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审计教学过程中,“教”与“学”能否相融,关系到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和学习需求的满意度,从而影响整体教学质量。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培养思维缜密、判断力强的专业人才。审计教学应当精准分析审计学习者需求,因材施教,开展问题导向的案例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和潜能,强化实践创新能力,实现学习者个体和全体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最大化。 审计学习者基本需求调查分析 基于学习者需求的审计案例教学,需要了解学生、专业和教学艺术。笔者借鉴马斯洛的需求理论,针对审计执业能力框架设计了七大维度39个有关学习需求与供给的问题,通过“问卷星”网络平台进行问卷调查。由于教育部门目前没有发布权威的审计学专业大学排名,调查问卷的样本主要采集艾瑞深中国校友会网公布的2018本科审计学专业排行榜中荣获3星级至6星级排名学校中大三大四的审计学习者,共收到974份有效问卷。对于调查问卷中相同指标的不同问题,如果被调查者给出的答案相同或相近时,认定其度量可靠,否则可靠性不足,分析效果差。为此,本文在分析问卷调查数据前进行了信度与效度检验。 调查结果显示,自我实现需求排在第一位,占全部需求的35.4%,学习者着眼未来,对自身潜能挖掘和未来发展充满期待。被调查者中83.33%的人希望通过参与问题导向的案例讨论,基于一定的事实或故事,重现审计工作场景,通过问题导向的引导型案例、知识型案例、实操型案例和综合型案例讨论,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职业判断能力。在直观、生动、有场景的案例讨论中,激发自身认知能动性,挖掘知识内涵,强化知识理解,提升学习兴趣,培养思考、洞察能力,使有意义的学习变成有兴趣的学习。问题导向的案例教学是实现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中“管理严起来、课程优起来、教师强起来、学生忙起来、效果实起来”的有效手段;也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核心要求。排在第二位的是归属和爱的需求,占全部需求的19.6%,学习者有一定的孤独感,渴望教师的关心和同学的友谊,不喜欢一个人学习,对课堂教学抱有更大的兴趣和希望。安全需求排在第三位,占全部需求的12.9%,学习者对未来竞争的不确定性有一定忧虑,内心脆弱,需要外在激励和更多正能量。第四位是尊重需求,占全部需求的9.6%,值得一提的是,男生的这一需求比女生更高,他们希望通过积极的行动赢得别人的认同,愿意为赢得尊重付出努力。认知需求排在第五位,占全部需求的9.3%,学习者拥有一定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有探讨问题的能动性,不喜欢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的教学形式。排在第六位的是审美需求,占全部需求的8.9%,学习者渴望欣赏美,希望教学活动符合一定的美学,不单调、不枯燥,能够使他们身心愉悦。其中91.2%的人希望案例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多样化,依托不同载体的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升学习兴趣。生理需求排在最末位,绝大多数学习者正常的生理需求已经得到满足,仅占全部需求的4.3%,不构成影响学习者的主要需求因素。 构建教与学有机融合的审计案例教学实施方案 立足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设计好案例教学蓝图。通识教育课的案例教学应当有利于拓宽学习者知识面;专业基础课的案例教学应当解决专业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而专业核心课程的案例教学应当以审计专业知识应用和审计专业技能提升为重点,达成专业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设计案例蓝图。 精准分析学情,设计适中的案例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的案例教学需要对审计学习者的需求和学习能力进行学情分析,以审计案例教学蓝图为引领,根据学情设计由浅入深、难易适中的审计案例问题。 多渠道收集体现专业核心素养和思政要求的案例素材。审计案例素材应当有一定的针对性、实用性。可从国内外大量经典审计案例中挑选;也可通过到审计部门调研、实习、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还可以对审计网站和相关报刊搜集加工。同时,要注重把审计专业知识传授和价值观引领紧密结合,将思想政治课程融入专业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家国情怀和法治意识,把立德树人贯穿于审计案例教学全过程。 依托网络平台采用案例教学实现翻转课堂。高校可以开发或利用在线开放平台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在线学习审计理论知识。通过课堂提问、学生说课等形式巩固重点难点。在充分尊重、理解学习者的基础上,通过问题导向案例教学,提升其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线上线下混合式案例教学新模式。 构建合理的成绩评定方式。根据案例讨论贡献度,细化课堂案例讨论过程和结果的平时考核成绩。同时,将学生在课外在线开放平台的学习纳入平时成绩中,确保案例教学人人参与。 从制度层面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可选择基于在线开放资源的课程开展审计案例教学,并组建审计案例教学团队、开发审计案例库,开展审计案例教学研讨会、审计案例教学竞赛等,建立健全政策激励机制,开展跨校联合、校企联合的审计案例教学开发与共享,提高审计案例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