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2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1710(2020)06-0094-10 媒体融合带来了新闻内容生产的组织机制重构,将新闻生产者大量转化为全媒体生产者,由此促进了新闻生产力的提升。而随着融合背景下的媒体日渐增加且内容产品日益丰富,如何对新机构下的新内容产品进行效能评估便成为摆在眼前的迫切问题。既有的媒体效能评估大多基于单一媒介类型的单一新闻产品,并长期处在随机性和任意性较强的状态下,难以适应媒体融合下内容生产力改造后的实际需求。本研究力求从大数据角度出发,基于媒体运行的真实数据,将新闻从生产者的特性进行量化建模,从“人力—产出”的角度为这一实际困境提出或可实践的解决方案。 一、融合背景下的新闻内容生产效能 融合格局下,传统媒体在宣传理念、新闻生产模式、传播技术、载体更新等各方面实施组织重构和业务再造。在这一过程中,新闻工作者逐渐告别新闻常规,即日常完成新闻工作的一系列模式化的、常规的、重复的实践和形式①,新闻生产也随之进入“一次采集、多次生成”的融合生产模式。 融合型记者成为大势所趋,单个新闻工作者常常肩负着同时生产不同体裁、不同形式新闻作品的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有新闻工作者成长为全媒体生产者的自我提升,也有组织调整例如搭建“中央厨房”的结构性助力。以上融合机制重构均以媒体能够持续地产出高质量、跨媒体形态的融合性内容产品为目标。随着内容生产者的素质提升、内容生产平台的科学化以及一些更为先进的内容管理系统的引入,新闻生产的单位时间越来越短。尼格伦(Nygren)在2009年的调查表明,传统媒体的记者一天可以制作2到3条新闻,但在网络媒体工作的记者效率最高的可以达到一天5到10条②。 新闻内容作为高流动性的信息综合体,其生产过程高度机动而不可控,在生产中需要包含结构化的经验,独到见解,对经验的反思以及有价值的、整合的相关信息③,完成创造性工作是新闻从业者的核心价值所在。正因其显著的创造性、灵活性和机动性,此前包括媒体在内的内容生产机构一直无法针对新闻内容生产设立精准的效能评估方法。传统媒体的内容生产机制和考核标准,是以专业机构持续稳定地生产单一属性的新闻产品为前提,内核是沿用“信息收集—把关人筛选—分发”的机制模式,效能衡量体系也相应地为原有载体服务,采用工作量统计和打分评估等手段,对于新闻生产者进行评价。 目前媒体使用较为广泛的新闻生产效能评估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完全按量评价;(2)完全按质评价;(3)质、量结合评价。这三种主流衡量方式分别对应知识组织效能评估的三种主流视角,即行为视角、效果视角和能力视角。 行为视角下的效能被定义为“一套与组织或个体所工作的组织单位的目标相关的行为”④。在行为论视角下,行为被视为效能的最核心体现。使用这种方式的媒体效能评估单纯以新闻发布数量(条数、字数、时长等)为衡量指标。 基于效果视角,特别是以实践为导向的效能评价体系中,大多将绩效理解为结果。BerMrdin将绩效定义为“在特定的时间内,由特定的工作职能或活动产生的产出纪录,工作绩效的总和相当于关键和必要工作职能中绩效的总和(或平均值)”⑤。使用这种方式的媒体效能评估单纯以新闻发布质量(版面位置、时段、社会评价)为衡量指标。 而McBer咨询公司和Spencer倡导从能力角度衡量效能,认为基于能力的判断是“向前看”的绩效管理方式⑥,这一观点将效能进行了更为立体化的解构,将其对应为与组织战略目标、用户满意感及投资相关的过程与结果的综合体。使用这种方式的媒体效能评估既计算新闻产品的发布数量,同时通过打分、定级等方式界定质量,再计算综合指标得到最终结果。 然而,以上三种方式在媒体融合背景下都出现了障碍,无法有效地界定内容生产的效能。“效果视角”注重衡量目标与结果,但融媒体新闻生产工作是创造性的、独特的、机动的,几乎不可能在内容生产前就清晰明确地做出结果定义。目标只能是在进行中不断调整、修正和明确。因而,仅仅以效果为导向有明显的不足之处。“行为视角”把新闻生产者的作品数量作为重点衡量目标,这与新闻生产者的熟练程度、努力程度和资源驾驭能力直接相关,但完成创造性工作是新闻从业者的核心价值所在,单纯以数量定江山,是对新闻生产的简单化和庸俗化。而在新闻生产中,生产者的能力、潜力往往难以从其工作的过程或工作表现中体现出来,特别是在媒体融合时代,“中央厨房”式的集约化社会化生产日成主流,一则新闻产品往往由整个团队甚至由外部支援来支撑,所以“能力视角”也难以完成对新闻内容生产效能的准确评估。 以上分析证明,目前传统媒体内部在融合背景下尚未形成一种有效的绩效评价管理机制,难以配合媒体深度融合转型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 大数据技术的完善和媒体融合的不断推进,给效能评估的进一步量化提供了可能。移动媒体时代,新闻信息从生产、发布、反馈等各环节的效果都是可定量化分析的。根据后台数据,媒体不但可以监测到新闻内容的点击率、浏览量、转载率、评论情况、情感极性⑦,从而了解读者阅读偏好,把握报道节奏,策划报道内容,也能够将大数据应用于媒介组织架构和效能评估,使得新闻生产者和媒体组织之间通过更科学的评价体系,建立互信、支持和协作的“双向依赖”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