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形成于第二世界

——兼评我国当代美学的有关论争

作 者:

作者简介:
胡家祥,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南昌 330027

原文出处: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美学思想史就是向人走来的历史,美的奥秘存在于人自身之中,马克思为我们树立了实事求是探讨美学问题的典范。美是依据第一世界的客观事物的具体形状和第三世界的文化观念的相关内容,按照第二世界的基本结构样态孕育的体现人类生存完满性的形象。蔡仪、朱光潜、李泽厚三先生恰好分别注重于三个不同的世界,但遗憾的是都未能达到整体的把握。美的客观性来自三个世界。第二世界向另外两个世界开放,使美总是在不断生成又不断积淀的张力结构中运动。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1998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美存在于哪里?有人认为存在于客观的自然物上,有人认为存在于人的心灵里,还有人认为它只能存在于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关系中。如果各家之说都有其道理,那么是否有统一的可能?如果各家之说都存在缺陷,那么可否在互补基础上克服?

      一、美向何处寻

      首要的问题是寻找切入点:美向何处寻?回溯美学思想发展史,或能给我们以启迪。

      西方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探讨,大体上可以划分出三个阶段。从古希腊到中世纪,人们较多注目于从客观事物的本原上探究美,以柏拉图推测宇宙中存在一超验的“美本身”的看法为代表,前有毕达哥拉斯学派,后有普罗提诺等,他们的观点或有直接的承传关系,或有相似的把握倾向。到文艺复兴时期,亚里士多德学说中的经验主义倾向受到普遍欢迎,人们开始热衷于从客观事物的外部特征上寻找美的因素。意大利诗人塔索认为美是自然的一种作品,由比例适当、颜色悦目等因素构成,这种在当时颇有代表性的意见可以看作是对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美在于“秩序、匀称和明确”观点的回应。自启蒙运动以来,尽管传统的观点不时以翻新的式样出现,但从大趋势看,人们的视线发生了根本性的位移,即从宇宙学转向人类学,更多地从主体——人身上研究审美问题。休谟的美学思想固然有偏颇之处,不过他提出美“存在于观照者的心灵里”实在是振聋发聩;其后无论是康德、黑格尔,还是车尔尼雪夫斯基等,尽管可以从宇宙学哲学角度将他们划入不同的派别,然而执著于从人自身探寻美的根据则无疑是诸家的一致点。尼采称“只有人是美的”为“美学的第一真理”(注: [德]尼采《悲剧的诞生》, 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322页。),可谓是把握住了近代美学思潮的律动。

      我国先哲对美的理解不像西方思想界那样大幅度转折,从一开始就紧紧地将美的问题与人格完善连结在一起。不过,先秦时代,人们突出地在道德评价中论美,“美”与“善”常常通用,从伍举、孔子、孟子等的一些谈美言论中均可见出此倾向。至魏晋南北朝,人们多在人物品藻中讲美,这时特别反映出庄子“人貌而天虚”审美观念的影响,注重于人的形貌中透现出来的超逸神情和气质,赞美有限与无限在个体身上的和谐统一,《世说新语》记述了大量名人轶事,称道其风采、风流。“人的自觉”是“文的自觉”的基础和先导,美学观念伴随着重视个体自由生存的观念而走向成熟。人们很快将人物品藻的术语转用于艺术品鉴,诸如“形神”、“气韵”、“风骨”等等,确立了近两千年来中国美学思想史上一直沿用的基本范畴谱系。

      鉴于上述史实,笔者赞同成复旺先生的看法,“整个一部美学史就是向人走来的历史”(注:成复旺《走向人学的美学》,载《社会科学家》1995年第2期。)。我们有理由推论,美的奥秘存在于人自身之中,研究人自身是解决美学基本问题的突破口。

      人是一个“小宇宙”,个体就是一个世界。人的无穷活力来源于同相对外在于他的物理世界和文化世界的物质和信息交换。所以,研究人自身,应该兼顾三个世界。英国哲学家波普尔指出:“世界至少包括三个在本体论上泾渭分明的次世界;或者如我所说,存在着三个世界。第一世界是物理世界或物理状态的世界;第二世界是精神世界或精神状态的世界;第三世界是概念东西的世界,即客观意义上的观念的世界”(注:[英]波普尔《客观知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64—165页。)。波普尔虽然是在对科学活动的哲学研究中提出“三个世界”的理论,但这一理论对于认识所有关于人的现象都有重要意义。三个世界中,第二世界居于中介地位。从人的整个族类来看,第二世界既是第一世界的“遗传”与内化,又是第三世界的根基与雏形;而从人的个体来看,第二世界一面认知、改造第一世界,一面又继承、创造着第三世界。所以,遮蔽了第二世界,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便成了两个互不相干的自在世界。

      审美活动正是将物理世界事物的感性形貌与文化世界的理性观念相沟通,它只能发生于第二世界中;美的形象是在审美活动中产生的,因此也只可能形成于第二世界。近代以来,着眼于第二世界来阐释美的问题已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1858年版《新亚美利加百科全书》中的“美学”条目尽可能公允地写道:“最可靠的心理学家们都承认,人类的天性可以分作认识、行为和情感,或是理智、意志和感受三种功能,与这三种功能相对应的是真、善、美的观念。……真是思想的最终目的,善是行为的最终目的,美则是感受的最终目的。……趣味的法则虽然显得不如逻辑学和伦理学那样确定,它无疑是在人类天性中具有相同的基础”(注:见《美学》第2期,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根据马克思在19世纪40年代中期到50年代后期就美学和艺术问题阐发的一系列重要观点的基本精神,有理由认为这一条目确是出自他的手笔(李泽厚、蒋孔阳先生都持此议)。果真如此的话,那么可以说,就是在美学领域,马克思也早给我们树立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探讨问题的典范。

      二、美如何形成

      自然美问题是美学中最棘手的问题。某一自然物何以成为美的形象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