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20)06-0086-04 《后浪》是B站联合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环球时报、新京报、澎湃新闻、观察者网等多家媒体,于五四青年节前夕发布的“青年宣言片”,在5月3日当天《新闻联播》之前的黄金时间段登陆CCTV1。播出后持续几天引发激烈的争论,指责的声音主要认为该视频对青年人生活的展现存在严重失真和消费主义场景,有向青年人献媚之疑。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代青年的批判性思考,有警示“父权收编”的反思亦有追求多元、真实的勇气,但观其众多言论存在重复冗余、过度解读、缺少直指实质问题与解决建议的深层思考,我们也要警惕走向感性裹挟下舆论的“另一种极端”。在当今人人均可发声的自媒体时代保持批判思维的同时亦要警示舆论喧嚣过后的虚无,应从争论批判中洞悉现代的生存困境,思考后现代化进程中传媒行业的责任担当。 一、消费式审美主导下当代视觉文化的生存焦虑 众多网友批判《后浪》用娱乐方式暗代了真实生活和价值观,选择的时代横截面,是精致的消费主义万花筒。大众从跳伞、攀岩、潜水等画面内容中关注的不再是象征青年的活力、勇气与挑战精神,反而转向计算装备的消费价值多寡。“北极星校园观察”为“后浪青年”算了一笔账,按照视频中出现的场景,能够将这些精彩生活都体验一遍的“后浪青年”需要花费近41万元,按照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相当于159.54个国民平均月收入[1]。有人说:“我觉得后浪特别热血,但也解决不了我现在活着很难。”批判声中呈现消费式审美主导下当代视觉文化的生存焦虑是现代生活的普遍现象。在当今“景象社会”中,消费不仅是物质性的消耗,更是一种对景象(spectacle,形象、影像、奇观)的符号价值的占有与展示,商品形象价值或象征价值比使用价值更加重要,展示一件商品比拥有一件商品更为重要。当代社会和文化越来越倾向视觉化的“以形象为基础的现实”,创造了一种富于视觉快感的日常生活体验,视像的非功能性或超功能性,视像的生产对于视觉可感的形式特征的极端关注成为当今的审美特征,消费本身已经不再真实反映需求本身。正如德波所言“一切有生命的事物都转向了表征”,“景象即商品”成为商品流通和消费的新规则。 当今的视觉社会是一个充满快感化的形象王国,鲍德里亚的拟真理论认为形象从“掩饰有物的符号”转变成为“掩饰无物的符号”,也就是说,从表象性的“形象”经过去真实化转变成为了无现实指涉的“拟像”[2]。当代视觉社会也是一个非真实与真实相混合的“拟真的时代”,“眼见并非为实”我们的视觉看到的是一个亦真亦幻的拟像,它使人们对现实的理解渗透了令人感到愉悦和舒适的幻想,使人们生活于想象界的虚幻快感中,日常生活就成了‘虚构的或具有奇特价值的幻象的大杂烩’”[3]真实的生活牢牢地被影像幻觉所控制,本真现实便在这个过程中被超现实的“存在之轻”所遮蔽了[4]。批判者认为与主流媒体合作的“青年宣言片”《后浪》更像是B站的商业广告,本质是向消费主义献媚,是一起极具投机性的商业政治行为艺术。大众声讨的一个主要原因便是主流媒体并未传达出应有的主流价值观,更像是为商业平台代表的消费主义做了嫁衣。一贯激情洋溢的文字与极具感染力的画面这次却并未收获以往的感动,反而引起较大的舆论风波,这或多或少的表现出大众对于当下拟真时代具有乌托邦色彩的自我幻想作为主要审美手段的反抗,人们不再一味沉浸在这个“幻想的、自我实现的和快乐的影像世界”[5],重燃对现实世界进行批判与改造的激进能量,重新审视视像快感、感官美学下的拟真视界制造下“存在之轻”的现实重量。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社会现代性工程全面展开,商业化程度日益提高,中国社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重大变化产生了消费性的大众文化,“美”已经变成实实在在的物质生活的组成部分,在一片“消费美丽”的声浪中,美“从人的内在心灵方面转向了凸显日常生活表象意义的视觉效应方面,从超越物质的精神的美感转向了直接表征物质满足的享乐的快感”[6],各种华丽的景象背后提供的某种“许诺”,是对欲望的生产和满足,为的是让人去相信消费主义的景观社会。为人的感性娱乐服务,为世俗生活服务的大众文化压抑弱化了现代社会的初期,工具理性为主要表现的“理性的异化”,却加剧了后期现代社会“感性的异化”,消费性的大众文化的泛滥,取代理性异化成为当今现代性异化的主要形式。如今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仍是目前的中心目标,在消费性的大众文化裹挟前行的大众能有意识地尝试挣脱感性的牵绊,试图闪烁理性(信仰)的光辉是难能可贵的。在现今消费为主流的社会,这不成熟、忽明忽暗、微弱的理性光辉是值得欣喜与肯定的,它折射出时代社会的进步,大众对于视觉文化下消费式的审美解放的幻象的觉醒,这方面思想走在实践的前面,大众走在了媒体的前面。然而,人们对消费式审美的幻象的觉醒归根结底不仅仅是抽象意义上的理性思考的结果,更重要的是现实的生存图景使得消费主义的视觉想像越来越成为一种虚幻的召唤和承诺,对许许多多在现实中辗转的人们而言是种不可及之物。换而言之,现实的生存焦虑日渐使得消费主义的审美乌托邦不仅不能给出安慰,反而越加刺激了人们的焦虑、抱怨与愤怒。 二、现代自我的归属感缺失与认同危机 身份问题与当下视觉文化生存焦虑密切相关,曾经给人们无限期待的那些视觉景观同样说服过人们,那是人们可以达到的生活,因此人们在那里找到了认同。人们努力奔向视像所许诺并预先将自我在想像中设定那样的身份。但今天,景象和现实日趋分裂的状况无疑也意味着身份或者认同的危机。不少年轻人批判在“后浪”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混剪中出现的43位UP主,向外展示着五光十色的UP主生活,不贴合真正大多数年轻人的实际生活状况。梅洛庞蒂的视觉的反身性理论认为,视线是一种我之存在及其与他人关系的证明,一方面是指我从别人那里看到了我自己,另一方面是指通过看来确证自身存在及其与世界之关系,这里的看是指主动地注视我之外的世界,而被看则是指我自己变成了我审视的对象。一方面,人们在观看欣赏这些代表着成功青年的UP主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另一方面,人们也在这些角色的对比下瞥见了影视中和现实中作为配角的尴尬与困境,从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和处境。很显然绝大多数过着平淡普通生活的年轻人,在五四青年节这个有着特别意义的时间节点,被宣称是“青年宣言片”的《后浪》排除在外了,借用马斯洛提出的情感与归属需求解释,这种因归属感的缺失带来的本体安全感的落空使他们能够跳脱片子所附加的情绪掌控,难得能够较为理智的“冷眼旁观”片子中所呈现的绚丽多彩的他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