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实践美学的生活美学建构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玉能,男,湖北武汉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南京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湖北武汉430079);张弓,男,湖北武汉人,文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华东政法大学经天学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上海201620)。

原文出处: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新实践美学应该关心人类的生活,把美学理论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建构起自己的生活美学。社会生活本质上就是实践的,没有实践就不存在社会生活,因此,人类的社会实践(物质生产、话语生产、精神生产)是新实践美学的生活美学的逻辑起点。一般说来,生活可以划分为物质生活、符号生活和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是人类的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审美化和艺术化是美学的本根。物质生活美学(日常生活美学)就是研究人类的物质生活对人的审美关系的分支美学。符号生活是人类的社会身份、社会职业、社会角色所显示的意义的生活。符号生活美学就是研究人的社会身份、社会职业、社会角色对人的审美关系的分支美学。精神生活是人类的认知、情感、意志所显示出来的生活。精神生活美学是研究人类认知生活、情感生活、意志生活对人的审美关系的分支美学。新实践美学的生活美学追求物质生活、符号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有机融合,逐步实现人生的真理境界、审美境界和自由境界,以塑造自由全面发展的人。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20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3-06;B8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83(2020)04-0005-11

       DOI:10.15983/j.cnki.sxss.2020.0741

       新实践美学是对实践美学的扬弃。实践美学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1950-1960年代第一次美学大讨论中脱颖而出、以李泽厚为代表的美学学派。在它于1990年代成为中国当代美学的主导流派时遭到了质疑和反对,于是产生了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争论。就在这次争论中,实践美学发展到新阶段,出现了新实践美学。尽管新实践美学有不同的观点:朱立元的实践存在论美学、邓晓芒和易中天的新实践观美学、徐碧辉的实践生存论美学、张玉能的新实践美学,但是,新实践美学有一个共同的征象,那就是仍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作为自己的哲学基础。在近几年关于实践美学的反思中,有人认为实践美学不关心人民的现实生活,在哲学层面进行抽象理论探讨,使人们望而却步。在中国当代美学进一步发展的进程中,新实践美学应该关心人民的现实生活,把抽象的美学理论与实际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建构起自己的生活美学,让人们亲近美学和新实践美学。

       一、生活美学的逻辑起点应该是实践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美学的根本特点就是以社会实践作为自己的哲学和美学的出发点,认为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实践,没有实践就不存在社会生活。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明确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49因此,人类的社会实践(物质生产、话语生产、精神生产)是新实践美学的生活美学的逻辑起点。

       有一种观点认为,生活美学理应就以生活作为本体论的存在根据,因此要建立一种生活本体论的生活美学。但是,他们忘记了“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样一个更加深层的、根本的实践本体论的依据。如果生活美学的出发点、逻辑起点就是生活本身的存在,那么就成为了一种“活着”美学。可是,人的生活、人们之所以活着,就是因为人类的每一个个体都在进行着社会实践。首先,为了人的个体和类的存在,人类必须进行生活资料的生产,还必须进行人的个体生命的繁衍,即人的自身生产,没有这样两种形式的最基本的生产实践,人的生命和生活就不可能存在,也就谈不上什么生活的审美化和艺术化,也就没有生活美学存在的必要。其次,人类的生活是一种个体离不开群体的社会实践的存在,每一个个体都必然地与其他人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尤其是社会实践的关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把关于人类各种特殊关系的形式都叫做“特殊的生产方式”。马克思说:“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1]24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的固有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48而人的群体生活和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出来和变化发展的。再次,人类之所以需要美和审美及其艺术,要建设生活美学,就是因为人有需要和审美需要,而人的一切需要都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和结果。如果一个人没有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相属需要、尊重需要等基本的物质需要,那么他就不可能是一个有生命的人或者一个生活着的人,他如果存在就是一个死人或者植物人;如果一个人没有了认知需要、审美需要、伦理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等更加根本的精神需要,那么,他就不可能是一个真正的人,只是一个与其他的动物一样的存在而已。历史事实已经证实,对于人来说“他们的需要即他的本性”[2]504,人的需要是决定人的本质和本性的最内在的根据,也是人的生活的最根本的内在驱动力。而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都必须产生于人类的社会实践之中,而且也只有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才可能实现。进一步说,人类的审美实践是人类生活审美化和艺术化的审美需要产生的根源和实现的领域。人类的生活无论是个体的还是群体的,开始都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物质需要,只有在基本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以后,才可能产生审美需要。人们的饮食男女这种最基础的生理需要本身也是在满足了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以后,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实践的变化,人们的饮食才由维持生命发展到讲究色、香、味、形的审美需要,人们的男女关系才由维持人种的繁衍的生理需要逐渐发展变化为以爱情、婚姻、家庭为基本形式的审美需要和伦理需要。因此,离开了人类的社会实践,人类的生活就只能是动物性的物质需要的满足,不可能产生真正的人类的认知需要、审美需要、伦理需要等精神需要,而只能在动物的范畴内徘徊,也不可能有任何审美需要之类的精神需要的满足和发展。因此,我们要建构的生活美学,并不是在脱离社会实践的生活本体上假设的本体论生活美学,而是在实践本体论的根基上构筑起来的新实践美学的分支的生活美学。新实践美学的生活美学是研究人对源于社会实践的现实生活的审美关系的科学,它的逻辑起点是社会实践,它永远也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它所关注的生活是人类社会实践中的实践生活和生活实践。

       从这样的实践观点出发,生活可以划分为物质生活、符号生活和精神生活。它们都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既离不开物质生产,也离不开话语生产,同样离不开精神生产。物质生活是指人类的日常生活。人们为了维持自己的肉体存在就必须进行物质生产。物质生产有两种:一种是人的自身生产,一种是人类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资料的生产。人的自身生产生成了人的肉体存在,而要维持每一个肉体的存在,就必须生产出人们衣食住行必需的日常生活用品,同时为了继续不断进行生活资料的生产,还得进行生产资料的生产。这些就构成了人类的物质生活。那么,要研究人类的物质生活中的美和审美及其艺术问题,就必须首先从物质生产出发来研究日常生活对于人的审美关系。人类的物质生活是社会性的,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来进行生产和展开生活,所以人类之间的交流沟通是必然的、必不可少的,这就使得物质生活与人类的话语生产,即语言和符号的生产发生了不可分割的关系。不仅人们要命名物质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物品,而且还要运用语言规则来表述实际言语,表达出话语的意义,只有这样人类才能进行物质生活。人们的物质生活不同于一般动物和高级动物的地方就在于人类不能够仅仅满足于实用的、物质的、肉体的需要,还要追求认知需要、审美需要、伦理需要等精神的、发展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所以,即使在物质生活之中人们也要渗入精神的、发展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因而也就必然地离不开科学、艺术、政治、道德、宗教等精神生产。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美学认为,人类必须首先衣、食、住、行然后才能从事科学、艺术、政治、道德、宗教等其他活动。因此,人类的生活必然以物质生产为最后的根基。但是,人类的生活却不仅停留于物质生活,还必须发展为符号生活和精神生活。那么人类的精神生活和符号生活就被物质生产最终决定和制约着。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着人类本身发生了分工和私有制,从而形成了人类的符号生活和精神生活。人类的符号生活是来源于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人们的社会地位、社会职业、社会角色所显示出不同意义的生活,而人类的精神生活则是人类的知(认知)、情(情感)、意(意志)所显示出来的生活。而这一切都是由人类以物质生产为中心、包括话语生产、精神生产的社会实践所决定和制约的,并不是一个人自身可以任意左右的。因此,当我们要研究人类的符号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美和审美及其艺术时,就必须考虑物质生产、话语生产和精神生产给每一个人所创造的具体条件。因此,新实践美学的生活美学同样是以实践为逻辑起点的,离开了社会实践就没有新实践美学的生活美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