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审计”作业模式探析

作者简介:
张文宗,张乐,尹旭东,湖北省审计厅。

原文出处:
审计观察

内容提要:

02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21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近年来,作为一种全新的颠覆性技术,区块链因其分布式记账、去中心化、不可篡改、透明公开等技术特点,给传统业态带来巨大机遇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探索“区块链+审计”作业模式,重塑审计业态,是审计事业实现迭代发展的必然之举。

      “区块链+审计”作业模式的业务架构基础

      (一)区块链技术特性奠定了其在审计业态深层次、延伸式扩展潜能

      区块链融合了智能合约、密码学、共识算法、分布式点对点网络和点传输等多种技术,从而形成了去信任、不可篡改、去中心化以及时间戳等特点,可以创新审计操作流程,优化审计预警机制,实时自动完成数据检查、纠错、备份等工作,大幅提高审计效率,成为化解审计资源不足的重要途径。

      区块链是一种大型网络记账簿,将基础数据自动采集加密后,存储到所有网络节点上,打破数据壁垒,实现数据实时更新和共享,确保对不同审计环境下、不同种类信息的非结构化数据、新型数据进行智能化收集、筛选、整理和解析,拓展信息来源的深度和广度,保障审计结果的全面性、客观性和准确性。

      区块链技术的核心理念是将包装成区块的海量数据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存储,形成链式数据库,实现交易追溯功能和预警机制,有效消除恶意篡改信息的物理通道和逻辑信道,杜绝了会计舞弊与差错风险,降低了审计过程中的风险隐患。

      区块链最大的颠覆性在于全新的信用形成机制,通过建立一套基于“纳什均衡”理论的全新信任网络和信用共识博弈体系,改变传统信用缔建模式,降低交易市场信息成本,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提升审计结果的可信度。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整合生产资料,促进了生产力的融合提升,而区块链则注重拓展社会协作方式,实现组织形式、经济行为、业务流程的重新整合和创新变革,解决信息不对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帮助审计人员将工作重心从识别验证转移到综合分析上来,促进审计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发挥作用。

      (二)“区块链+审计”作业模式具备内在契合的现实运用基础

      简而言之,“区块链+审计”就是依托区块链技术系统进行审计。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特征。

      “区块链+审计”是分布共享式审计。通过依托区块链技术建立一套分布共享审计信息资源系统,存储审计单位信息、技术手段、经验方法和审计优秀项目等多源信息,实现在大型审计项目中,相关信息跨项目、跨层级、跨地区的实时共享,为不同区域的审计组提供了交换合作和互联互通的全新技术平台。

      “区块链+审计”是智能化自审计。由于区块链技术具备自治性、可追溯、可编程等高度智能功能特性,通过将基本信息、财务资料、规章制度等多源数据录入系统后,提前明确执行权限、操作程序、运行规则等,可以实现区块链系统自动实时录入数据、监控预警异常数据和智能化中止异常业务,将迎来智能化全民自审计时代。

      “区块链+审计”是数据导向联网审计。“区块链+审计”核心是数据管理和价值传递,客体和基础是链上的海量数据。基于区块链技术,远程取得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类型、货币金额、发生时间、更新状态等原始财务和业务数据,结合审计人员延伸取证和综合分析,进而推动形成“联网”审计。

      “区块链+审计”是持续全覆盖审计。通过在被审计单位信息操作系统中接入数据端口,建立实时采集分析审计系统,形成一张不可逆、不可篡改、主体明确、路径清晰、全网备份的交易清单,可以对被审计单位进行持续审计和实时纠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审计全覆盖。

      “区块链+审计”作业模式的实践探索和现实困境

      在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中,德勤基于区块链技术开发可自动对账、实时审计平台;安永利用区块链技术为比特币公司提供审计服务;毕马威依托区块链技术为金融公司提供数字账簿服务。在国家审计中,审计机关加快审计信息化工作平台建设,推进现场审计向远程联网审计转变,加快推进跨部门、跨系统、跨行业数据的关联分析和综合分析,着力培养复合型审计人才,提升区块链审计相关的网络联接技术、数据信息系统、数据清理技术实操能力,从软硬件方面提供了“区块链+审计”的基础条件和现实可能。然而,由于区块链技术在审计应用中还处于理论研究与初期探索阶段,“区块链+审计”体系仍面临技术、效能、安全等难题。总体而言,全面应用的现实短板和未来潜力并存。

      区块链理论研究成果应用转化不够充分。当前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仅停留在金融等个别领域,市场总体需求不够,对于共识算法要求较高的行业涉及较少,尚未形成重量级热门应用和市场规模效应,区块链底层技术的开发、推广、部署受限,基础设施配套发展较慢,导致无法全面获取核心数据,从根本上对“区块链+审计”作业模式形成了桎梏。

      区块链“去中心化”特性与现行审计管理模式无法完全匹配。日常审计项目管理中,审计机关出于保密性考虑,一般对各审计组采用条线式管理,审计组的数据、证据、报告由牵头部门负责汇总,项目组之间缺乏信息联通途径,导致信息出现阻塞,与区块链技术开放透明的核心技术要求大相径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