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理论视野中的媒体融合  

作 者:

作者简介:
姬德强,中国传媒大学国家传播创新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原文出处:
新闻与写作

内容提要:

在媒体融合的进程中,平台自身存在内生的技术、文化和经济逻辑。然而,平台本身作为“基础设施”的存在,作为建构多边市场结构的“中介者”的存在,围绕平台的更广泛的信息生产、流通和消费实践,以及和社会之间的复杂互动常被忽略。本文充分认识到这个新兴平台的“权变性”(contingency,或译为“偶然性”或“不稳定性”),及其导致的流量创造的流动性,在把握平台内外的利益相关者的基础上,思考短视频加持是否能持续带来预期的平台化效应,正面促进中国特色的媒体融合在轨运行。


期刊代号:G6
分类名称:新闻与传播
复印期号:2019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要求未来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有着优秀的舆论引导能力、共识凝聚能力、法治治理能力、公共服务能力,以及更为基础的,对人民群众表达需求的回应与满足能力。①因此,媒体融合是一个中国媒体传播体系重新结构化的过程,也是对新兴媒体平台所带来的信息与舆论不确定性的整装过程。短视频产业于2017年异军突起,强势收割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音视频产销量,在驱动网民表达内容和渠道的多样化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交媒体平台的视觉化转向,对以流量产销为核心的互联网产业的资本布局和商业模式转型带来了新一轮刺激。在这个背景下,正在进行的媒体融合也不得不回应这一爆发的移动化、社交化和可视化传播现象,从媒体资源和要素整合、平台嫁接乃至平台再造等角度,试图形成利用平台或拥有平台的两翼格局,充分发挥短视频的平台化效应,推动新闻舆论工作创新。然而,我们在看到短视频的流量创造和用户集纳能力的同时,也需要破除迷思,充分认识到这个新兴平台的“权变性”(contingency,或译为“偶然性”或“不稳定性”),及其导致的流量创造的流动性,在把握平台内外的利益相关者的基础上,思考短视频加持是否能持续带来预期的平台化效应,正面促进中国特色的媒体融合在轨运行。

      一、短视频:平台化时代的流量生产力

      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而言,如果说大众媒体时代最核心的生产资料是受众的注意力,那么互联网或者说平台化时代的等价物则是流量和用户,或者统一称为受众劳动。短视频作为一个产业在2017年迅速崛起,至今不衰,首先取决于其在视频化、移动化或者本文所称的平台化时代所扮演的新流量的创造和加持工具这一重要角色,是新的流量生产力,背后则是数亿移动网民的辛勤劳动。

      在分析作为媒体融合之核心的互联网用户行为的新变化时,胡正荣将“视频化”排在首位②,认为多屏时代的视频产品将是最重要的内容形式。爱立信(Ericsson)发布的移动技术趋势报告显示,全球的移动视频流量将以年均50%以上的比例增长,到2022年将占据移动数据流量的3/4,远超社交网络的数据贡献量。③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首次将“短视频用户”单列进行统计,在网络视频和移动网络视频使用率占比纷纷高于70%的背景下,“截至2018年12月,短视频用户规模达6.48亿,网民使用比例为78.2%。”④而在各类应用的使用时长比较中,短视频以8.2%排名第四,紧随即时通信、网络视频和网络音乐之后⑤,成为新的流量产销入口,被市场话语称作“巨型流量池”,而“‘流量之变’已经成为了互联网行业格局演进的重要指示标”。⑥

      以抖音为例,截至2018年12月,其国内日活跃用户数突破2.5亿,月活跃用户数突破5亿⑦。与此同时,抖音加快了走向全球市场的进程,Tik Tok的走出去成为新的现象级事件。2019年第一季度,Tik Tok新增用户1.88亿,较2018年第一季度增长70%。实现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印度市场。⑧美国CNBC的报道认为⑨,虽然直播是2016年以来中国社交媒体上的“大事件”,但这一现象正在接近谢幕,短视频——从15秒到5分钟——正在成为新的“王者”。

      在短视频爆发的流量创造力的诱惑下,互联网巨头们也开始纷纷布局,并深刻影响了新生的短视频市场格局。相关行业报告显示,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纷纷入局。其中,腾讯“复活”微视,领投快手;阿里文娱布局土豆转型短视频,淘宝短视频蓬勃发展;百度投资人人视频和上线好看视频等。新兴互联网企业今日头条孵化的火山小视频、抖音和西瓜视频用户规模增长迅速。⑩随着资本力量的强势介入,短视频内容生产的头部优势日渐突出,来自底层的UGC贡献份额开始下降。

      

      图1 中国短视频的产业结构和产业链(11)

      回顾过去两年的快速发展,短期内崛起的短视频产业呈现出如下六个方面的阶段性特征:第一,简洁、开放、灵活可变以及网络化的短视频平台赋能了转型期充满表达和社交需求的社会大众,尤其是被移动互联工具所装备的社会中下层和中低年龄群体;第二,随着短视频在用户规模和流量创造能力上的急剧增长,传统网络视频产业乃至整个互联网产业都不得不积极应对并做出战略布局;第三,传统媒体也适时调整内容生产和发布流程,借助短视频的平台化效应延伸传播力,创新新闻舆论工作,我们在本文中将之称为“短视频加持媒体融合”;第四,短视频产业的市场结构日益明晰,综合平台和独立平台的布局日渐完善,其中,社交媒体平台对短视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流量支撑;第五,部分短视频内容的广泛散布引发了社会道德恐慌与政府的实时(乃至重拳)监管,这将深度影响该产业的内容和价值走势;第六,以抖音和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独立平台企业成功地拓展了国际市场,成为中国商业互联网企业走出去的一支崭新力量,其与国际互联网巨头的竞合将在不同国家和区域市场展开,对全球网络视频市场的影响初步显现。当然,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金融资本对短视频平台的强势推动,使来自新兴互联网公司技术创新和社会中下层巨大传播需求的短视频平台权力重心正在向头部倾斜,呈现出流量生产及其变现能力的集中化趋势,“赢者通吃”的逻辑日益显现,尽管如何变现仍然是整个产业面临的商业模式困境。因此,在观察到短视频所带来的视频化和社交化传播狂欢的同时,如何理解短视频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尤其是其内生的并不如进化论意义上想象般稳定的经济逻辑,成为工具主义或技术主义分析之外,急需补足的理论短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