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687(2020)8-063-12 当下的互联网环境呈现出移动化、社交化、智能化交互影响的特征,从这个历史的也是技术的时点上看,新闻学作为一个学科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方面,新闻传播的形态越来越多样,新闻业的实际影响越来越大,新闻研究与社会、历史、文化、互联网技术等的关系勾连越来越多,新闻学的知识创新有充分的潜质;另一方面,什么是新闻、新闻价值的判定依据是什么、如何看待作为职业规范的新闻客观性等经典新闻学的问题不再有明确而唯一的答案,新闻学原有的概念、议题、结论在新的社会环境和媒介环境下越来越难讲清楚,新闻学知识似乎更难以对新的实践进行解释和引领。 新闻学作为一套知识体系、一种研究领域,在国内的发展沿袭着一种以规范性知识为主的路径,不仅是党报理论中的规范性部分沉淀为新闻学知识的重要内容,西方新闻学知识在被引介到国内的教学科研中以后,也被框定为以规范性知识为主的面貌(典型代表是把传媒的四种理论作为西方新闻学的主要知识进行介绍分析),而对其主要观点和结论背后的理论前提、认识论、方法论、经验证据以及这些新闻学知识赖以生存的现实社会条件和学术思潮背景缺乏充分探讨和理性反思。特别是一些教科书把这些规范性知识默认为是整个新闻学的主要面貌和“知识地图”,影响了专业从业者对新闻学的认知框架和学科印象,新闻学似乎成为一种抽象的、静态的知识信条,既与生动发展的新闻业现实没有充分互动,也鲜有开展其他各学科演进中都必不可少的学术史、知识论意义上的梳理和省思。本文旨在从一个侧面对新闻学知识的这种路径依赖现象进行反思:从当下的新闻传播现实状况出发,探讨原有的新闻学知识在当下的社会条件和媒介环境下面临着怎样的“失灵”场景,进而反思新闻理论与新闻传播现实之间的矛盾,表明新闻学知识体系在建构逻辑上有什么样的“盲点”,以及我们应该如何结合新闻教育的困境去完善和发展新闻学知识体系。 一、新闻教育的困境与知识体系转型 新闻学学科目前面临的问题,一方面是研究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问题,科学研究需要提供原创知识,为学科发展注入创新的能量,而教学和人才培养需要把研究成果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和素养,涵养他们面对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本领。从基础层面来讲,新闻学的转型以一项项具体研究的深入开展所提供的创新成果为支撑,但同时,学术体系、学科体系的发展也依赖于对现有成果组成的知识体系进行创新。新闻学知识体系是这个学科科学性的直接体现,也是年轻一代接受新闻教育的直接来源,然而现有的新闻学概念、逻辑、知识架构等方面与已有的相当丰富的学术资源和实践资源呈现出不相匹配的状态,笔者认为这是新闻教育面临的一个迫切而重要的问题。① 1.新闻教育的“供给侧”乏力 当前,新闻教育面临“骨感”太强的现实。一方面,现实社会中以互联网媒体和公民新闻为代表的新的新闻传播现象越来越多;另一方面,能够解释、分析这些现象的理论工具、方法和现成的学理论断又相对匮乏,新闻学还是以传统的新闻机构、新闻生产、新闻从业者为核心组织起来的一套知识体系。 在新闻学教学层面,知识体系的历史路径依赖非常明显。就本科层面而言,体现在有关知识较多依赖原有的党报理论模式,缺乏对历史语境的激活和对当下现实的延展。党报理论的创立和发展有其对应的中国共产党新闻实践的历史环境,尽管其中的核心理念一直在延续和与时俱进,但得出具体结论的媒介现实已有较多变化,理解这些具体提法需要对历史语境有深入细致的了解。在相当多的教材中只见其结论而难见对其生成语境的梳理和引入,所以学生听了后拿今天的新闻现实去套原有的理论是有困难的。新闻学教学面临一种外热内冷的情形:很多新闻院校启动了“部校共建”“卓越人才计划”等项目计划,改善了硬件设施,开展了系列活动,做了不少工作,但实际上根据笔者走访了解的情况,学生对新闻学课程的抬头率、兴趣点、认可度往往没有明显的提升。 在新闻研究层面,新闻学研究面临视野约束的问题。目前,新闻学研究对以互联网新闻为代表的新现实的认知还未能形成体系性的洞察,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已有研究的社会视野相对欠缺,较多沿袭媒体中心主义的视角,主要关注主流媒体的内容、人员、影响等方面,对机构性、建制化以外的媒体即更广泛意义上的社会场域中的媒介的关注和研究有限,比如自媒体、政务媒体、平台型媒体、算法与数据等新闻场域中的新行动者。二是已有研究的比较视野相对欠缺,目前的新闻学研究较多将视野放在国内这个特定媒介体系中展开,或者是以既定的主要媒体机构为默认研究对象,对新闻真实、新闻客观、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认同等问题的比较分析较少。跨国、跨体制比较新闻研究领域,可以生发出诸多有深入探究空间的议题。[1]由于身处其中而不自知,研究者对新闻现象的深层结构性因素发掘得不够,新闻研究容易限于就事论事甚至是经验总结和政策解读的层面,影响了对研究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的丰富性和深刻性,不利于形成多维度的分析视角。 2.新闻学知识体系亟须充实 上述新闻教育困境折射出的是新闻学知识内在的逻辑问题。其一,理论维度方面,一些新闻学论著和教材中呈现的理论知识相对欠缺时间标度和空间维度。新闻理论知识如缺乏时间和空间的边界限定,所做出的诸多命题在表述上则是全称判断、在逻辑上则是高度抽象,貌似放之四海而皆准,却难以看出其生发的历史时期、实践的地域范围、成立的社会条件。其实不仅新闻理论,传播理论也有类似问题,在教学中把沉默的螺旋、议程设置等理论变为绝对定理,重点放在了解释和记忆它们的核心观点,而忽略了这些理论(或假说)提出的社会背景和研究者的问题意识。学术研究的历史情境被抽离,学科知识既与现实有一定距离,又没有还原出其作为一种思维训练素材的生成情境,因而难以受到“95后”“00后”们的青睐,其难以从这样的理论教学中提升汲取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只好关注新闻传播中的一些显问题、浅问题,对现象进行描述而没有深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