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组织审计,作为审计监督在慈善领域的具体应用,是对慈善组织募集、分配和使用捐赠款物过程中的财务收支及相关经济活动进行监督评价。重大突发事件背景下的慈善组织审计,对于促进慈善资源的规范管理与高效使用、提高慈善组织的应急管理能力与公信力具有重大意义。 一、重大突发事件背景下慈善组织审计的特殊性 重大突发事件本身就是极具影响力的劝募动员令,公众的慈善热情激长,易出现捐赠的“堰塞湖”,加之突发事件的紧急性与不可预测性,这些都对慈善组织的应急管理能力提出了挑战。慈善组织的现有力量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尚捉襟见肘,更很难腾出人手开展与配合审计。因此,应当在充分认识应急状态下慈善组织审计特殊性的基础上,处理好突发事件应对与审计之间的平衡关系。 (一)审计时效性强 通常审计部门介入慈善活动的时间较晚,在每年度或者慈善项目结束后公布审计结果。但重大突发事件作为备受关注的公共事件,公众对慈善款物的募集和使用情况关注度极高,且对慈善领域错误的容忍度低,这就要求审计工作要在第一时间介入捐赠款物的接收、分配、管理及使用过程中,进行事中审计,并能及时、精准地回应社会关切,时效性要求更高。 (二)审计证据获取困难 诸多因素综合导致重大突发事件背景下的审计证据获取困难:一是重大突发事件后人员流动受限,不少慈善项目以线上方式进行,很多程序性工作也无法面对面地完成,使得慈善组织未能及时获取需要线下签字盖章的协议、凭据等证明材料;二是网络募捐的发展使得不少捐赠行为并没有书面协议,慈善组织也未能及时向捐赠人开具相关票据;三是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前期的应急物资常因紧缺而涨价,事后公允价值的认定存在一定的困难与分歧。 (三)审计风险增大 首先,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慈善款物的急速聚集与有限的审计资源之间的矛盾突出,加之应急事件本身的复杂性、审计时效性的增强以及审计证据的获取困难,审计的难度与风险明显增加。其次,应急状态下部分慈善活动的内部控制流程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精简和其他“特事特办”的情况,需要审计部门投入更多的人力、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甄别,审计风险进一步加大。再次,对慈善应急款物的跟踪审计是一种事中审计,不仅审计范围广、持续时间长,还要随着应急管理工作的推进而不断调整审计计划,无疑增大了审计风险。最后,移动支付的发展、捐赠方式的创新,一定程度上也使得监管漏洞凸显,审计风险增大。 (四)审计结果影响广泛 捐赠款物凝聚着社会各界的爱心。对慈善组织审计的直接目的是确保捐赠款物合理、高效的使用,杜绝一切贪污、挪用与浪费行为;慈善组织审计的深层价值则是提升慈善组织乃至整个慈善体系的社会认同度。审计结果不仅是反映捐赠款物使用状况的一面镜子,更是影响全社会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决心与信心的一个重要因素。慈善资源的合法、高效使用,能够鼓舞士气、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助力重大突发事件的有效应对;反之,则会增加应急管理的压力。 二、重大突发事件背景下慈善组织审计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重大突发事件背景下的慈善组织审计始于2008年汶川地震,审计部门跟踪审计了慈善款物的筹集、管理与使用过程,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也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入驻跟踪审计。经过十余年的实践探索,应急状态下的慈善组织审计得到一定的发展,但在审计主体、审计内容、审计方式及审计结果披露方面尚有诸多不足,审计的监督功能在慈善领域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一)审计主体不明,应急状态下的慈善组织审计监督体系尚未形成 我国对于日常及应急状态下的慈善组织审计主体尚无明确规定,应急状态下的慈善组织审计监督体系尚未形成。首先,国家审计的对象广泛,其有限的审计资源无法覆盖数量众多的慈善组织,对时效性要求更高的应急状态下的慈善组织审计更是力有不逮。其次,内部审计是慈善组织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少慈善组织尚未建立常规的内部审计制度,重大突发事件背景下更是无暇顾及审计工作的开展,内部审计监督严重缺失。最后,慈善领域的社会审计尚无明确的法律规定,加之需自行承担审计费用,慈善组织在应急状态下缺乏主动引入社会审计的外在压力与内在动力,使得重大突发事件背景下慈善领域的社会审计实践少之又少。 (二)审计内容不全,无法反映慈善资源使用的效率效果性 重大突发事件处理的紧急性,要求应急物资的分配使用应当及时、高效。但目前的慈善组织审计主要通过慈善组织的财务报表来监督慈善组织财务信息的合法合规性,对其他难以在财务报表上体现的信息却很少涉及,如慈善组织进行应急管理时所占有和使用的慈善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与效果性等信息。这就使得慈善组织应急管理的绩效无法得到综合反映,公众也无法对捐赠款物使用的效率和效果进行有效评估。 (三)审计方式不当,无法满足应急管理需要 无论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目前的慈善组织审计多围绕慈善组织的常规运行状态展开。常规审计多为事后审计,无法满足应急状态下的时效性要求。传统的审计方式也无法破解应急状态下慈善组织审计证据的获取之难,亦无法有效降低审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