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什么这样难

作 者:

作者简介:
戴思厚 中共山东省委政策研究室

原文出处: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D2
分类名称:中国共产党
复印期号:1998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关于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的精神,前一时期,我们就党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什么这样难进行了专题调查。参加座谈和个别谈话的大部分同志对这一问题的反映都比较强烈。他们一致认为,这些年来,党内积极的思想斗争大大弱化,批评与自我批评很难开展,使党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受到削弱。对此,接受调查的同志,尤其是一些老同志表示极为焦虑和担忧。根据调查分析,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难以开展的主要原因是:

      一,片面地、消极地接受“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在座谈中,有的老同志指出,在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武器方面,党曾犯过“左”的错误。“文化大革命”中的“无限上纲、无情打击”,伤害了不少好同志,也玷污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但是,这些问题的出现,并不是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方法本身的缺陷。有些同志却不能正确接受历史教训,在否定“文化大革命”的前提下,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一些党员干部没有能够真正划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严肃性与“文革”中“左”的错误的界限,甚至混淆了批评与整人的界限。批评别人,怕说极“左”流毒未肃清,是故意整人;作自我批评,又唯恐被别人揪住“辫子”,无限上纲。因而,心有余悸,不愿一针见血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二,党员队伍的成份发生了很大变化,有相当数量的党员干部没有经受过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十四大以来,一些刚走上领导岗位的中青年干部,由于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及其以后入党的,这种时代的局限,一方面,决定了他们中有些人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学习,缺乏对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优良传统的深入了解,缺乏严格的党内生活的长期锻炼。他们对党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目的、要求、方式、方法,不了解、不熟悉,确实要有个学习、锻炼、提高的过程。另一方面,他们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文革”的影响。这种情形就构成了党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一个客观上的难点。调查中发现,近年出现的大案要案中,涉及到的地、市、县委书记,大部分是40至45岁之间的领导干部,就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

      三,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容易诱发人们讲物质,不讲精神;讲经济,不讲政治;讲实惠,不讲原则。其实质,是患得患失的个人主义作怪,严重的个人利益驱动,因而影响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开展。一些接受调查的老同志说:“过去,在民主生活会上,经常争论得脸红脖子粗啊!”而现在真正认真的思想交锋已很少见了。在一些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中,患得患失的个人主义主要表现为“四怕”:一是怕穿小鞋。由于目前权力过分集中于书记,其他成员生怕因为开展批评、发表与书记不同的意见,影响自己职务提升、工资晋级、住房分配,等等。二是怕因为开展批评伤了同级之间的和气,使自己受到孤立,于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视而不见。三是怕丢选票。有的领导同志担心批评下级在换届选举中落选;怕在民主评议党员、民主推荐干部时受损失;对下级也往往过分宽容,息事宁人。四是怕影响自己的威信。不少同志没有进行自我批评的勇气,怕主动暴露自己的缺点,会有损于自己的形象,被别人“抓住辫子”,因而也不敢把自己的问题摆到桌面上去。由于上下左右都有一个“怕”字,于是,放弃党性原则,不去触及思想深处和问题实质,致使党内好人主义盛行。究其深层次原因,在于把个人利益放在了第一位,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到了第二位。

      四,缺乏对批评者的保护措施和激励机制以及对打击报复者的鞭鞑措施和处罚机制。在调查中发现,有的市、县委书记工作作风不民主,喜欢奉承,听不得不同意见。甚至对批评自己的同志,进行这样那样的打击报复。而一些勇于坚持真理、坚持原则,敢于拿起批评武器讲真话的同志,却不一定能够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甚至为此还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付出一定的代价。对于敢讲真话的同志,既没有规定具体的保护措施,也没有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而对于打击报复者,既没有规定具体的鞭鞑办法,也没有建立起切实有效的处罚机制。只有党章中的一些原则性规定,没有形成一整套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所必需的可操作性保障制度和约束机制,特别是没有真正把有无认真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考核结果同干部的使用结合起来。于是,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出现“批评者吃亏,被批评者反而神气”的不正常现象。长此以往,大家便只讲工作,不讲思想;只讲个人,不讲集体;只讲现象,不讲实质。甚至将批评与自我批评扭曲为表扬和自我表扬。

      五,改革开放中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党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尺度难以把握。许多同志反映,我国目前由于正处在新旧体制转轨时期,有些政策之间不相吻合,甚至各部门之间各唱各的调,相互打架;有些法规本身正处在不断探索、不断健全、不断完善的变动过程之中。这就使得党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中有些分寸不好掌握。有的同志讲到,目前确实有三难:“认定难、定性难、处理更难”。

      六,党内不正之风久刹不止,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难以收到应有的效果,也影响着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广度与深度。从调查情况看,党内存在着种种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而且屡禁不止,久刹不绝,时起时伏。于是,有的同志感到党内问题太多,积重难返,认为只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进行集中的整党整风(当然不要搞运动),是解决不了党内根本问题的。有的同志说:“这个党不抓不行了,抓也不行了。”这反映了部分同志对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信心不足,同时也折射出了人们在客观社会环境局限下对难于进行思想斗争的压抑感、苦闷感。

      七,把党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一门科学,研究得不够、宣传得不够、教育得不够,这也构成了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进一步开展的一个难点。改革开放后,我们党的干部和党员队伍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但对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方法如何适应变化了的党的自身状况,使其真正发挥党内监督有效武器的作用,却缺乏必要的研究、有力的教育、及时的宣传。比如,如何使有些党委从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去充分认识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比如,在用邓小平理论教育全党和教育人民的同时,如何把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专项内容进行灌输、教育和宣传;比如,在“书记带头抓,部门大合唱”的党建工作责任制中,如何给批评与自我批评定位、定量、定质,建立具体的量化指标体系,并加大它的硬度;比如,一些中青年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后,如何加强他们党内生活的严格锻炼,针对他们的文化素质和政治素质,寻求相应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方法;再比如,在当前党内问题较多的情况下,如何改进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艺术,使之收到良好的效果,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对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信心,等等。应该说,在上述问题上,我们缺乏超前性的发掘和研究,缺少可操作性的指标体系,因而也影响了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开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