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是三国时期的名医。《三国志·华佗传》记载:“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一名旉。”据此可知,华佗有两个名,这值得关注。陈寅恪先生目光敏锐,他认为:华佗本名为旉,华佗*
wada是梵文agada“药”的音译,可以看出民间当时把华佗当作“药神”①。这一观点在学术界引发很多讨论,但大多数学者并非语言学专业,因此很难从比较语言学角度对陈寅恪先生的观点展开讨论②。 论者中特别值得重视的是董志翘的商榷意见。董志翘从梵汉对音材料出发,认为将“华佗”和agada“药”关联是有问题的。他指出梵汉对音中的两个基本事实:首先,“华”是匣母字,但是后汉三国佛经梵汉对音中,匣母字没有和g对应的。这样,“华佗”对应agada从语音上看就不能成立了。其次,梵文中a表示否定词,gada表示“疾病”,agada表示“无病”,如果直接省略a,截取gada,音译为“华佗”,语义就完全相反了③。董志翘这两个商榷证据非常有力,客观指出了陈寅恪先生立论的可商之处。 日本许多学者认为“华佗”和波斯有关。伊藤义教、松木明知等人认为“华佗”xwadāy和波斯语khwadā对应,表示“先生、医王”,并认为华佗是波斯人④。从语音上看,“华佗”和khwadā确实是接近的,但是语义上并不接近,在波斯语中,khwadā意思是“上帝、主宰”⑤,这个和“华佗”的医生身份相差很大,伊藤义教认为“华佗”是“医王”,本身已经不是波斯语原有的意思,因此伊藤义教等人的说法其实并不可信⑥。虽然语音对应证据存在不足,但陈寅恪先生认为,华佗有两个名字,这在古代比较少见,“华佗”这个名字可能和医药有关。这个思路很有启发意义。 从佛教传入中国的视野比较华佗医术与印度医学是很有兴味的。华佗和印度医学看起来非常遥远,实际上是有迹可循的。《三国志·华佗传》记载:“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可见华佗是安徽谯人(今淮北地区的亳州),其后在徐土(即徐州)求过学。Zürcher(许理和)指出,在公元1世纪中期,佛教已经渗入淮北地区、河南东部、江苏北部、山东南部,彭城(即徐州)不仅是东南最重要的商业中心,也是东南地区的佛教中心。这种趋势一直延续到三国⑦。 在佛教及印度医学传入中国的大背景下,徐州既是佛教中心,也是华佗求学之地,华佗的医术和印度医学存在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可以推断华佗极有可能学习过印度医学。外科医学发达是印度医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印度医生特别擅长切开伤口、消毒以及愈合伤口⑧。《三国志·华佗传》:“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华佗除了手术技术高超之外,为了缓解痛苦手术前使用镇静剂麻沸散,而手术后的愈合技术用了“膏”,用膏药或泥膏止血,这些医学手段特点也是印度医学的特色⑨。 再比较三国时期“华佗”的读音与梵文vaidya“医生”。“华”是匣母合口鱼部字,合口字是对所有带u介音的字总称。高本汉将匣母构拟为*
⑩,在东汉三国梵汉对音中,匣母合口字在佛经却对应v,如:“洹”vana,“桓”vana,“和”va,“惒”var(11)。这说明东汉三国时期,匣母合口发生了摩擦化,由
u变成v,这是常见的语音演变现象。 在东汉三国梵汉对音中,部分匣母合口字的声母除了与v对应之外,还与双唇塞音对应,如“和”可以对应pa、pal,“桓”对应pan。由此可见,p和v在梵文中经常可以交替。佛教中著名的华氏城,梵文为pataliputra,“华”对应pa,由于梵文中双唇塞音p和v的互变很常见,由此推断“华”可以对应pa或va。“佗”,上古音为定母歌部字,在佛经中对音没有直接的证据,但是同音的陀,东汉三国佛教翻译中经常出现,“陀”可以对应ta、tar、trā、da、dā、dya、dra、dhā。 因此,根据梵汉对音材料,我们可以确定三国时期“华佗”的读音可能为*vadya、*vadra、*vada等语音形式。从语音上看,“华佗”*vadya和梵文vaidya“医生”音义对应非常整齐。梵文vaidya“医生”这个词是印度雅利安语很常见的词语。在印度—雅利安语中,“医生”,梵文vaidya,巴利文vejja,佛教混合梵文vejja,孟加拉语beja,Sindi语veju,阿萨姆语bez,Sinha语ved、vedā(12)。因此,“华佗”*vadya可能就是梵文vaidya“医生”的音译形式,本义其实就是“医生”。鉴于梵文中r和d、t经常交替,梵文vaidya“医生”的词根可能与梵文vārtta“健康”有关。 了解“华佗”这个名字的语音形式,有助于解释上古文献中的其他医生的名字,如春秋时期的秦国名医——医缓、医和。医和、医缓都是春秋时期秦国名医。在春秋时代,秦国医学十分发达,连春秋霸主晋国国君生病,都必须到秦国求医,可见秦国医学之盛。《左传·成公十年》记载:“(晋景)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左传·昭公元年》:“晋侯(晋平公)求医于秦,秦伯使医和视之。”从语音来看,“缓”与“和”非常接近。“缓”是匣母合口元部字,“和”是匣母合口歌部字。元部和歌部经常可以通假(13)。在佛经梵汉音译中,“和”对应vat、var、van,“缓”在梵汉对音材料中没有出现,但是与“缓”同声韵的“桓”“洹”与梵文var、varn、van对应。可见“和”“缓”读音非常接近。秦国两大名医名字和华佗读音几乎一样,可能不是偶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