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伯特·马尔库塞(1898-1979)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早期主要理论家,在他长达五十年的理论活动中,始终以激进的文化叛逆面貌出现,被称为“青年造反哲学”的创始人。他的理论活动横跨哲学、政治、心理学、美学和艺术,构成独特的社会批判理论体系。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位重要理论家,马尔库塞的理论体系具有如下特征: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和国家学说转向哲学、文化和艺术,以美学和艺术代替政治、经济领域的实践。同时马尔库塞还吸收了现代西方的其他理论成果,用于对发达工业社会的分析,构建以美学为终点的社会批判理论体系。对他来说,美学与艺术也是人与社会解放的途径,是反对单向度社会的手段和归宿。本文将对马尔库塞的批判的浪漫美学理论作简要的梳理。 一、问题的提出 马尔库塞的批判的浪漫美学的源头可以追溯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兴起于德国的浪漫派,而德国浪漫派的产生以及此后二百年的绵绵不衰有着深刻的现实原因和哲学背景。 西方社会自进入近代工业社会以来,科技的发展、实用技术的普及,人们对对象的认识更精确化、规则化。数学逻辑学受到重视,理性主义在欧洲大陆崛起。对理性的强调和理性的过度膨胀,使人成为丧失了感性或感性受到压抑的人。而乐观的理性主义所支撑的现代文明神话却造就了片面发展的人、畸形的人。对理性主义的反抗,对人的拯救始于感性的沉沦,18世纪后来被称为“美学”的一个学科"Aesthetics"(感性学)正式诞生,它的原初目的就是要研究人的感性(情感)。 在哲学传统上,近代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分出了一个思维主体和认识对象。物质和精神、心和物二元论由此产生。可以认为,哲学上主客体的分裂与工业社会中人的碎片存在状态互为因果。从此,主体和对象如何达到更高程度的同一,重归先在的和谐状态,耗费了众多哲人的智慧,也成了德国浪漫美学的追求目标。生长于工业进展迟缓的德国浪漫诗哲们以他们的超验之思对主客体的分裂、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背离、感性与理性的对立兀然发问,形成波及整个欧洲大陆的浪漫大潮。 作为海德格尔早年指导的研究生,马尔库塞的美学理论禀承了其浪漫先辈的传统主题: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问题。而在其半个世纪的美学探索中,马尔库塞又始终吸收借鉴时代的理论成果,结合当代西方不断变化发展的现实,构筑其批判的浪漫美学体系。 马尔库塞对“人”的关注始于1932年发表的《论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这篇论文是马尔库塞研究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成果。他关注的是《手稿》中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及其实现的思想,马尔库塞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成为异化劳动,已“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这是人的外化、生命的贬损、人的现实的歪曲和丧失”。(注:《西方学者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年2月,第98页) 对人的本质的探讨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认为社会变革的发生要依赖主体的能动作用和主体的意识形态结构的变化。但50年代以后,西方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物质生活获得相对的丰富,他们所期望的社会革命迟迟没有发生。因此,马尔库塞们必须回答现实提出的理论难题:资本主义社会是通过什么过程和机制延续人的本质在其中丧失的异化劳动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又是通过何种媒介防止无产阶级主体自觉意识的产生?50年代,马尔库塞借鉴弗洛伊德的心理学理论,把研究重心转移到人的心理机制上来。 《爱欲与文明》是这一时期马尔库塞的一部重要著作。在这部被称为“弗洛伊德的马克思主义”的代表论著中,马尔库塞对弗洛伊德学说进行哲学的改造并用于对人的本质的分析。马尔库塞接受了弗洛伊德的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和无意识两部分以及无意识是由死亡本能与生命本能组成的观点,但他认为生命本能的主要内容不是温、饥、睡、性,而仅仅是性欲,即人的机体追求快乐的普遍性,他称之为“爱欲”。在人的心理中,意识受现实原则支配,无意识(主要是爱欲)受快乐原则支配。“压抑”是弗洛伊德心理学的中心概念,弗氏认为物质资料的匮乏是文明的主要特征,而人的本能却要求持久自由的满足,因此文明社会必须克制、延迟和压抑这种本能的满足。马尔库塞发展了这个概念,把“压抑”区分为“基本压抑”和“额外压抑”两种,认为除了为克服物质资料的匮乏所保持的基本压抑之外,在特定的历史阶段特定的历史机构为了特殊的利益还引进了一些附加控制即额外压抑。例如在资本主义时代,额外压抑表现为强加于劳动者的整个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组织方式和劳动成果的分配方式。马尔库塞认为,既然在人的心理层次中无意识的生命本能真正体现了人的本质,按照马克思的人的解放即人的本质的解放的观点,那么,人的解放归根结底是人的爱欲的解放。 人的爱欲的解放通过何种途径来获得?或者说,人的爱欲的解放在当代西方工业社会是否成为可能?马尔库塞在六十年代影响巨大的《单向度的人》一书中分析了人的感性在当今西方社会的窘境。 在当今发达工业社会,高技术、高科技带来了物质生活的繁荣,人们的生活普遍提高,社会似乎已使个体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但物质的满足并不是幸福的标准,现阶段生活于发达工业社会的人们仍处于异化状态,而且由于物质的满足产生的麻木状态使他们几乎意识不到自己的异化处境。“发达工业文明的奴隶是受到抬举的奴隶,但他们毕竟还是奴隶。”(注: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2月,第31页)可以说,发达工业社会是一个有效控制着但使人安然自得的极权主义社会。技术理性同整个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一起对人的爱欲实行压抑性的控制,人的灵性、激情、语言和思维统统被抹平,使人成为单向度的人,即使像西方所谓的性解放也被融入商品生产和交换领域,纳入社会经济的一体化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