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捐赠款物跟踪审计的响应机制构建

作 者:

作者简介:
安广实,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审计与内部控制;曹璨,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审计与内部控制。

原文出处: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02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21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资金物资与自然灾害事件中的生活补助、倒房恢复重建等救灾资金物资相比,在性质、内容和使用的时间上具有显著区别,它既包括救灾性质的生活补助,也包括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流行病学调查、传染源隔离、医疗救护、现场处置、监督检查、监测检验、卫生防护等有关物资、设备和设施,同时在使用时间上,会更多地紧急使用于疫情防治期间而不是疫情结束之后。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防治资金物资来源既有国家专项财政拨款,也有社会捐赠。2019年12月以来面对肆虐的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一些组织和个人捐赠了大量资金物资。管好、用好社会捐赠资金物资,通过加强社会捐赠款物程跟踪审计力度,并及时、准确报告资金物资使用情况,严厉阻击贪腐问题,才能给社会公众和捐赠人一个明白账,并有效地激发更多爱心和善举,对提高疫情防治成效具有重要意义。

      一、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捐赠款物跟踪审计的响应机制构建意义

      (一)有利于完善捐赠管理制度,提高非盈利慈善组织公信力

      评价慈善发展,为捐赠行业查漏补缺。从审计角度来评价捐赠事业的发展,以第三方角度来考量捐赠款物的使用标准、管理标准,完善监督体系,让捐赠行业不仅仅依赖于行业人员素质与行业规范。对捐赠款物进行跟踪审计主要是对被审计对象是否按照规定使用权利进行监督,能在一定程度上发现捐赠流程、制度上的管理缺陷,及时纠正管理捐赠款物过程中的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议。

      监督捐赠环境,提高舆论公信力。随着社会发展,涉及公共安全的事件越大,舆论关注度越高,人民对信息公开的现实需求越高。因此审计机关对捐赠款物的管理环境透明度更应当提供保证,确保所捐款物真正发挥作用。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捐赠款物进行跟踪审计,不仅能够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还能加强社会各界对慈善组织、红十字会等机构的信任,牢牢守住国家公信力。

      (二)有利于维护灾害救助机制,提高捐赠资金物资使用成效

      为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央携手各地各部门各司其职,共同应对疫情防控狙击战,其中审计署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决遵循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严格要求各省审计厅以及审计署特派办对捐赠款物进行全面审计监督,认真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聚焦于社会捐赠总体情况,切实提高省市县各级审计机关审计效能。捐赠款物作为救灾款物来源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包含了医疗物资、生活用品等多项紧急物资,不仅需要解决受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更要精准送达疫情第一线,保障一线工作人员与病人生命安全。据新华社报道:此次新冠疫情期间,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统计截至2020年3月8日,全国慈善组织、红十字会接受捐赠资金共约292.9亿,捐赠物资约5.22亿件。面对巨额资金物资,只有及时进行跟踪审计监督,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履行职责,才能保证捐赠款物规范高效使用,更好地完成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救灾防护工作,确保防控战役稳步走向胜利。

      (三)有利于发挥审计职能作用,提高审计工作针对性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其他灾害事件不同的是其具体时间和地点很难预见,源头由于爆发迅速难以检测,同时危害范围和程度会随着时间愈发严重。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捐赠款物进行的跟踪审计贯穿于整个疫情防控期间,受疫情影响,除了多项线下流程的审计工作无法完成之外,全范围实时跟踪审计资源的输送也受到较大影响;其他灾害事件,如自然灾害事件——随着科学技术发展,针对此类事件的预见性、可防性也随之提高,而且受灾范围具有局限性,在对救灾资金款物进行审计时,国家可以提供富余且具有针对性的审计资源,从而有效减缓灾后审计困难。因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跟踪审计程序相较于其他灾害性事件,应当做出相应调整,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捐赠款物跟踪审计响应机制,才能在监督防疫工作中发挥更大效能。

      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捐赠款物跟踪审计的响应机制内容框架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捐赠资金物资跟踪审计的响应机制是指基于我国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环境下,为了对捐赠资金款物调配做出迅速反应所构建的框架体系,其中包括确定审计目标、确定审计分类、审计信息系统化和实时汇报审计结果等一系列保障措施。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构建其跟踪审计响应机制:首先明确跟踪审计目标,决定审计范围和重点、审计方法,发挥审计职能;其次分类管控审计工作,合理细化审计流程;再次对捐赠资金物资跟踪审计分级响应,带着目的高效办事;最后协调沟通实时汇报,构建审计约束机制。

      (一)明确审计目标

      审计目标是指导审计工作的指南,明确审计目标是实施捐赠款物跟踪审计响应机制中的基本要求,模糊不清的审计目标必然会打乱审计工作。捐赠款物的跟踪审计为持续性监督,既要确保整体战略服务于防疫工作,又应在具体审计过程中针对不可预测性事件对预期目标做出相应转变。

      捐赠资金物资跟踪审计目标构建要求分为总目标要求与具体目标要求。全过程跟踪审计总体目标要求为:1.经济性,既要保证所捐物资来源合理,又要保证物资及时到账;2.效率性,捐赠款物分配是否及时、捐赠政策是否落实、相关部门管理制度是否合格;3.效益性,所捐款物是否对目前灾情有所帮助,甚至对地区未来恢复情况有所帮助。具体目标要求为:对于不同的审计阶段,进行事前跟踪审计时,提前介入制定计划以发现问题为主要目标,进行事中跟踪审计时,在工作中完善审计体制以解决问题为主要目标,事后跟踪审计时以防止同样问题再次出现为主要目标;对于不同审计对象,对于政府主管部门、职能部门、慈善组织等有关机关,根据各部门的不同要求组织审计工作,保证整个审计过程顺利实施为目标;对于不同审计环境:灾前、灾时、灾后都要对相应的捐赠款物派发、流向的落实进行跟踪审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