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媒介文化下的“日常生活审美”转向 媒介作为主体建构真实、传送信息的特殊制度组织和技术载体,其自身具备了创造和生成的能力,它能够借助技术手段改变人们对世界的认知途径和体验方式,进而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乃至行为方式。在当代高度“媒介化”的社会中,新技术使人们对媒介的依赖亦愈加强烈。媒介文化权力在新技术的推动下全面扩展,形成真正社会意义上的媒介文化霸权,近年来,短视频传媒技术快速改变了人与世界的关系,图像超越了信息交流这一最初的功能,成为人与真实世界沟通的重要方式,重构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情感世界和意识形态,也对主体审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据统计,截至2019年7月,社交短视频抖音平台上的音乐、舞蹈、影视、建筑、书法、戏曲、雕塑、绘画八大艺术门类相关短视频数量已达1.09亿条,累计播放量超6081亿,点赞量超201亿,转发分享量超3.9亿,评论数超7.7亿。①短视频已经成为大众艺术交流的重要工具,通过短视频平台分享艺术、欣赏美、接近艺术的趋势已形成。在以“数字增长”为象征的现代社会下,人类经济学的原则就是“毫不犹豫地寻找自身幸福”以及“偏爱那些最使他感到满足的物”。②在20世纪以前的传统社会,人们的审美性情感需求大多通过对与日常生活不同的高雅艺术的欣赏来实现。当工业技术运用到艺术领域后,促进了艺术平民化,但机械复制技术制造了“世物皆同的感觉”,③消解了古典艺术的距离感和唯一性,导致了古典艺术的“灵光”消逝,即艺术美境的流失。在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不再以仪式为基础,而是建筑于政治学之上,这一状况在图像信息时代发生变化,大众借助新媒介将审美对象拓展到各个生活领域,同时不断消解高雅艺术的虚假性本质。21世纪以来的各种先锋主义艺术都在试图表明:任何日常生活场景都可以审美的形式呈现出来,审美体验与表达也可在日常生活俯仰皆拾。高雅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限逐渐坍塌,艺术借助于新媒介与日常生活、大众文化相交融,由此显示出“日常生活审美化”(The Aestheticization of Daily Life)的时代特征。在“万物皆消费”的语境中,日常生活被商业化并以美的形象展示,即日常生活被转化为艺术,审美融入日常生活④,而日常生活审美则借此成为“充斥于当代社会日常生活之经纬的迅捷的符号与影像之流”。⑤舒斯特曼(Richard Shusterman)则从杜威的“艺术即经验”思想出发,同样注重日常生活经验本身的审美特性,强调日常生活审美经验鲜明的身体性和消费性特征。⑥“日常生活审美化”意味着西方美学的重大转向,由美的思辨转入对人的生活实践和存在方式的具体介入和关怀,这一思想可追溯至海德格尔及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艺术介入生活”也是救赎感性迟钝的方式,通过艺术实现人的自由,借助“诗意的栖居”返回到失去的精神家园,最终解脱对物的绝对性依赖。 实际上,“日常生活审美化”并不只是新世纪以来全球的美学新潮,更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原生形态。中国当代日常生活美学不仅受到西方日常生活审美化浪潮的影响,而且受到中国传统生活美学的直接影响,并在实践过程中超越了西方式的对立与分化,试图以“生活”为本体重构一类东方实践美学。但中国缺乏西方严格意义上的宗教信仰精神,因而审美还具有了代宗教的超越性特征,蔡元培就以审美和宗教的情感类通性,提出“以美育代宗教”之说⑦,以审美超脱现实,达到超越的境界,通过“静观”“坐忘”“空灵”等审美途径“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⑧,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都是古人向超越精神世界追求的代偿。因而中国传统生活美学观念的发展,跟中国本土哲学密不可分,老庄的“妙、神、清、逸”,儒家的“浩、雅、中、正”,佛家的“静、空、悟、能”都从不同层面影响到中国日常生活的审美观念。中国传统生活审美的追求并不以某种具体目的为满足,而是贯穿到全部的生活过程之中,审美与生活不即不离,看重的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物的全方位自然和谐关系。既有天覆地育之无言大美,也有神韵雅谈、貌态端庄的“人之美”;有华服博带、花钗宝钿的“衣之美”,也有器物滋味、饮馔品鉴的“食之美”;有长物闲赏、精巧朴拙的“器之美”;有“水石潺湲,风竹相吞,炉烟方袅,草木自馨”⑨和畅欣然的“居之美”,也有山水悠游、清湍修竹的“游之美”;有“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⑩的“文之美”,也有知生达命、修身养性的“德之美”和通达天地、天人合一的“性之美”。中国文化传统之所以延续至今,生生不息,传统生活美学就是这从未断裂之传统中的精髓所在,或者说“道在其中矣”。“日常生活审美”在中国当下的呈现为:从形而上美的观念渗透到社会日常美的实践,从“人的生存”转换为“人的生活”,从本体论之美转变为诗性生活之美。长期以来,中国社会专注解决的是物质短缺、物质解放的生存问题,处于低级现代性阶段。随着物质生活逐渐丰足,社会意识形态逐渐转变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1)和美育的问题,也就是“审美的现代性”问题。同时,从现代化发展程度来看,人们需要建设充盈的现代化,重构精神、意义和美感的世界是必然要求。当代新技术媒介的兴起为日常生活审美提供了新途径。 二、社交短视频的审美新特征 短视频时代的日常生活审美特征首先是审美的民主化。传统社会实践将审美阶层化隔离化,现代理性为艺术筑起了壁垒,弱势阶层将美视为奢侈缥缈,权力阶层将美视为垄断夸耀。伴随新媒体的崛起而产生的审美民主化,成为新世纪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新特点,短视频新媒体降低了艺术创作的门槛,为越来越多的公众在日常生活创作和传播艺术提供了全新的空间,使用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打开屏幕,随时随地欣赏屏幕呈现的各类影像、声音和画面并进行创作和分享,这一转变相对于传统审美方式具有革命性的变革,审美从庄重典雅和具有仪式感的行为中解放出来,颠覆了艺术审美所谓无利害的高雅静观经验,舒斯特曼称之为“伪审美经验”,(12)重新组合了存在的“真实”与“虚拟”。短视频新媒体将生活实践和审美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使得审美成为一种生活态度,而不仅是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一类商品属性,充满着实践精神。从传统戏曲的玉袖长歌、清韵雅唱,到中国书画的水墨丹青、泼墨工笔,从非遗的匠心传承、博大精深,到音乐舞蹈的余音袅袅、衣袂飘飘,通过对艺术的便捷化、通俗化、趣味性改造,使用者可以在短视频平台上随时进行具有个人风格的艺术创作活动,分享独特的个人生活瞬间,艺术生产和消费的身份相互交织,马克思关于“人人都是艺术家”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变为现实。短视频内容的生产与传播体现了日常生活美学的内涵,去中心化传播机制给用户带来了零距离欣赏艺术及创造生活艺术的权利,审美经验越来越具有日常性和生活性。同时也使得审美具有动态参与性,用户可以结合平台提供的音乐、贴纸、道具等技术,进行艺术模仿或者二次创作,传播主观的审美价值,进行分享交流。此种复合的新艺术形式与传统艺术截然不同,高雅与大众、精英与平民不再有严格的区分,具有等级意味的审美品位“区隔”(13)不再具有意义,使得社会各个结构层通过视频文化共同体实现情感的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