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时到战后:伪满军中的日系军官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圣东,日本明治大学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

原文出处:
抗日战争研究

内容提要:

伪满是披着“独立国家”外衣的日本殖民地,在伪满军队中存在大量拥有伪满军军籍的日系军官。他们虽然与一般日军军人同为日本对中国进行侵略、殖民统治的具体执行者,但因身份不同而受到区别对待。而且,这种区别对待一直延续到二战以后。日本政府战后在组建警察预备队时,因旧日军正规军官受“公职追放”而苦于难觅有军队指挥经验者,曾考虑招募旧伪满日系军官作为中坚干部。在战后待遇、补偿方面,日本政府则认为日系军官的伪满军官身份属于“外国”军人身份,将其排除于恩给制度之外。伪满“独立国家”的谎言从战时到战后一直被不同时期的日本政府所利用。日系军官从加害者变成受害者,这需要从战时、战后的连续性上加以理解。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21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日本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的对外扩张中,在殖民地与占领地组建了伪满军、伪蒙古军、伪华北治安军、汪伪直属军队、“缅甸国军”、“印度国民军”、“爪哇乡土防卫义勇军”等“当地人军队”。①为了控制与利用这些当地人军队,日军一般以顾问或教官等名义向其派遣一部分日本军人。不过,除此之外,在伪满军中还安插了大量“日系军官”,即持伪满军军籍的日本人军官。笔者在调查前述几支当地人军队时,均未发现在其他当地人军队中存在像伪满军日系军官这样持该军军籍的日本人军官。②日本战败时,伪满军的日系军官约有6000人。③

       关于伪满军的既往研究大多涉及日系军官,主要从控制伪满军的角度进行探讨,但往往忽视日系军官的特殊性,均未解释为什么只有伪满军中存在日系军官。④关于这一问题,首先可以列出的一个理由是,日本利用了伪满的“独立国家”“五族协和”的招牌。伪满采取所谓“独立国家”的形式,而日本人又是五族之一,在伪满的日本人可以成为伪满“国民”,因此从理论上使日本人持有伪满军军籍成为可能。⑤这可以说是由“国籍”派生的“军籍”,也体现了伪满的殖民地属性。⑥并且,因为伪满军军籍,这些日系军官在战后也有着不同于一般日军军人的经历。

       就笔者目力所及,在关于伪满军的研究中,只有饭仓江里衣的研究涉及日系军官的战后经历。⑦而饭仓侧重探讨恩给请愿运动中所反映出的日系军官对于伪满与伪满军的认识。本文对日系军官战后经历的探讨,除了以恩给问题为主的战后待遇、补偿问题外,还将论及警察预备队的干部录用问题,意在厘清战后日本政府是如何对待日系军官及其伪满军官身份的。

       日系军官与日本兵役法的关系、伪满军中配置大量日系军官的原因,这些都是既往研究未曾关注的问题。通过考察这些日系军官的命运,可以看出日本政府是如何根据自身需要打出伪满“独立国家”的招牌,又是如何利用、抛弃他们的,进而从侵略者、殖民者的角度重新审视“独立国家”伪满的存在。

       一、伪满军中的日系军官

       日本于1932年3月1日成立了傀儡国家“满洲国”。以一部分东北军为主,并吸收一些土匪、散兵游勇、非正规军等而成的各类武装随之被关东军改编成伪满军。初期的伪满军在关东军看来,素质低劣且向背不定,军阀部队的色彩浓厚。但是,为维持“独立国家”的体面与“治安”考虑,关东军也不能随便解散伪满军。⑧并且,放眼当时的世界,诸如英国的英印军、法国在法属印度支那组建的当地人军队等,列强组建的当地人军队并不少见。一些日军军人也认为,即使是异民族军队也有利用价值。⑨因此,对于关东军来说,如何控制、改造伪满军成了一大课题。

       关东军的措施之一即配置日系军官。这一想法的萌芽可以上溯到日俄战争时期一些日军军人对马贼的操纵利用。⑩事实上,在九一八事变的混乱情势下,已有许多日本人包括无军队经验者,或经关东军安排,或通过自荐等加入了一些汉奸部队。但是,这种“群魔乱舞”的混乱情况,也导致伪满军内混入了许多不利于关东军控制、改造伪满军的日本人。随着改造伪满军的工作开始走上轨道,关东军及其派遣的军事顾问逐步加强伪满军的人事管理,日系军官的补充也主要在关东军和陆军省统制下进行。(11)

       负责伪满军改造的军事顾问内部对于配置日系军官一事基本持有共识,只是关于人数和比例存在不同意见:是大量配置来控制伪满军,还是只少量安插监视者,以减轻中国人的反感?(12)从结果上看,最终采取了大量配置的路线,这可能是受军事顾问佐佐木到一的影响。佐佐木是伪满军改造初期的中心人物,当时即被称为“建军之父”。(13)为了克服中国人反感情绪上升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佐佐木主张:“如果假定日满协和还前途遥远的话,除了将日系一直配置到士官级别,彻底征服满人(中国人——引者注)以外别无他法。”(14)

       军事顾问与日系军官的存在,使伪满军产生了两个指挥系统,即伪满军内部的指挥系统、关东军司令部一军事顾问一日系军官指挥系统。(15)日系军官自然被要求优先接受顾问系统的指挥。加上日本人作为统治者的傲慢与优越感,极易导致中国人军官的不满。在中枢机关,日系军官从司长到次长的晋升路径在治安部时期(1937.7-1943.3)已经形成;在下属各部队,日系军官最初多被任命为团附等附属官,之后被任命为连长、团长等部队主官者逐渐增多,其角色也逐渐从指导者向指挥者转变。1939年后,充任团长以下部队主官的日系军官基本与中国人军官人数相等,部队内的口令、文书等也逐渐改用日语。

       那么,日系军官是如何补充的?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由伪满军内部培养。以兵科军官为例,其培养大致可分为中央陆军训练处(1939年被编入新成立的陆军军官学校,下文分别简称为“中训”与“军官学校”)的“军官候补者”教育时期(1932-1941年)、军官学校的军官学员(“军官生徒”)教育时期(1940-1945年)。(16)军官候补者教育实行的是应急的短期教育,主要从日本在乡军人中招募“干部候补生”出身者。军官学员教育则从报考日本陆军预科士官学校未录取者中招募,仿照日本陆军预科士官学校、陆军士官学校,从零开始施行正规军事教育。军官学员预科在伪满军官学校,本科赴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毕业进入日军部队完成见习后,被任命为伪满军少尉,同时亦被赋予日军预备役少尉的身份。(17)经中训与军官学校培养的日系军官(含未毕业者和非兵科)约有3000人。(18)第二种是一部分日军的现役或在乡军人不经培养教育直接成为日系军官(19);第三种是从伪满的文官(警察)身份变为军官身份。例如,1936年3月伪县警察队、1944年3月伪铁路警护队被编入伪满军,其中的日本人警察则随之变为日系军官。(20)警察部队的编入显现了伪满军作为“治安维持”军队的主要性格特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