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回应教学:理论模式与操作标准

作 者:

作者简介:
吴陈兵(1987- ),男,贵州松桃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上海 200062;肖景蓉,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上海 201620

原文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内容提要:

文化回应教学旨在从根本上解决少数民族学生以及贫困学生所面临的教学问题,它的提出对推动我国教育公平与优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化回应教学的理论模式主要有三种:综合能力教学模式强调跨学科和多元文化教学;关怀教学模式注重教学的人文关怀;而知识资本教学模式则主张挖掘学生、家庭和社区的丰富文化资源来促进学生发展。文化回应教学的实施需要遵循课程育人、管理育人、评价育人以及文化育人的标准。文化回应教学对我国跨学科教学、成功教学法、班级学习共同体建设以及学生中心式教学环境的改革具有启示作用。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21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068(2021)01-0117-12

       文化回应教学(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源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人们对普遍存在的种族和民族不平等的关注。[1]美国是一个多种族国家,学生文化背景差异较大,导致学生间学业成绩差距较大。这一现实表明:美国教育工作者难以为那些主流文化之外的学生提供服务。基于此,美国教育当局希望所有教师都能掌握文化回应教学,来有效解决美国学校普遍存在的种族不平等的教学问题。当前,文化回应教学在美国大学、中学、小学,甚至幼儿园已被广泛应用和实施。[2]美国还成立了许多培训机构来培养文化回应型教师,比如美国亚特兰大地区城市教育/教学和城市教育与学校研究中心(The Center on Urban Learning/Teaching and Urban Research in Education and Schools,CULTURES)就承担了此任务。文化回应教学的基本主张是:将学生的文化特征作为提高有色人种学生学业成绩的赋权因素,以促进和支持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学业学习和文化认同,最终实现学生个体、学校和社会的发展,由此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缺陷理论”(deficit theory)。缺陷理论认为,家庭环境、文化和社会经济地位等社会文化因素是影响学生获得教育机会的障碍,而文化回应教学理论则将这些因素视为给学生提供公平教育机会以缩小他们学业成绩差距的关键因素。我国少数民族、农村、贫困、边疆和边远地区学生,以及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等方面的教育问题长期困扰着教育现代化的进程。[3]引入文化回应教学,优化基础教育文化生态,对实现我国教育公平与优质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文化回应教学的目标和理念

       什么是文化回应教学?它是一种强调利用学生文化资源、文化优势与文化能力来提升教学质量、变革教学形态的教学理念与实践。文化回应教学发端于特殊的目标定位,实现于教学理念的形成,分析其目标指向与阐述其教学理念就成为切入文化回应教学的基点。

       (一)文化回应教学的目标

       文化回应教学旨在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学生,“通过他们的文化力量、智力以及先前的成就来教学”[4],其目标主要有三个层次,即基础目标、核心目标和高阶目标。

       1.基础目标: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

       文化回应教学最基本的目标就是要求教师、学校管理者和学生对学生的成绩抱有希望和乐观的态度。在文化回应教学中,教师对所有学生在学业上取得成功的高期望定位被称为“学业自决”(academic self-determination),即“具有文化相关实践的教师相信所有学生都能取得成功”[5]。教师一方面持有一种压倒一切的信念,“对所有学生的学业有坚定的信心”[4];另一方面,通过探索和利用不同种族学生的知识,使他们成为学业的成功者[5]。此外,文化回应教学还强调教师对学生个体学业的关心。沃克(Siddle Walker)研究发现,教师对学生个体学业的关注对他们学业和生活上的成功有很大的帮助。[6]同样,梅尔卡多(Carmen Mercado)的研究也表明,教师的关爱倾向可以使后进学生在标准化考试中取得超出其能力的成绩。[7]可见,文化回应型教师是真正关心学生学业提升的“学业监工”(academic taskmaster)[4]或“热情的要求者”(warm demander)[8]。

       2.核心目标:培植学生的文化能力

       文化回应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文化能力,这也是对学生多元文化的回应。文化能力(cultural competence)是指教师从根本上成为学生文化的学习者,并能“深入了解不同民族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学习风格、历史遗产、社会贡献和工作成就”[4]。在文化回应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课程、教学和沟通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文化能力:在课程开发中,融入代表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经历材料,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在教学实施中,调整教学策略,使学生的交流方式成为学业优势,而不是认知障碍,因为他们会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业成功机会;在日常沟通中,积极去维护和理解学生家庭文化更为明确的沟通方式,以培养他们在主流文化中具有有效沟通的能力。[4]因此,文化回应教学并不是要求学生在危害自身文化完整性的问题上做出妥协,而是帮助他们在面对家庭文化价值观受到学校教育价值观的挑战时,形成在两种文化之间游刃有余应对的文化能力,使他们既能享受强烈的文化认同,又能获得学业上的成功。

       3.高阶目标:催生学生的社会政治意识

       文化回应教学的高阶目标是发展学生的社会政治意识。教师会常把自己看成是现实主义者,因为他们认识到世界是不公平的,种族、性别和阶级等社会结构上的不平等阻碍了许多儿童获得公平教育和社会经济成功的机会。在美国,精英主义教育理念被认为是一个神话,正如很多教师所理解的那样,努力工作往往是不能够克服像种族主义、歧视和贫困这些压迫性结构障碍。文化回应型教师作为现实主义者,并没有忽视权力的不平等,而是通过承认不平等的现实和基于教育系统的责任,反对学校采用教育“色盲法”(color-blindapproach)。[9]同时,教师还会帮助不同文化背景学生了解世界的现状,培养他们社会政治意识,并试图推动他们采取有益于公众利益的行动,使他们有能力把世界变得更好。总之,文化回应教学是教师通过帮助学生成为社会批判者,将他们从边缘化的微文化中解放出来,使他们能够“与偏见、种族主义和其他形式的压迫以及剥削做斗争”[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