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距离象似性”的起源和简介 语言成分的形式与意义(包括功能表现)之间的关系,自柏拉图的《对话录》Cratylus篇以来,一直是个充满争议而又极具理论意义的话题。主要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认为形式本身没有意义,意义对语言成分以何种形式出现也不起任何作用,两者之间完全是由任意的、无规则可循的方式联系在一起,如同一种动物,在不同语言中命名可以完全不同,彼此之间没有关系。另一种观点是,意义对形式起决定作用,形式象似于它表现的意义,因此可以从形式推求意义。传统训诂学中的“声训”,就是建立在这个理论基础之上。现代语言学创始人索绪尔是倡导任意性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正因为如此,语言成分形式和意义之间是任意关系的主张长期以来是主流观点,被普遍认为是现代语言学的基本原理之一。 但是,对立观点并没有因此消亡。过去几十年来,许多语言学家开始从另外一个角度审视这个历久常新的问题,就语言成分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而言,一刀切的态度并不利于全面理解语言这个十分复杂的研究对象。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更好方式是:探析语言成分哪些方面主要由任意性原则支配,哪些方面主要由象似性原则支配。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探讨语言形式主要由象似性原则支配的一些方面。 在种种象似性特征中,“距离象似性”(distance iconicity)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条。 这条象似性原则的起源很早,较早的文献有Behaghel(1932),被称为“Behaghel定律”(Behaghel's Law)。关于这个象似性的一种当代表达是“表达式之间的语言距离对应于它们之间的概念距离”(The linguistic distance between expressions corresponds to the conceptual distance between them)(Haiman,1983:782)。Haiman(1985:237-238)又将其表达为“紧密相连的观念倾向安置在一起”(Ideas that are closely connected tend to be placed together)。类似的提法后来有“相关标准”(Relevance Criterion)(Bybee,1985)、“相近原则”(Proximity Principle)(Givón,1991)以及“距离象似性”(Distance Iconicity)(Givón,1994)等等。本文根据Behaghel(1932)的提法和Givón(1994)后期采用的术语,称之为“距离象似性”。 这条象似性原则不仅在功能语法学界被广泛讨论,在形式语法中也有间接体现,特别是关于“题元角色”(thematic role或θ-role)的各种表达中,本质上都是把作为语义角色的“题元角色”跟一定的结构位置对应起来,这必然或多或少、直接间接地关系到结构距离问题(Newmeyer,1991、1998),如关于题元等级的“题元分配一致性假说”(the Uniformity of Theta Assignment Hypothesis,UTHA)(Baker,1988:46-48)。例如:
又如,生成语法中所谓“格赋予”的“临近条件”(Adjacency Condition),显然跟“距离象似”直接相关。 英语中的wanna紧缩现象(Clifton和Frazier,1989),也是概念靠近与组块之间关系的明显例子。例如:
(2b)中的want to之所以不能紧缩成wanna,是因为其中语义上还隐含着一个表示who底层位置的、零形式的语迹t。这其实也反映了距离的作用,可以解释为:want和to之间的概念距离和结构距离在(2b)中比在(2a)中远。 Behaghel定律所说“语言距离对应于它们之间的概念距离”中的“语言距离”当然是指“结构距离”。由于概念距离和结构距离都是复杂的现象,“距离象似性”实际运用起来并不容易。早期用它来解释的现象都比较简单,运用范围极为有限。随着对概念距离和结构距离的深入研究,这条象似性动因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日益显示出其巨大潜力。在具体运用距离象似性时,可以有种种的理解。或者说,这个动因有种种具体落实形式。本文把这些理解和落实从简单到复杂作一梳理。 关于距离象似性,在汉语语言学界,一个广为人知的简单例子是区分“(不)可让渡”的领属关系(张敏,1998:232-262)。例如: (3)a.我*(的)书 b.我(的)爸爸 其中,“我”跟“书”的关系是可让渡的,跟“爸爸”的关系是不可让渡的。前一种关系不如后一种密切、稳定,语义关系比较疏松导致结构距离也比较疏远,所以更需要用“的”去增加前后部分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