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行审计工作中,无论是国家审计、社会审计还是内部审计,进行的大多为事后审计监督,缺乏事前约束和事中监控。尽管事后审计在项目完结时能够查出一些问题,但往往“木已成舟”,这种“秋后算账”的审计方式无法将违规违纪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很难有效发挥国家审计的预防作用和全过程监督功能,也难以及时纠正问题和进行事后补救,从而带来财政资金的损失和浪费,无法充分发挥国家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亟须创新审计模式来解决此问题。 为弥补事后审计的欠缺,审计机关必须转换审计监督的思维模式,前移审计关口,强化过程控制,从事后审计逐步过渡到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建立一种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纠正的全过程监督机制,及早揭露违反法律法规的现象,进而及早采取纠正措施,减少违规违纪案件的发生,实现审计监督效益的最大化。 二,文献回顾 李永忠研究发现,违规违纪现象滋生和蔓延的原因在于监督不到位,主要表现为绝少事前监督,很少事中监督,大多事后监督。乔新生认为,审计包括质量审计、责任审计、绩效审计等,这些审计既可以是事前审计,又可以是事中审计,还可以是事后审计。张立民认为审计机关不仅要对过去发生的事项负监管责任,还要前移监督关口,从事后监督向事前和事中拓展,并用制度的形式从监督到激励固化下来。吕劲松提出,金融审计从事后审计向事中审计转变,增强了审计的预防性和时效性,揭示和反映了部分新增贷款信贷结构调整不到位、资产质量存在隐患、房地产和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集聚、信贷规模通过各种非信贷方式放大等主要风险。郑石桥认为,事前审计是制衡机制、跟踪审计是监督机制、事后审计是问责信息保障机制,通过鉴证公共权力机关在责任履行、资源使用、信息报告和运行机制等方面是否存在机会主义行为,来履行公共受托责任。姚寒瑜、刘金文认为在编制审计报告的过程中,审计机关既没有在事前开展广泛的论证,又没有在编制中征询报告使用者的意见,编制完成后也不重视使用者的意见反馈,导致审计机关编制的审计报告难以反映使用者需求。昂朝晖提出要积极主动预防,提前进行问题预警,并推进审计全覆盖,消除“体检”诊断盲区,以充分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的作用。 上述研究为本文提供了方法论方面的有益借鉴,但仍缺乏对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审计的系统研究。面对“屡审屡犯”的问题,社会各界应当认识到,仅依靠事后审计难以有效遏制违规违纪的多发势头。因此,有必要深化研究全流程国家审计模式,以提升国家审计治理能力,完善国家治理服务。 三、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国家审计治理腐败的内在机理 1.事前审计发挥预防功能治理腐败。事前审计又称为预防性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在被审计单位经济业务发生之前所进行的审计,主要是通过审查和评价被审计对象的计划、预算、合同和政策等,发现违规违纪隐患和感知存在的风险,全面考虑项目的可行和不可行因素,在事前及时向被审计单位提供合理建议以供决策部门参考,发挥审计预警作用,减少违规违纪机会,弱化违规违纪动机,以将违规违纪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并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的一种手段。事前审计具体内容包括: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生产建设条件、重大决策、重大事项、计划、预算、招投标、合同签订等方面是否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是否履行了法定程序,是否具有可行性。 在审计实务中,不能等违规违纪案件发生了再去追查。因此,必须进行事前审计,以有利于“治未病而非治已病”,同时改变过去“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的状况。①事前审计前移审计监督关口,评估公共预算的编制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虚报预算资金、违反财务规定擅自扩大和提高基本支出标准、没有将预算外收支都纳入预算报告等问题,经济事项是否经过科学决策,及早识别风险并形成预警,然后将审计信息对内传达至被审计单位,对外传达至政府相关部门,促进建章建制,消除违规违纪行为发生的条件,达到预防腐败的目的,最大限度地发挥公共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②通过任前经济责任审计没发现问题,才能提拔到更高的领导岗位,减少领导干部任用的失误,防止“带病提拔”“带病上岗”,保证组织程序的有效运行。③事前审计积极介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审查是否遵循先调查后决策的程序,审查领导干部在决策前是否了解所要决策事项的有关政策、法律法规规定,在公共政策制定出现偏差初期就发挥预警纠偏的作用,避免被审计单位出现决策失误,增强事前审计监督效果。④事前审计前移审计行为,使审计机关密切关注问题易发、高发的领域,及时查处违规违纪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将违规违纪控制在萌芽状态,消除其产生的条件和环境,发挥风险预警功能,对被审计单位及其人员发挥心理威慑效果,将“亡羊补牢”变为“未雨绸缪”,进而促进各单位“少生病”甚至“不生病”。⑤事前审计及时识别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漏洞及内部控制设计缺陷,发现可能发生的违规违纪问题,及时反馈给决策者,尽早提醒被审计单位完善内部控制,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从源头上预防违规违纪行为发生,提高经营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