坏,二是能用一种共同的标准进行估价。黑田明伸更细微地关注到市场结构特性造成的货币制度结构特性。地域间货币单向流动与季节性交易周期使得货币流出地面临通货短缺的困境,空间和时间的“非对称性”导致结构分化的货币制度与多样性的变迁路径。

      第三,从通货膨胀的角度研究货币制度变迁,以哈耶克为代表。金本位之后,国家垄断信用货币的发行权。随之而来的通货膨胀扰乱了市场的自动调节机制,西方社会陷入滞涨局面。哈耶克对国家垄断货币发行权的合理性表示质疑。他认为,能够使一种通货被人普遍接受的、也即成为名副其实的流动性资产的,恰恰就是因为它的购买力有望保持稳定,因而人们会偏爱它而不选择其他资产。[2](P121)哈耶克主张废除中央银行制度,实行货币竞争性发行。从货币国家化到竞争性货币,货币制度变迁的焦点转移到了通货膨胀与币值稳定。

      货币制度变迁是长时段的历史事件,不同阶段的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往往会有巨大的差异。变迁均衡不是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的简单对接,黑田明伸从货币制度的内在结构分析变迁动因,拓宽了研究视野。上述三种理论是考察货币制度变迁的三个切入点,不确定性是研究货币制度变迁的认知基础。从贱金属货币到贵金属货币,从可兑换纸币到不兑换纸币,货币制度变迁没有一成不变的路径和目标。唯一不变的,是货币思想层面提升交换效率的诉求。

      (二)交换媒介的二维属性分析框架

      货币是一种交换媒介。米塞斯认为,人们取得交换媒介,既不是为了自己的消费,也不是为了用于生产,而是为了将来拿它交换那些可以用来消费或生产的财货。[3](P510)交换行为是货币制度的底层载体,货币制度变迁自始至终与交换行为紧密相关。从货币思想的层面来看,一种货币能够被大众接受用作交换媒介,流通性与稳定性是其应有的两种基本属性。

      流通性是交换媒介的首要属性,流通性意味着间接交换的便利程度,不能流通的物品显然不能成为货币。在农耕社会,牛、羊等大型家畜曾被用作交换媒介,但是牛、羊等不易携带、不易分割,不是货币的最佳选择。随着分工程度加深与市场整合,金属铸币成为主要流通货币。纸钞与铸币脱钩后,其流通由国家主权保证,交换的便利程度又有了极大改善。纵观货币史,交换媒介的流通性一直是货币制度变迁的约束条件。马克思考察商品价值形式的四个发展阶段,很好地诠释了流通性在货币制度变迁中的重要性。从某种意义上讲,流通性好的货币有利于提高交换效率,货币制度变迁应朝着提高流动性的方向前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