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是作格语言吗?  

作 者:

作者简介:
罗天华,男,博士,浙江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主要研究兴趣为语言类型学、形态学、句法学,代表作:Interrogative Strategies:An Areal Typology of the Languages of China,E-mail:tianhualuo@zju.edu.cn(杭州 310058)。

原文出处:
当代语言学

内容提要:

本文尝试厘清类型学对作格的界定,即本质上是动词与核心论元之间语法关系的编码方式,形式上表现为名词、代词上的标记,或动词上的人称标记;在此基础上,分辨了典型作格、广义作格以及若干非作格格局,论证了汉语没有类型学意义上的作格性。文章认为:1)作格语言类型与非宾格现象并不相涉,“句法作格”也不是“句法(学)中的作格”;2)现代汉语名词、代词、动词均不负载作格信息,不是作格类型语言,而是一种中性语言;3)古代汉语也不是作格语言,动词变读现象不标识人称信息,与作格格局有本质区别;4)文献中与汉语“作格性”相关的语法问题,大都属于形式语法的非宾格现象,而不是类型学的作格格局;5)类型学作格关注语法关系的形式表达,是相对少见的形态句法现象;形式语法非宾格关注动词的语义,是普遍的语法现象。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21 年 05 期

字号:

      汉语是不是一种作格①类型语言?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正反双方都提出了一些证据。

      一种观点是,汉语具备作格格局的一些特征,是一种作格语言或者分裂作格(split ergative)语言。例如,曾立英、杨小卫(2005)提出汉语的主语系统有作格语言的特点;曾立英(2009)提出作格动词的有无和多寡是判定作格语言的条件,现代汉语存在作格现象。吴卸耀(2006:132)认为“存现句能体现汉语的作格语言特征”;杜丹、吴春相(2019)也认为汉语存现句有分裂作格表现。金立鑫、王红卫(2014)、金立鑫(2019)指出汉语的论元配置兼有主宾格与施(作)通格模式。叶狂、潘海华(2012:604)指出现代汉语“(作格、宾格)两种结构都有,很难确定它属于哪种语言;有人提到汉语的‘作格化’等说法,我们持保留态度”,但又认为“把”字句与作格语言“逆(被)动句”(antipassive)在句法语义方面有平行性;叶狂、潘海华(2017:526)进一步明确提出“汉语在六个方面表现出作格性,因而具有分裂作格语特征,不是单纯的宾格语言”。

      另一种观点是,汉语不是作格语言,讨论汉语的作格性是一种比附。例如,Li和Yip(1979:103)较早提出官话“把”字句、粤语“将”字句都不是作格格局,“从任何角度来说,汉语都不是一种作格语言”。吕叔湘(1987:4)指出“区别作格语言和宾格语言必须要有形态或类似形态的手段做依据。汉语没有这种形态手段,要说它是这种类型或那种类型的语言都只能是一种比况的说法”。张伯江(2014)在吕文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的句法证据论述汉语不是作格语言。沈家煊(2019:55)也认为讨论汉语是作格型还是宾格型语言是一种比附。

      孰是孰非,我们认为需要从源头厘清类型学作格格局的实质(第2节),分辨与作格相关的一些概念,并区分相似以及似是而非的术语(第3节),在此基础上考察汉语的形态-句法特征(第4-5节)。

      2.作格是什么

      2.1 典型作格

      类型学对作格格局的定义是一贯的,从早期文献到新近研究都认为,作格是语法关系的一种标记模式,与宾格模式相对。具体地,在作格语言中,作为核心论元的名词短语A、S、P②三者与动词之间语法关系的编码方式呈现出如下特征:1)用于A的标志不同于S、P;2)A独用一个标志,多为显性形式;S、P共用一个标志,多为零形式(Klimov 1973;Comrie 1978,2013;Plank 1979;Siewierska 2013)。

      作格格局有两种落实方式:一是名词和代词,主要通过在名词/代词上添加格标志、附置词等语法形式,是一种从属语标记(dependent-marking)方式,如(1);二是动词,主要通过在动词上添加表示论元人称信息的标志,是一种核心标记(head-marking)方式(Nichols 1986),如(2)。无论采用何种标记方式,都是动词与论元之间语法关系的形式标志。

      Hunzib语(一种高加索语言)是一种作格语言,其名词格标记S、P等同,区别于A。(1b)中,“”使用作格标志-l,标识其为动作发出者;而(1a)“”与(1b)“”均无标记。

      

      与此不同的是,有些语言动词上附着的人称标记也呈现出作格格局,如Konjo语(一种印尼语言)也是S、P同格,区别于A。(2)中,第三人称A独用一个标志na-,前附于动词peppe’(打),标识其为动作发出者;而第三人称的S和P则共用一个标志-i。

      

      名词/代词格标记与动词上人称标记的差别主要在于标记位置不同,前者在从属语上添加标记,后者在动词核心上添加标记,前者远比后者常见(Nichols 1992:100-5;Dixon 1994:219)。

      2.2 广义作格

      在典型的作格格局之外,还有一种不典型的作格格局:活动格局(active alignment)③。

      “活动”格局指一些语言不及物动词的当事论元S按照施事性或自控度的强弱有Sa、Sp之分,在名词/代词格标记系统中Sa与A同格、Sp与P同格,或者动词上的人称标记有Sa与A等同、Sp与P等同,如Koasati语(一种美国Muskogean语系语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