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学转型的多元取向和多种建构 在国内90年代美学转型的多声部大合唱中,我们认为最有影响、最值得注意的是围绕着对“实践美学”的反思提出来的“改造完善实践美学取向”、“超越实践美学取向”以及与关于实践美学的论争既有密切联系、又有相对独立性的“审美文化取向”、“中国古典美学取向”和“辩证和谐美学取向”五大取向。其中任何一种取向,都包含着倡导者对现有美学状况的反思和对原有观点体系的估价、对所取方向历史和逻辑的论证、对该方向发展的初步设想或整体建构,有的还涉及其他取向对该主张的评论或批评。下面我们循此思路择要予以述评。 (一)“改造完善实践美学取向” 这是在关于“实践美学”的论争中出现的代表性观点。讨论初期可细分为坚持派和改造派。但随着讨论的深入,坚持派也注意到了“实践美学”的缺陷,提出发展、修正的看法,两派认识趋于合流。有鉴于此,我们依据最新的相关言论的相似方面,把这种观点概括为“改造完善实践美学取向”。 该派认为,“实践美学”在50年代美学大讨论中开始发韧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到80年代的美学热中则进一步聚集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力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美学体系和蔚为壮观的宏大气势。究其原因,是由于它找到“实践”这一联系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中介环节,找到了沟通物质世界与心灵世界的真正桥梁,从而得以超越是对象决定主体还是主体决定对象的二元对峙局面,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主客观统一论者所未能达到的目的。正因为此,“实践美学”是迄今为止国内最有理论价值,也最有发展前景的一派学说。该派也承认,已有的“实践美学”成果确实存在着某些缺陷,甚至较为严重的问题。如有的指出:“在实践的性质上过多地强调主体的群体特征而忽视其个体的独特价值;在实践的过程中过多地强调理性的必然法则而忽视其感性的偶然作用;在实践的结果上过多地强调历史的积淀功能而忽视其现实的突破意义。”(注:参见陈炎《实践美学与实践本体》,《学术月刊》1997年第6期;《改造并完善实践美学》,《光明日报》1997年7 月12日;《试论“积淀说”与“突破说”》,《学术月刊》1993年第5期)有的认为:论争中学者们“对‘主体性实践美学’与‘人类学本体论美学’本身就隐含着逻辑上不可克服的自相矛盾,‘积淀说’背后日益滋长的文化保守主义倾向,片面强调审美活动中的理性、群体性、人类性的批评,都是切中要害”的(注:朱立元《在具体分析的基础上修正实践美学》,《光明日报》1997年7月12日)。有的指出:“实践美学存在种种结构上的缺失。”(注:王德胜《实践美学需要发展而非超越》, 《光明日报》1997年7月12日)然而这些学者在指出上述缺憾的同时, 又一致认为,这些问题只能在“实践美学”的内部,即在“实践美学”的根本基点上和总体框架内加以纠正,不应该也不可能在诸如“生存”和“生命”等前实践范畴内得到解决。作为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思想体系,“实践美学”也许终将被更高的理论形态所超越,但这种超越必须建立在更高的哲学背景上,而在此之前,改造较之超越更为稳妥。 如何改造完善“实践美学”呢?该派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初步设想。有的从宏观上提出:第一,为其确立真正的实践本体论(而非主体性实践哲学或人类学本体论)的哲学基础;第二,对“实践”概念进行新的阐释,不局限于物质生产实践,而是人生实践,即人在世界中的全部生存活动及方式;第三,在人生的实践基础上展开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即审美活动的方方面面(注:朱立元《在具体分析的基础上修正实践美学》,《光明日报》1997年7月12日)。 有的在强调对“实践美学”的主要命题进行必要的清理和重新厘定的同时,着重论析了“实践美学”的进一步发展对重建哲学本体论的重要意义:“它既不是从经验出发,用有限的现象来描述或囊括无限的本体;它也不是从主观幻想出发,用超验的幻想来解释或界定存在的意义;它要真正抓住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中介环节,从‘实践’入手而将破碎的世界重新统一起来。由实践而造成的有限与无限、经验与超验、现象与本体之间的逻辑鸿沟,也只有通过‘实践’,在现实上观念上和情感上加以填平。而‘实践’既是群体的也是个体的,既是理性的也是感性的,既是自然的也是社会的,既是承继历史的也是面向未来的……真正的实践本体论绝不应是一种外在于感性个体的文化宿命论,而是与‘此在’的‘在世结构’密切相关的文化承继论和文化发展论。正因如此,‘实践美学’的最大意义不在美学本身,而是从美学角度为实践本体论所提供的支持。”(注:参见陈炎《实践美学与实践本体》,《学术月刊》1997年第6期;《改造并完善实践美学》,《光明日报》1997年7月12日;《试论“积淀说”与“突破说”》,《学术月刊》1993年第5期) (二)“超越实践美学取向”(后实践美学) 这种取向萌芽于80年代初对“积淀说”的批评,初显于80年代末对“积淀说”的“突破”,深化于90年代初重评“积淀说”和“突破说”的讨论,渐成声势于1994年《超越实践美学,建立超越美学》论文的发表。虽然前后历史语境、具体观点和表述形式均有较大变化,但理论核心和基本倾向并无实质区别,这就是:从人的生命存在本身探寻美的根源,超越理性主义,还人以个人的感性的本体。总起来看,该派也在不同程度上承认“实践美学”有其历史功绩和合理性。它与“改造完善说”的最大不同,在于认为“实践美学”的哲学基础和基本观点都存在着根本性的缺陷,不可能在其学派或理论体系的范围内真正解决,因而必须打破“实践美学”体系,彻底超越“实践”这一核心范畴,确立诸如“生存”、“生命”、“存在”等新的逻辑起点,建构超越乃至取代“实践美学”的新的美学形态。具体分析,该派各代表人物对“实践美学”的基本估价和提出的具体观点并不完全一致,甚至有较大差异,下面分别论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