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十年,金融和信息技术领域令人瞩目的创新之一就是区块链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区块链因其所具有的去中心化、分布式账本、数据可靠、防篡改等技术特性,实现了去中心化的公共信任机制,为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提升反洗钱工作水平提供了强大解决方案。同时,以区块链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金融业务加速融合、叠加衍生出的新模式、新渠道,导致资金通道和链条复杂化,资金来源去向也难以追踪。网络的非面对面性与客户身份识别难问题相伴而生,客户和交易的真实性难以查验,风险日益积聚暴露,科技对经济社会和社会生活的“双刃剑”作用愈发明显。 区块链技术特点与反洗钱具有内在耦合性,为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防范和打击洗钱活动、提高反洗钱工作水平提供强大解决方案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与挑战。 运用科技方式服务于审计实践,特别是推动提升审计监督水平和审计风险防控能力,将成为未来审计机构和被审计单位合力推进反洗钱工作体系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本文研究了当前区块链技术在反洗钱领域应用给审计工作带来的挑战,并进一步提出明确审计部门职责、创新审计方式、建立反洗钱信息共享体系等对策。 一、区块链技术在反洗钱领域应用之审计面临的挑战 区块链技术在反洗钱领域的加速运用助力解决反洗钱难题的同时,不法分子洗钱手段也在不断升级。利用虚拟货币、手机银行、第三方支付等更为隐蔽且“高效”的洗钱方式,使交易呈现高频、高额的特点。洗钱渠道的多样化、复杂化和隐蔽化导致可疑交易无法被及时监测,加大了反洗钱相关工作的难度,也进一步凸显出当前反洗钱领域中审计面临的一些问题。 (一)未明确国家审计在区块链反洗钱领域的职责 目前,理论界对于反洗钱审计的基本概念和职能缺乏统一明确界定,在审计实践中也更多局限于反洗钱义务单位开展的相关内部审计,国家审计对反洗钱审计责任和方式均未有明确具体的法律条文指引。 在我国当前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经济占有主体地位,是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根据2019年10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2018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2018年,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210.4万亿元人民币。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践的中流砥柱,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国家审计应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现有法律体系并未明确国家审计部门在反洗钱工作中的职责,最新发布的反洗钱战略也未明确提及国家审计对于反洗钱工作的职责和义务,导致国家审计在反洗钱监督方面存在空白。 此外,国家审计部门未建立针对反洗钱工作的审计制度,历年对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跟踪审计中也未明确反洗钱工作的重点和目标。审计仅将发现问题和情况反馈至人民银行进行处理,难以实现对反洗钱工作的有效监督。为此,国家审计职能在反洗钱领域未明确的情况下,区块链技术在反洗钱领域应用的审计工作也多限于学界理论探讨的范畴。 (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导致审计取证难度提高 审计取证是审计实施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是审计认定实施、做出定性和处理处罚的依据。传统的金融机构交易多以面对面交易的方式进行,每一个交易环节均有书面记录,便于审核人对书面记录进行人工审核、对纸质文档进行归类整理等,这些操作都便于审计人员通过索引、编码等标识,快速获取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但在区块链机制设置中,公钥、私钥的运用加大了对交易内容的审查难度。 区块链技术系统以内部技术协议或者共识机制来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运行,区块链的管理方起到的仅是对系统进行技术性维护和检测的作用。一旦建立起区域性或全球性中心化网络体系,跨区域的洗钱行为很容易借此实现法律规避。 区块链技术采用了分布式数据库的储存模式,所有客户信息和相关交易信息均储存在节点上。网络节点比互联网节点更为复杂,这对审计人员实现监督的相关技能水平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区块链存储在信息安全性和保密性方面的设置也让审计机构难以直接对交易活动进行审查,提高了审计取证的难度。 (三)区块链技术的多方共同协同维护导致审计环境更加复杂、范围更大 区块链技术由多方协同维护,利用密码学确保传输和访问安全性,实现了数据存储和防篡改功能,有效弥补了金融领域和实体产业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缺陷,建立起高效的价值传递机制。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反洗钱领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虽然实现了国家审计机关、反洗钱义务机构和其他监管部门的跨行业、跨地域和跨国信息共享交换和监管互认,但反洗钱的关联方不仅涉及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公安、海关、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还涉及与国外反洗钱相关机构的联系、沟通与合作。审计部门进行反洗钱相关审计时,审计对象的范围扩大至不同行业和地域,这些行业和地域因其监管机构不同,交易渠道和交易风险也有所区别,区块链技术的多方共同协同维护让审计环境变得更加复杂。 反洗钱技术的多方协同维护和洗钱犯罪的跨区域性导致审计范围扩大。运用区块链技术防范和打击洗钱犯罪活动早已超越国界,尤其是涉及跨境反洗钱审计时,要与国内外反洗钱相关机构沟通与协作。跨境洗钱渠道的多样化、复杂化,规模的巨量化,交易的频繁化,不仅扩大了审计部门对跨境反洗钱审计的地理范围,也增加了审计对象的相对数量。区块链技术的多方协同维护则扩大了审计对象的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