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下的毛泽东哲学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立胜,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原文出处:
哲学动态

内容提要:

毛泽东哲学思想对构建中国知识体系尤其是哲学知识体系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综观学术界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研究,其研究范式大致可以被归纳为学理阐释、文献文本研究、实践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国现代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六种范式。在此基础上,笔者尝试提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相较以往的研究范式,这一范式下的毛泽东哲学研究更具有客观性、历史性和综合性。


期刊代号:A2
分类名称:毛泽东思想
复印期号:2021 年 04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A84

       构建中国知识体系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迫切需求,而哲学知识体系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决定了构建中国哲学知识体系的重要性。构建哲学知识体系需要整合和调动各方面的思想资源。毛泽东哲学是产生于中国大地的、形成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极具内生性的哲学知识体系,毛泽东哲学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哲学理论根基,一直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历史进程中起着根本性的规范和指导作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每一个历史转折时期,人们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回到毛泽东哲学思想中去寻求理论创新的思想资源,从而形成了在实践需要发生转变基础上的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的阶段更新。因此,毛泽东哲学思想是构建中国哲学知识体系的一个重要思想资源,在目前这个阶段我们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一个直接的目的就是促进中国哲学知识体系的构建。

       虽然毛泽东哲学思想作为构建中国哲学知识体系的重要思想资源,其本身是一种客观的历史存在,然而,如何对待或者如何研究和利用这种资源却是另外一个问题。笔者在《70年来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的历史轨迹与未来展望》一文中采用历史主义的方法,按照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的历史脉络和发展的内在逻辑,从理论研究的外在动力或外在需要方面梳理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①在本文中,笔者将转换一个角度来看历史上我们是如何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把握现有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中所形成的多种研究范式,并继而思考我们应如何在充分肯定这些研究范式的基础上将毛泽东哲学研究置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下进行综合考量。这一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进行研究范式创新的理论尝试,将可能会进一步拓宽和深化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研究思路,从而也会推动中国哲学知识体系的构建。

       一 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几种研究范式的综合考量

       由于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内的历史地位,从毛泽东哲学思想产生之日起,就有了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研究,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马克思主义成为国家的意识形态,毛泽东思想又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和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就一直以不同的形式伴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但是,从研究范式的角度看,综观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的历史,大体上有以下几种研究范式。

       1.学理阐释范式

       这一研究范式把毛泽东哲学思想本身作为研究对象,从哲学的各个学科出发进行研究阐释,试图对毛泽东哲学思想作出学理性呈现。这又有几种进路:一是对毛泽东的著名哲学著作进行解说。比如李达的《〈实践论〉〈矛盾论〉解说》,蒋照义、李君如的《中国革命与〈矛盾论〉》。前者对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采取了逐段解释和说明的办法,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中国历史、中共党史等各种知识对毛泽东的哲学论断进行具体细致的说明,以帮助读者真正准确地弄清、弄懂、掌握毛泽东哲学思想。②李达的这部解说性著作对于《实践论》《矛盾论》的广泛传播,对于广大干部群众学习毛泽东哲学思想起到了巨大作用。后者是把毛泽东的《矛盾论》置于中共党史的历史框架中进行考察,不仅把《矛盾论》的产生、传播和运用的过程呈现给了读者,还对《矛盾论》的哲学思想从萌芽到发展、再到丰富和应用的历史梳理得非常清楚,增强了毛泽东矛盾论思想的历史感。同时,该著还引导读者通过读毛泽东的有关军事著作,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来加深对毛泽东矛盾论思想的理解。③二是对毛泽东哲学思想进行专题性研究。既有哲学理论的专题性研究,又有哲学史的专题性研究。哲学理论专题性著作如彭泽农、林圃的《波浪式发展规律研究——兼论唯物辩证法规律体系》。该著作把波浪式发展规律看作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规律,并认为这是毛泽东在唯物辩证法历史上的一大发现。这部著作虽然出版于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印数有限以及当时的传播媒介不发达,没有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但从今天的眼光来看,它是立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现实问题,以揭示毛泽东哲学思想自身逻辑为学术目标的一部水准较高的著作。它的研究理路和研究方法对拓展和深化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对于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体系都具有重要意义。④哲学史专题性著作如冉昌光的《社会主义时期的毛泽东哲学思想》也是一部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的力作。如果说上一部著作是选取了富有创新性的一个哲学命题进行专题性研究,那么这部著作就是选取了一个重要历史时段对毛泽东的哲学贡献进行专题性探讨。这是对毛泽东哲学思想所进行的断代史研究。⑤同类著作还有石仲泉的《毛泽东的艰辛开拓》、许全兴的《毛泽东晚年的理论与实践》、雍涛的《毛泽东的探索:中国的1956-1976》、王立胜的《晚年毛泽东的艰苦探索》等。这些著作都是对毛泽东晚年的哲学思想进行历史性的系统研究。三是对毛泽东哲学思想进行体系性研究。1984年,杨瑞森等编著的《毛泽东哲学思想概论》作为一部受教育部委托为全国综合性大学哲学专业编写的教材,力图以比较简练的体系框架呈现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体系特点,内容包括绪论、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实事求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宇宙的根本规律、军事辩证法思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矛盾、群众路线九章。该书应当说在毛泽东哲学思想体系的探索过程中具有开拓性。出版于1985年的雍涛等著的《毛泽东哲学思想大纲》也是作为高等学校文科教材而问世的,不同的是它还作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学参考书而出版。这部书设计了总论和毛泽东认识论思想、毛泽东辩证法思想、毛泽东历史唯物论思想、毛泽东方法论思想四章共五部分。我们不难看出,这两部书的共同特点都是用我们当时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基本框架来建构毛泽东哲学思想体系,只是后者直接地使用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话语,而前者使用的是毛泽东的话语体系,但逻辑结构还是相同的。实事求是和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所讲的是毛泽东的认识论思想,宇宙的根本规律和军事辩证法所讲的是毛泽东的辩证法思想,最后三章所讲的则是毛泽东的历史唯物论思想。比这两部著作稍晚出版于1987年的樊瑞平主编的《毛泽东哲学思想纲要》吸取了两部著作的优点,并且在此基础上作出了创新性的努力。该书分三个大的板块也就是第一、二、三编,共十八章。第一个板块设计了三章讲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和特点,第二个板块设计了八章讲毛泽东哲学思想基本原理,第三个板块设计了七章讲毛泽东哲学思想在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从整体设计看,这部著作与上两部著作相比具有明显的全面性、丰富性和系统性特点,不仅从总体上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历史形成和后毛泽东时代的哲学发展,而且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鲜明特点作出了简要概括,还对毛泽东哲学思想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党建等领域的运用和发展作出了系统的研究。更重要的是在毛泽东哲学思想基本原理编,作者试图揭示毛泽东哲学自身的内在逻辑结构,在这个版块的第一章用了“主观和客观”的章标题,把主观与客观的矛盾看成了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逻辑起点,由此而展开下面七章的哲学逻辑建构。从目前看来,这种建构也未必完美,但是作者试图立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现实实践来洞察毛泽东哲学的基本问题,以揭示毛泽东独具特点的哲学逻辑的动机和努力是值得肯定的。这也正是这部著作超越以往同类著作的地方。

       2.文献文本研究范式

       这种范式是指通过搜集、鉴别、整理某一研究主题的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系统性分析来获取信息,进而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这种研究范式近年来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有广泛的运用,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领域也不例外。比如许全兴的《〈实践论〉〈矛盾论〉研究综论》就综合使用了文献学和文本学方法。众所周知,目前我们在《毛泽东选集》当中看到的《实践论》《矛盾论》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经过修订重新发表的著作,它源于1937年毛泽东在“抗大”(即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所作的辩证法唯物论讲演中的两节。从1937年油印材料《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的问世到50年代初的重新修订发表,其间有多种版本问世。就文本本身来看,情况非常复杂,况且这又是毛泽东在简单的讲课提纲基础上所作演讲后的记录稿。当时问世的各种版本都是为了学习的需要由各种机构自行刊印的,版本之间的不一致甚至更大的问题都难免会出现。同时,延安时期又是毛泽东哲学思想创造的高峰期。他对哲学方面书籍的阅读量大大增加,与哲学家的交往比较频繁,他的哲学创造与其他哲学著作以及哲学家的关系也比较复杂,这些都容易造成后来毛泽东哲学研究者文本阅读和文献使用上的困难。这种情况非常需要文本学和文献学的方法予以分析和澄清。许全兴的这部著作在这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正如作者明确指出的,该书针对从20世纪60年代起先是在国外、后是在国内有少数人歪曲“两论”(即《实践论》《矛盾论》)与苏联和中国30年代哲学之间的关系提出的“抄袭说”等问题,通过文献考证、文本比较以及综合研究,澄清了事实真相。该书还澄清了“两论”与李达的《社会学大纲》、艾思奇的《大众哲学》的关系,同时也通过学术调查和详细考证,纠正了《毛泽东年谱》《毛泽东传》《毛泽东哲学批注集》《毛泽东文集》(第8卷的有关注释)等论著的疏漏。⑥文本阅读方法的多元化也影响到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研究。欧阳英的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在21世纪初也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她在将20世纪末的博士论文《毛泽东实践观研究》整理出版后,时过十多年又重新拾起了对同一个问题的研究。不过这次的研究与以往的不同就在于她接受了解释学的“处境”的阅读理念:“我们发现自己总是与我们所要理解的流传物处于相关联的这样一种处境。对这种处境的阐释,也就是说,进行效果历史的反思,并不是可以完成的,但这种不可完成性不是由于缺乏反思,而是在于我们自身作为历史存在的本质。”⑦她通过伽达默尔感到了“对阅读语境加以自觉的重要性”。由此她自觉表明,虽然她的新著将会利用她前一本学术专著《毛泽东实践观研究》的一些观点和素材,“但是对语境及其对阅读的影响有了新的认识,因此,通过有意将阅读语境切换到当代,即使是对于同一个问题,本书也有着迥然不同的理解”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