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会”永·放·光·芒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半月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D2
分类名称:中国共产党
复印期号:1998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今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

      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三中全会”已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代名词和同义语。1978年12月18日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无疑是我党历史上的又一个“遵义会议”。这次全会,重新恢复、确立了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大决策,从而开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局面。可以说,没有“三中全会”,就没有改革开放,也就没有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

      1978年5月11日, 《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吹响了思想解放的第一声号角,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

      “三中全会”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座光辉里程碑。“三中全会”拨乱反正,结束了十年“文革”的浩劫,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在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现代化建设辉煌成就。在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暂时处于低潮的严峻时刻,中国却像一条巨龙腾空而起,以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的骄人成绩,向世界展示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崭新形象。

      “三中全会”以来,我们一直保持了全球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告别了计划经济时期的“短缺经济”,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了社会稳定和各方面全面进步……这一切说明,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社会主义真正充满生机和活力。这一切,都应归功于“三中全会”制定的改革开放的路线,归功于邓小平理论的指导。

      当然,改革开放并非没有风险。尤其是在一个拥有12亿人口、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大国,进行政治、经济体制等全方位改革,难度可想而知。我们靠什么战胜风浪、克服困难?关键是我们拥有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正是靠着这一法宝,我们才得以冲破重重关隘,不断走向胜利。这是历史的结论,也是历史的昭示。

      20年来我们经历了多次风风雨雨:当初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破除“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有人说这是走回头路:“辛辛苦苦30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创办特区、引进外资时,有人指责这是“办殖民地”、“多一分外资就多一分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有人提出了“姓社姓资”、“姓公姓私”问题等等……改革开放,就是在不断冲破旧观念禁区、误区中得到推进发展的。20年来的实践早已证明,判断改革开放路线正确与否,只能依靠实践来检验。实践的标准不是抽象的,而是很具体的。邓小平同志1992年视察南方时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就是检验我们改革开放和其他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从这层意义上说,纪念真理标准讨论,永远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今天仍然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当年在小平同志支持下不断深入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最直接的成果是推倒了当时束缚人们思想的“两个凡是”,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创造解放思想的良好氛围。但更伟大的意义还在于它砸碎了极“左”时代的精神枷锁,为改革开放思想解放洪流开启了闸门,成为改革开放思想不断解放的源头活水。

      隆重纪念“三中全会”20周年,我们要全面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加深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解,更加自觉地用党的十五大精神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开创改革开放新局面。

      目前,改革开放正进入攻坚阶段,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具体困难不少,如政府机构改革、国有企业扭亏、安置下岗职工等等,有些问题牵涉面广,解决起来难度还相当大。要破解这些难题,最关键的一条,就是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定信心,同心同德,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知难而进,把我们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光辉的21世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