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中,数量短语“一个”在多数情况下后接名词或名词性成分。例如: (1)一个苹果 一个想法 一个淘气的孩子 一个满意的答复 除此之外,“一个”还存在一类特殊的用法。例如①:
吕叔湘主编(1980/2012:221)指出,“一个”跟少数名词、动词结合,用在谓语动词前,表示快速或突然。为了简单,我们将上述这类特殊用法标记作“一个XP”。我们发现,“一个XP”结构中,XP可以由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四字格充当,如例(2)—(5)。 沈家煊(2001)认为,“主观性”(subjectivity)是指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按照Finegan(1995)的观点,主观性可以分为三个方面:1.说话人的认识(epistemic modality);2.说话人的视角(perspective);3.说话人的情感(affect)。 本文将从说话人的认识、说话人的视角和说话人的情感这三个方面探讨“一个XP”结构的主观性。 二、说话人的认识 刘振平、闫亚平(2019)将可以被分析为若干个体的量称为“分析量”。比如“一个”在现代汉语中的基本作用是表示衡量个体对象的分析量。例如: (6)他坐起来,吃了一个苹果。 当被衡量的对象不具有这种可切分性,或者可切分性很弱时,我们只能对其从主观上进行整体的认知和强调,这种量可称之为“整体量”。由于整体量不能再进行客观的分析,如果要使用数词,只能是从整体上限定,能承担这一任务的就是“一”。 尹常乐、袁毓林(2018)指出,“一个N”结构在语义上包含一个事件。文章发现,在“一个N”结构中,“一个”本身不表示具体数量,其中的数词一般不能被随便替换。例如:
由此可见,在“一个N”结构中,“一个”表示整体量,我们只能从主观上对“一个N”结构进行整体认知。在语境中,“一个N”结构通常表示一个事件。比如例(7a)中“一个狗吃屎”表示“剑痴摔了一个狗吃屎”这样的事件。 刘振平、闫亚平(2019)认为,随着“个”在使用上的泛化,用“一个”对表性状的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词语、表动作行为的动词或动词性词语从主观上进行整体限定,无疑成为人们的一种最佳选择。前文提到,“一个XP”结构中,“XP”可以由动词、形容词或四字格充当。此时,“一个”依然表示整体量,我们仍然需要从主观上对“一个XP”结构进行整体认知。“一个XP”结构的使用体现了说话人认知上的特点。 2.1 “一个XP”结构具有表示快速或突然的语义特征 “一个XP”结构中,“XP”可以是名词、动词、形容词或四字格,而数量短语“一个”是结构中固定的成分。我们认为,数量短语“一个”会影响“一个XP”结构的语义特征。 我们试着把“一个”在尽量不改变语义的前提下替换为其他形式,通过对比说明数量短语“一个”对结构整体语义特征的贡献。例如:②
上述例句中a句是语料库中的句子,b句是将“一个”替换后的句子。通过对比,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在“XP”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与原句相比,修改后的句子不具备快速或突然的语义特征。例(8)—(9)中,a句表示突然出现的情况,而b句只是客观地陈述事实。由此可见,“一个XP”结构的语义特征与数量短语“一个”密切相关。 李宇明(2000:167)指出:“一”是最小的整数,因此“一V”很容易使动作带有“小量”的附加色彩,表示动作的时间短暂,或是表示动量的少、小。我们认为,数量短语“一个”也带有“小量”的附加色彩,这种“小量”体现在“用时短”或“迅速发生”等时量方面,形成了“一个XP”结构表示快速或突然的语义特征。 我们发现,语料中一些“一个XP”结构之前或之后出现了诸如“突然”“说时迟那时快”等同样表示快速或突然的字眼。例如:
既然数量短语“一个”具有表示快速或突然的语义特征,那么,当句中出现“突然”“说时迟那时快”等同样表示快速或突然的字眼时,“一个”是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羡余成分?数量短语“一个”对结构整体的语义究竟有没有贡献? 邵敬敏、王玲玲(2016)认为,语言中真正的羡余现象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根据语言的自我完善机制,任何真正的羡余必将被自然淘汰,如果长期存在则必定有它自己的生存道理。我们发现,语料中不乏类似例(10)—(11)这样的句子。我们认为,当“突然”“说时迟那时快”等表示快速或突然的字眼与数量短语“一个”同时出现时,“一个”并不是一种羡余成分。在语境中,“突然”“说时迟那时快”等字眼只是单纯地表示动作迅速发生。而在“一个XP”结构中,数量短语“一个”的小量色彩与后续发生的结果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一个XP”小量特征的衬托下,后续结果不可避免地带上了“大量”的色彩。这一点我们将在下文详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