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韵部的古音构拟依赖于准确的韵部排序,但目前韵部的排序——尤其是小类之间的次序,尚未取得一致意见。王力在不同著作中基于不同的语言现象,对韵部小类排序多次改动,说明了他治学的严谨,也体现了问题的复杂性。问题的焦点在于研究韵部音转关系材料的缺乏。判断韵部次序的材料主要有;先秦韵文、谐声、同源字和通假等材料。判断标准原则上是以韵部间“交往”频率来定远近,以往学界排列韵部次序主要依靠先秦韵文押韵材料与谐声材料。押韵材料数量较少,很难给各个韵部进行定位。而通假字在古籍文献中的数量颇为宏富,可以弥补韵语材料之不足;通假字的本字和借字之间必然存在古音上点对点的关联,能够保留可靠的古音线索。本文基于出土文献中的古文字通假材料,首先依据通假数量来确定古韵间的对转关系,印证了王力上古韵部分为十一类的正确性;其次依据通假数量来确定古韵间的旁转、旁对转、通转关系,并据此调整上古韵部十一小类的次序,进一步完善上古韵部系统。 一、古韵分部及排序问题的历史沿革 1.1 古韵分部日臻完备 古音研究滥觞于宋明时期,历有清一代而日臻完备。顾炎武《音学五书》开风气之先,他在材料上“以《诗》《易》周秦之文为正,质验字旁,分者并之,合者离之,使古书无二音,然后得复其旧。”在方法上率先离析唐韵,始得古韵十部,部类之间不相杂厕,从而建立了以考据学为基础的古音学体系。后学段玉裁在古韵研究的道路上继续拓展,他不仅将《诗经》及群经用韵进行了韵谱分析,还对谐声原则进行了全面归纳,实是功不可没。段氏的《六书音均表》有“古谐声说”一节,其中明确提出了“一声可谐万字,万字而必同部”的著名论断。表二《古十七部谐声表》复言道:“六书之有谐声,文字之所以日滋也。考周秦有韵之文,某声必在某部,至啧而不可乱。故视其偏旁以何字为声,而知其音在某部,易简而天下之理得也。”“同谐声者必同部”的原则使得韵部的划分有了更广泛的基础,极大地拓宽了古音研究的空间。再经乾嘉学者们的不懈推阐,传统古音学方能后出转精,在材料和方法的极致运用中臻于鼎盛。“古韵之学,自昆山顾氏,而婺源江氏,而休宁戴氏,而金坛段氏,而曲阜孔氏,而高邮王氏,而歙县江氏,作者不过七人,然古音二十二部之目遂令后世无可增损”(王国维1917)。章炳麟、黄侃尤精小学,获誉“清代朴学殿军”。前者的主要贡献是将队部独立,后者则言“皆本昔人”胪列出阴、入、阳相配的古韵二十八部。自二十世纪西方语言学引入我国后,复又名家辈出,著述波属云委。高本汉、赵元任、罗常培、李方桂、王力等学者皆迈越常流。他们借助现代语言学理论,参证汉语方言和民族语言,在上古音值的构拟方面精益求精,使上古音研究进入了系统的语言学范畴。 王力早年是考古派,他在《上古韵母系统研究》(1937)中首先将脂、微分立,考订古韵为十一系二十三部,凡同系者主要元音即相同。20世纪50年代以来,王力接受了审音派的主张,在《汉语史稿》(1957)一书中根据先秦韵文和谐声系统,考订出十一类二十九部,阴、入、阳三声相配的古韵系统。这是音韵学界继黄侃古韵二十八部之后又一卓越成就。后来他又在《楚辞韵读》(1985)、《同源字典》(1982)、《汉语语音史》(1985)中正式增加了一个冬部(认为战国时期出现),至此得出《诗经》时期古韵二十九部,战国至两汉时期古韵三十部的论断,可视为清代以来古韵分部的总结。 1.2 小类之间的次序尚未达成共识 王力治学严谨,成就斐然,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在他的《汉语史稿》《古代汉语》《汉语音韵》《诗经韵读》《汉语语音史》《同源字典》等各类著作中,对于上古韵部小类的排列次序却不尽相同,具体如下:
王力生前没有对这些变化作出解释,学界往往根据“有所本”的原则,在引据王力的上古三十韵部之说时,常常会参照不同的版本,抑或在援引该说后对韵序稍作改变。以前六个小类韵部为例,总体上可分为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之职蒸”与“幽觉”“宵药”两类的关系相近,与“支锡耕”“鱼铎阳”两类的关系疏远。这与《汉语史稿》《古代汉语》《汉语音韵》《诗经韵读》的观点一致,代表性著作有唐作藩《音韵学教程》(2002)、陈复华《汉语音韵学基础》(2003)、龙异腾《基础音韵学》(2003)、黄德宽《古代汉语》(2015)、胡安顺《古代汉语》(2018)等。第二种观点认为“之职蒸”与“支锡耕”“鱼铎阳”两类的关系相近,与“幽觉”“宵药”两类的关系疏远。这与《汉语语音史》的观点一致,代表性著作有林焘和耿振生《音韵学概要》(2004)、刘晓南《汉语音韵研究教程》(2007)、简启贤《音韵学教程》(2013)等。第三种观点则是按照主要元音和韵尾的类别分列经纬,以便于解释韵部间的音转关系。这与王力《同源字典》一致,代表性著作有荆贵生《古代汉语》(1997)、徐超《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2000)等。至于“脂质真”“微物文”“歌月元(寒)”这三个小类的次序,在王力的各类著作中已完全不同,所以音韵学界在引据时也就更加百花齐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