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方言中最基本的名詞後綴大多來自本方言表“兒子”義的名詞,如官話的“子”和“兒”,吴方言的“兒”,閩方言的“囝”,粵方言的“仔”(實爲“子”),客家方言的“子”和“崽”,湘、贛方言的“崽”。更爲詳細的情形,可以參看曹志耘主編(2008)的“語法卷”有關圖幅。下面先據北京大學中文系語言學教研室(1995),列出北京等20個方言點“燕子”“刀子”“男孩子”等3條詞的說法作爲例證(調值改爲1-5,輕聲先統一標爲0,詞綴下的著重號爲筆者所加):
上面表1中從北京到揚州共8個方言點屬於官話(在《中國語言地圖集》中太原屬於晋語),而官話區多數把兒子稱爲“兒子”“兒”或“小子”,因此基本的名詞後綴是“兒”綴(或兒化)或“子”綴。其他12個方言點中,蘇州、溫州屬於吴方言,分別把兒子稱爲“兒子”和“兒”,前者代表北部吴方言,基本的名詞後綴是“子”,而“兒”處於殘存狀態,如
,“五*”實爲自成音節的“兒”綴(詳見下文分析);後者代表南部吴方言,“
”綴還非常常見(鄭張尚芳,1980、1981;錢乃榮,1992;曹志耘,2002)。 長沙、雙峰、南昌屬於湘、贛方言,都把兒子稱爲“崽”,基本的名詞後綴却基本上是“子”(詳見下文分析)。值得注意的是,雙峰話處於殘存的“
”綴是從“崽”演變而來的,南昌話男孩兒說“崽哩子”,透露了該方言原本有過“哩”綴的歷史,“崽哩”叠置上“子”綴而成了“崽哩子”(莊初昇,2019)。其實,表1還没能反映一般的湘、贛方言最常見的名詞後綴。 梅縣屬於客家方言,把兒子稱爲“
”,名詞後綴“
”實際上是從“子”演變而來的(莊初昇,2020)。 廣州、陽江屬於粵方言,把兒子稱爲“仔”(實爲“子”的白讀),與“兒子”義語素相關的後綴基本上就是“仔”,而“燕子”的“子”則是從主流漢語借入的後綴,這類詞在粤方言中較罕見,“子”與“仔”詞源相同但層次不同。 厦門、潮州、福州、建甌屬於閩方言,都把兒子稱爲“囝”,相應的厦門基本的名詞後綴“
”就是從“
”弱化而來的,這在學界幾乎没有異議;潮州、福州的“囝”綴與“兒子”義的“囝”相同,整體上還没有弱化(徐瑞蓉,2000;李如龍,2005)。建甌基本的名詞後綴“
”,鄧享璋(2004)、秋谷裕幸(2015)認爲不是來自“囝”而是來自“子”,與閩北、閩中其他方言點相同。下文還要進一步分析。 本文所要重點討論的對象就是類似上述蘇州、長沙、南昌、建甌等方言點,它們基本的名詞後綴“子”(建甌也有可能是“崽”,詳見下文)不是來自本方言表“兒子”義的名詞“兒”“崽”或“囝”,因此表現出與核心地區的方言不同的特點。此外還有一類方言,就像鉛山話作爲贛方言,其名詞後綴“兒”顯然不可能來自本方言表“兒子”的名詞“崽”,而是來自東邊的吴方言。以上這類方言點大多處於方言區的邊界,我們認爲它們的名詞後綴“子”“崽”或“兒”的來源與周邊强勢方言的影響,特別是與主流漢語的影響不無關係。因爲篇幅的原因,本文探討的範圍僅僅限於吴、閩、贛、湘四大方言區的一些邊界方言點。 二、一些邊界方言點與“兒子”義語素相關的後綴 1.吴方言的一些邊界方言點
江陰市位於長江南岸,與靖江隔江相望。江陰話“子”綴的構詞能力較强,“兒”綴作爲一個獨立的音節出現,構成的“兒”綴詞則爲數不多,如:筷兒、餃兒、小伢兒小孩(劉俐李、侯超等,2013)。江陰話的“兒”綴老派讀
,新派讀
,顯然不是南部吴方言(包括早期北部昊方言)讀鼻音的類型,這類卷舌型“兒”綴也應該是江北的官話擴散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