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720.58;D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683(2021)02-0009-08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1]这是对“十四五”和未来更长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路径作出的重大调整完善,是着眼于我国长远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2]“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过程,既有助于应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的变化,保障我国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同时也可以为两岸经济融合发展创造新的机遇。本文旨在探讨新发展格局与两岸经济融合发展的目标耦合性,并从中探寻和建构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两岸经济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 一、新发展格局与两岸经济融合发展的目标耦合 近年来全球政治经济环境不断变化,西方主要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趋势更加明显,中国经济的外向型发展模式面临严峻挑战;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更加剧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重组。2020年5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提出,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并从谋划“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对构建新发展格局和相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强调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新发展格局被认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谋划,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直至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议》,新发展格局正式成为了未来较长时期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 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对我国经济发展(增长)模式的适时转换,意味着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的并行不悖。一方面,应对国际市场需求衰退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经济发展(增长)不再片面强调出口拉动与国际市场依赖,而是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多依托国内市场;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另一方面,又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通过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而两岸经济融合发展的目标设定正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定位存在高度的耦合性。 两岸(经济)融合发展是十八大以来有关大陆对台工作目标的全新论述,反映了党和国家领导集体对于两岸关系发展现状和趋势的深刻认识,并被列入“十三五规划”,成为大陆方面发展两岸经济关系的行动指南。[3]2014年以来,随着台湾岛内政局变化,两岸之间持续推动多年的经贸关系正常化与便利化进程一时受阻;加之大陆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往形成两岸经贸交流良性格局的客观条件发生变迁,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面临全新形势。大陆方面从此不再强调制度层面的两岸经贸联接,不再局限于扩大两岸经贸往来规模(进而共同谋求全球价值链分工利益)的单纯经济目标,转而立基于大陆经济发展的阶段比较优势,强调让“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4]有关两岸(经济)融合发展的相关论述与政策措施,实际指向大陆通过单方面开放,为大陆台企、台胞给予更多发展机遇的政策实践过程。 在以往的两岸经贸关系发展过程中,大陆地区以其“世界工厂”的比较优势,对台商投资形成巨大吸引力;而作为全球价值链的一环,在大陆投资设厂的台资企业又普遍遵循加工出口经营模式,大多以欧美客户的行业标准及订单需求来组织生产加工,并从台湾进口原材料、零部件及必要的生产设备,由此虽然引致高强度的两岸贸易,但又高度依赖于欧美市场的最终需求。大陆台企的投资经营行为体现为“两头在外”的飞地经济形态,属于典型的国际循环(即“外循环”)模式。而经济融合发展目标的提出与落实,旨在推动大陆台企嵌入大陆内部的产业价值链,促使其经营模式从生产成本导向转为市场导向,深化对于大陆内部市场的开拓(而不再只是注重对低廉生产要素的利用),同时促进台胞真正融入大陆的生产生活场域,属于国内循环(即“内循环”)的范畴——两种循环模式下的两岸经济相互依存作用系统可如图1所示。由此可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完全可以涵盖两岸经济融合发展的理念与实践,后者正可从新发展格局当中借力。
图1 两岸经济相互依存的两种机制:“外循环”与“内循环” 注:本图引自文献[5],并有所调整。 二、两岸经济融合发展的“外循环”格局 应该看到,作为两岸经贸往来的主要行为主体,大陆台资企业的经营模式具有极强的路径依赖,在已经深度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现实条件下,由全球价值链的治理结构所决定,台资企业在投资地的根植性较弱,与当地生产网络的关联度以及对当地市场的开发积极性都不强,主要依托国际生产分工网络和国际贸易格局来决定自身的生产布局。在可见的未来,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走向仍将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外循环”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