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时期毛泽东的身份转变和思想特点

作 者:

作者简介:
金民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研究员。北京 100732

原文出处:
毛泽东思想研究

内容提要:

建党时期毛泽东的个人身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思想上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原理,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回答中国具体问题;在政治上成为坚定的共产党员和党的地方领导人,积极创建和领导党团组织,初步形成党的建设的早期经验;在实践上成为坚定的职业革命家,积极领导湖南工人运动,初步形成符合实际的工作方法。他忠诚践行科学理论和中央决策,又立足具体实际开展创造性工作,初步形成了党性与个性辩证统一而以党性为第一、实践与理论的辩证统一而以实践为中心、理想与现实辩证统一而以现实为根基的思想特点,对其日后的思想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期刊代号:A2
分类名称:毛泽东思想
复印期号:2021 年 04 期

字号:

       五四运动后,中国社会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革命实践的内在驱动下,在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指导和共产国际帮助下,中国最先进的分子开始创建中国共产党。从1920年夏开始,上海、北京、长沙、武汉、山东等地陆续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党的一大胜利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提出发展党员和建立组织的任务,建党工作加快推进。建党时期,毛泽东的个人身份发生了根本变化,在思想上成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政治上成为一个坚定的共产党员和党的地方领导人,在实践上成为一个坚定的职业革命家,这种变化对其社会实践和思想特点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个时期的毛泽东主要是一个科学理论和中央决策的忠实执行者,同时又立足具体实际开展创造性工作,初步形成了一些重要的思想特质,对其日后的思想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积极开展理论宣传工作,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回答具体问题

       青年毛泽东经过长期艰辛的探索,终于找到了救亡图存的“大本大源”,在1920年秋冬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走上了马克思主义道路,自此以后就坚定不移地坚持、宣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1936年,毛泽东在同斯诺谈话时曾讲道:“我第二次到北平时,我读了许多关于苏联的事情,同时热烈地寻找当时中国所能见到的一点共产主义书籍,……建立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它是历史的正确解释后,此后丝毫没有动摇过。”①建党时期,他采取各种形式宣传马克思主义,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回答中国具体问题,探索改造中国与世界的现实道路。

       第一,着力用科学理论武装教育群众,开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早期实践。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大师,历来重视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武装,善于用老百姓听得懂的方式阐述深刻道理,回答与群众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问题,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入到人民群众思想当中;同时,重视知识分子与工农大众相结合,强调知识分子要深入工农群众之中,在武装群众的同时检验和发展自己的思想。建党时期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普及工作已经显示出这些特点。

       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改造中国与世界的行动指南,同错误思想划清界限并进行斗争,捍卫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1920年11月底,毛泽东在给罗章龙的信中提出:“要有一种为大家共同信守的‘主义’,没有主义,是造不成空气的,……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②同年12月1日给蔡和森等人的信中,他进一步明确了这个主义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即“俄国式的方法”“马克斯的方法”③。1921年元旦的新民学会会员大会上,他在批评社会民主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思潮的缺陷后提出:“激烈方法的共产主义(列宁的主义)”是“可以预计效果的,故最宜采用”④,坚定选择“布尔什维克主义”为指导思想,走十月革命的道路。1921年1月21日,他在给蔡和森的信中旗帜鲜明地提出:“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这是事实,不象唯理观之不能证实而容易被人摇动。……不承认无政府的原理是可以证实的原理。”⑤1921年1月28日,他在给彭璜的信中提出,围绕主义的争论是根本的,在主义问题上决不动摇和让步,“吾人惟有主义之争,而无私人之争,主义之争,出于不得不争,所争者主义,非私人也”⑥,强调了捍卫马克思主义的决心。

       开展多种形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着力提高广大青年和工人群众的思想认识水平,在实践中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据《毛泽东年谱》记载,1921年到1923年间,他多次到湖南第一师范、第三师范、安源煤矿、水口山铅锌矿等地,深入青年学生和工人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基本道理。例如,1921年10月22日,毛泽东同何叔衡、陈昌等出席湖南第一师范同学会大会,欢送夏曦赴俄国参加共产国际的会议,他在会上发表演说时强调,学校要有“主义”,“从前学校是没主义的,所标的主义又不正确,结果是盲撞瞎说,闹不出什么名堂。我们总要为有主义的进行”⑦,就是强调要在学校教育中贯彻马克思主义指导,改变过去学校教育缺乏科学理论指导的状态。

       把科学理论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从群众身边的事例入手来宣传马克思主义,让科学理论入脑入心。1921年4月,湖南军阀赵恒惕颁布所谓的“省宪法”草案,在群众中产生不小影响,毛泽东发表《省宪法草案的最大缺点》一文,用马克思主义剖析“省宪法”的缺陷,揭穿“省宪法”掩饰军阀统治的真面目,并指导人民利用有关条文进行合法斗争。1921年11月21日,他就湖南劳工会改组问题发表《所希望于劳工会的》一文,分析劳工会存在的问题,用马克思主义的工人运动理论和阶级斗争观点指导劳工会改组,使工人群众更清晰地认识斗争的目标和方法。1922年10月6日,他在长沙《大公报》上发表的“泥木工人罢工宣言”中写道,“我们苦力工人,一天的工作,硬是把一天的阳寿和精力来换几个钱去养家赡眷,并非坐食冤枉”,“试看他们商家,不上几天又把价码一涨,为什么又没有人反对呢?独于我们工人凭整天‘汗’‘力’得来的几个工钱,还要惨受这样摧残”,“我们别的权利虽是享不着,而我们营业和工作的自由是应当享有的”。⑧在此,毛泽东运用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分析泥木工人的生产生活,指导工人阶级的革命运动;但他不是照本宣科地宣讲马克思主义,而是立足于工人,亲身体验、使用工人能听明白的语言,讲清工人受剥削的经济和阶级根源,指出工人阶级革命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帮助劳动群众进行文化普及和思想提升,为推动马克思主义武装教育奠定基础。毛泽东领导创办多所工人夜校,帮助工人提高文化知识,同时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激发和提高工人的阶级意识。创办自修大学是毛泽东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探索,他起草的《湖南自修大学组织大纲》《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等文件,是进行文化知识普及、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体现。《组织大纲》第一条就提出,自修大学的宗旨就是要用合理的方式方法把科学真理普及到一般群众当中,“采取古代书院与现代学校二者之长,取自动的方法,研究各种学术,以期发明真理造就人才,使文化普及于平民,术学周流于社会”⑨。《创立宣言》强调,自修大学打破学术秘密和身份限制,是一种面向和服务群众的“平民主义的大学”,凡有志向学的人均可入学;学生学习和学校教学的方式均是自由宽松的,学生可以到学校里研究,也可以在自己家里研究,也可以在店铺里、团体里、机关里研究,这种灵活方式能够适应一般群众的能力和需要;学习方法主要是“‘自己看书,自己思索’,‘共同讨论,共同研究’,辅之以教师指导”⑩。1922年9月,他又领导创办了自修大学附设补习学校,该校更重视文化普及工作,明确办学目的就是要为那些失学的人补习英文、数学、国文、历史、地理等课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