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9618/j.cnki.issn2096-319x.2021.01.010 中图分类号:G65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19X(2021)01-0073-09 2017年10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2018年上半年,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以下简称“师范专业认证”)进行了系统部署,并在下半年对三所师范大学开展了师范专业认证“打样”。2019年开始逐步推开常规认证工作。师范专业是师范教育的办学依托和基本载体,是师范生培养的直接主体,师范专业办得好,师范教育才有质量,有质量的师范教育才能担当得起建设教育强国、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使命。振兴师范教育最终要看师范专业办得如何,从专业认证着手大力提升师范教育质量是合乎逻辑的正确路径。认证的使命既在于帮助师范专业提升办学水平,也在于大力弘扬师范教育的时代使命。相当程度上说,在我国开展师范专业认证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开拓性工作,对师范教育而言不亚于一场新的革命。认证组织管理者及专家团队都要本着对师范教育建设发展的大爱情怀履责尽职,既要善于对认证专业把脉问诊和推动改进,又要善于结合认证进一步梳理师范教育的深层问题,以师范专业认证为切入口进行多维深度思考,以推进影响师范教育发展的长期性与瓶颈性问题的解决。 一、师范专业认证的价值取向及实施意义再认识 师范专业认证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行动理念,标准体系构建科学完整,逻辑严密,重点突出,认证实施程序设计及操作流程合理适当,其整体化的专业建设思路及持续改进的专业发展要求已得到高校内外的广泛认可。就其价值取向而言,主要体现了回归师范性、回归学生发展、回归教师成长规律、回归培养质量四大意涵。回归师范性是说有利于纠正师范教育的“三心二意”和师范特色的日渐淡化,让师范专业办得更加专业;回归学生发展就是要为学生“可能成师”创造一切条件,为学生“可以成师”设计培养体系,为学生“迈向成师”展开教育过程;回归教师成长规律强调遵循教师成长法则,按教师成长的客观常理把握不同阶段教师成长需求,从师范生的实际出发合理规划引导其学习与实践;回归培养质量是师范专业认证的落脚点,认证强调全程质量和全环节质量,进一步突出了师德情怀、实践参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内涵。培养教师最终要看教育实践中能不能用、好不好用以及有无能力自我发展,培养质量不高必定难有满意的产出和良好的社会认可度。有好教师才有好教育,高质量的师范教育是好教师成长的基础,无论从师范教育的内部还是外部看,回归培养质量既是师范教育的当务之急,也是师范教育的核心价值取向。 开展师范专业认证是构建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国策。一方面,师范教育仍然是我国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教师培养的主渠道,“师范类专业办学质量水平直接决定我国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深刻影响基础教育的公平与质量”[1]226。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教师被定位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教师队伍建设成为根本性的民生工程。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师范教育“面临开放化背景下的教师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亟待建立、综合化背景下的教师教育特色亟待强化、教师教育内涵式发展亟待引导等新情况、新问题”,“教师培养质量滞后于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需求”已是不争的事实,[1]228好老师成为社会的广泛期待。理性分析我国师范教育现状及其变革路向,建立质量评价标准,开展师范专业认证,保障和提升师范教育质量,从源头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无疑是一个明智的突破口和前瞻性的选择。其现实意义正在于: 首先,它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方略转化落地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队伍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指出教师工作的本质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提出“四有好老师”要求,强调“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2]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从战略上系统部署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路线方针,成为新时代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行动纲领。为落实这一纲领,教育部等五部门随即印发了《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采取切实措施建强做优教师教育,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发展,全面提升教师素质能力,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强调从源头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导向。[3]两个重要文件都是战略性、宏观性指导文件,尽管其中也明确提出要把开展师范专业认证作为教师培养质量的制度保障,但要在师范教育实践中落地见效,则需通过一定载体转化。师范专业认证构建的纵向三级递进、横向三类覆盖的分级分类认证标准体系及其实施方案,是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上述两个指导性文件精神而研制设计的,紧密对接教师培养实践,全程关注教师专业成长,可感知性、可对接性和可操作性强,是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积极有效的落地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