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014(2021)01-0083-08 DOI:10.16514/j.cnki.cn43-1506/c.2021.01.013 理查德·罗蒂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乃至全世界最重要的实用主义哲学家和美学家之一。新世纪以来,虽然有零星的研究成果从美学角度研究罗蒂的哲学思想,但这些成果多集中在罗蒂的实用主义、文化哲学、政治哲学、诗学等层面,相对忽视对罗蒂的伦理思想美学定位之研究。本文拟从以下三方面探究。 一、西方美学史层面:审美与伦理后现代融合 罗蒂伦理思想的美学定位体现在对当今已有的美学理论之批判性的阐释和创造性的融合中,这种融合只有在特定社会文化语境中才凸显,其凸显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现实原因:现代化、全球化和物化 自19世纪50年代尤其是20世纪初期以来,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物质层面的巨大变化主要包括国家实力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层面的巨大变化包括新的哲学思想的诞生与人的精神危机。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巨变与反差使美学面临新挑战。罗蒂伦理思想的美学定位就是尝试应对这种新挑战。 罗蒂伦理思想的美学定位问题触及了当代西方美学研究中理论与现实脱节、划界与越界的问题。这意味着该问题之最终形成必须建立在对西方美学史中审美生活历程的清醒认识和对19世纪末以来西方社会文化现实的全面把握的基础上。就前者而言,以米利都学派为代表的自然美学派与希腊人关于美的观念的形而上学原则、道德主义原则、审美原则密切相关[1],他们的观念有两个偏向。一个偏向形而上学与审美原则,以智者派为代表。这一偏向体现在以下思想和主义中:居勒尼学派的节制生活主义、希腊化时期的伊壁鸠鲁享乐生活主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近代英国的审美经验主义、夏夫茨伯里与哈奇生的审美的普遍幸福生活主义、夏尔·巴图的“美的艺术”思想、鲍姆嘉登的美学、康德的“审美无利害”思想、费尔巴哈的幸福观念、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观念,杜威的实用主义等。另一个偏向形而上学与道德主义原则,以爱利亚学派为代表。苏格拉底继承了爱利亚学派的美学思想,吸收了灵魂不灭说、轮回说、希腊的奥尔弗斯神秘学说。毕达哥拉斯学派注重逻辑推理,提出了一种以数为中心的宇宙和谐美学思想[2]。这种思想主要从几何结构、几何形体角度理解数和世界,比较侧重生活中事物的形式。 从犬儒学派的苦行观念、柏拉图的美德观念、亚里士多德理智的沉思观念、斯多葛学派的节欲观念一直到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观念,呈现出审美生活与非审美生活两个方向。二者虽然有差异,但却都指向人的幸福生活。这种指向也是罗蒂伦理思想的美学定位的演变趋势。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西方美学经历了多次转向,美学研究者的视野虽然越来越宽广,关注的领域越来越多,但与人的生活直接相关的领域却并未引起美学研究者的足够重视。罗蒂伦理思想的美学定位实际上是研究者在全球化语境中应对这种外部挑战的一种姿态。围绕罗蒂伦理思想的美学定位展开的当代西方美学研究的旨趣是努力解决社会文化现实中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在全球化语境中,美学研究者针对社会文化现实中与人的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理论,是美学学科保持旺盛的学术生命力、创新力的最直接的因素之一。但是,当代西方美学理论对当下社会文化艺术现象的特性、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的提问与阐释还不充分,通过理论的批评与阐释的活动来推动当下的艺术创作,引领当下的艺术潮流的功能尚未充分发挥。在“生活”“消费”“创新”“自信”等成为当今时代最受关注的关键词的时候,当代美学研究必然会在不久的将来面对社会文化现实语境中的罗蒂伦理思想的美学定位问题。 美学研究的历史告诉我们,把握美学学科的最新态势是保持美学学科生命力的一个关键因素[3]。因此,在回答当代西方美学理论面临的上述问题的时候,我们必须首先对美学研究中的理性思维方式和具体学术理念进行反思,通过对罗蒂伦理思想的美学定位的研究推动美学对伦理问题的关注,促进西方美学在新世纪的复兴。 (二)理论原因:西方美学的阐释力危机 19世纪50年代以来,美学研究者虽然企图摆脱形而上学与知识论的影响,而实际上却将美学放在形而上学以及认识论的背景下来研究,致使对西方美学的现实意义与学科独立性的认识和估计不足,进而导致西方美学的现实特性、表达形式、学科价值等问题一度沉没于这种误读之中。基于这样的误读而建构起来的美学体系在面对新的文艺作品与现象时,往往缺乏普遍阐释力,而且其学术史依据与理论逻辑没有得到严密论证,其知识的合法性也面临危机。“美学已死”的呼声正是这种危机的最直接的反应。为应对这种危机,罗蒂伦理思想的美学定位问题应时而出。 21世纪以来,中外少数学者已对罗蒂伦理思想的美学定位问题有所觉察与研究。这与当代社会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功利主义盛行、全球化发展不可阻挡背景下,如何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