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语中古阳声韵今读入声

作 者:

作者简介:
曹瑞芳,李小平,山西省社会科学院语言所。

原文出处:
方言

内容提要:

晋语少数来源于古阳声韵的字今读入声韵。本文选析14个古阳声韵今读入声韵常用字(词),展示这一现象。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21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古阳声韵字在今晋语中的读音,大体可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读鼻尾韵,另一种是读元音韵。但也有例外情况,即少部分中古阳声韵字在有的词语中今转读为入声韵。本文将选取中古阳声韵今晋语有入声韵读法的14个字(词)进行分析,展示晋语在古今语音演变过程中阳声韵和人声韵之间的转读条例,希望能进一步揭示晋语语音发展过程中的一些规律,也希望能对解决记录晋语的用字问题有所帮助。

      本文方言语料来源详见文后所附材料来源和参考文献。其中阳泉、临县方言是本文作者的母语,方言例词均由作者亲自调查。字下或音标下之波浪线、字下之横线__均引自原书,表示读音特殊。榆次指今晋中市榆次区。

      壹 咸山深臻摄入读举例

      

      “捉弄”一词,表示“戏弄、使人为难”义。例如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三折:“小孩儿每将俺欺,待捉弄俺这老无知。”明·冯梦龙《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一定是你们倒勾结来捉弄我的,快快把银两还了便罢。”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回:“丫鬟们知他要捉弄刘姥姥,便躲开让他。”(参看《汉语大词典》2002:6卷610页)。《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2016:1729)释“捉弄”:“zhuō nòng对人开玩笑,使为难:你别~人,我才不上你的当呢!”但检索发现,自古“捉”似乎并不表示“开玩笑;嘲弄”之义(《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辞书均未收列此义项)。所以,疑“捉弄”即“赚弄”。我们揣测,普通话“赚”的前身或许也曾有人声韵读法,因此才借用了其入声韵之同音字“捉”记录“赚弄”一词为“捉弄”。

      

      

      以上方言例词中的“撅、厥、甲、责、截、诘、角”等字,均不表示“詈骂”义,应当是“卷(啳)”之本方言入读同音借字。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噘”字,《广韵》等中古字书中未见收录,应当为后起字,而在现代一些辞书中列有“詈骂”义项,如《汉语大词典》(2002:3卷506页)释“噘”:“方言。骂,斥责。《陕北民歌选,三十里铺》:‘奴的老妈妈把奴噘,茅坑里头哭几声,哭几声三哥哥。’吕剧《李二嫂改嫁》第三场:‘老婆婆整天价明噘暗骂,哪管你干活累眼花头晕。’”。这表明“噘”本身也是“卷(啳)”之本方言入读同音借字。

      汉语的一些文献中表詈骂义的“卷”,其用字也值得认真斟酌。从如下一些文献的用字情况来看,可以分成舒声韵和入声韵两类用字。

      舒声韵用字有“卷、啳”,例如:

      那个娘们敢卷我半句,我叫他滚着走!(老舍《柳屯的》)(原注:“卷,北方话。骂。”)

      要是别人,听庆儿娘卷了他一阵子,也许会冒起火闹起脾气来。(梁斌《红旗谱》三十)

      我怕背后啳我的人还不在少数。(柳青《种谷记》十九)

      入声韵用字有“噘、掘、决、攫、诀、撅、吷”,例如:

      从来鬼怕恶人,二相公没来时,动不动打骂;着二相公掘了一场,撅着嘴也没敢做声。(蒲松龄《寒森曲》第五回)

      妾身韩夫人,自从陶侃当下这个“信”字,拿钱到家中,被他母亲痛决了一场,今日早间,陶侃将“信”字赎去了。(秦简夫《剪发待宾》剧二折)

      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一:“憑怒而以语诟詈(音lì)之也曰攫。”《韵会小补》:“诀,怒诃也。”民国十四年《献县志》卷十七:“骂人谓之卷,亦谓之撅。”又十七年《胶澳志·民社志》:“撅人,即詈人。”“攫”“诀”“撅”均谓骂。(蒋宗福2009)

      公婆讲他一句,要还十句,丈夫说他,他就乱乱映,弟兄妯娌个个成仇。(《哑女配》)(刘省三《跻春台》)

      我就只说了这两句,没说完,他就秃淫秃歪的掘了我一顿好的。亏不尽那位同来的相公劝得他去了。(《醒世姻缘传》六十四回)

      以上文献中舒声韵和人声韵用字的基本情况表明,表詈骂义的“卷(啳)”早已有舒入两读,只是作者依音择字比较随意,导致了用字不统一的情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