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美的形态特征和范畴界定

——与潘必新同志商榷

作 者:

作者简介:
徐恒醇 天津社会科学院

原文出处:
哲学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1998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对科学美的认同, 在当代科学共同体中已经是一种不争的事实。20世纪以来,爱因斯坦重申了“我同意昂利·彭加勒,相信科学是值得追求的,因为它揭示了自然界的美”(《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 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304页)。杨振宁则把牛顿运动方程、 爱因斯坦的狭义和广义相对论等比作“造物者的诗篇”,说明“学物理的人在了解了这些像诗一样的方程的意义以后,对它们的美的感受是既直接而又十分复杂的”。(《美与物理学》,见《中华读书报》1997年9月17 日)当代混沌学和分形几何所呈现出的绚丽多彩、气象万千的非线性自组织的世界图形,更给人提供了直观的科学美的形象。

      其实,科学美的观念早在近代科学的形成过程中就已出现,并一直伴随着整个自然科学和数学的发展。受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影响,开普勒认为“数学是美的原型”(S.钱德拉塞卡:《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60页)。当他把行星绕太阳的转动和一根振动弦进行比较时,发现不同行星的轨道有如天体音乐一般,构成一种宇宙的和谐,所以他以行星运动的第三定律来表达乐曲“和谐的序曲”的主题。

      《“科学美”质疑》一文(作者潘必新,见《哲学研究》1997年第12期)对于科学家心目中的这种科学美如何纳入传统美学体系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疑问。众所周知,任何美(审美价值)在形态上都需具有可感知的形象性和情感激发作用。该文作者认为,科学美并不具有这两种审美特质,因此与传统美学体系是不相容的。对于这一点,我认为是值得商榷的;而文中所提的一些问题,确是探讨科学美所应回答的。

      一

      传统的西方美学是把艺术作为研究的中心,但是许多美学家和哲学家也并未忽视在艺术领域之外同样存在审美价值。德国美学家玛克斯·德索在谈到审美对象时指出:“假如我们从自然的审美对象转向人类自己设计的范围——除了艺术之外——我们便发现审美需要强烈得几乎遍及一切人类活动。我们不仅力争在可能范围内得到审美愉快的最大强度,而且还将审美考虑愈加广泛地运用到实际事务的处理中去。人们主要的精力,在理性与工艺活动中始终都偏向于呈现出一种审美的形式。”(《美学与艺术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3页)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还进一步说明:“艺术与科学既不同而又互相关联;它们在审美的方面交会。”(《美学原理

      美学纲要》, 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2页)英国哲学家罗素说:“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正像雕刻的美,是一种冷而严肃的美”。(《我的哲学发展》,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93 页)这些表明,他们都肯定在艺术美之外也有科学美的存在。

      尽管科学是诉诸于人的理性,而艺术诉诸于感觉和情感,但是两者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却应该符合美学的基本规定。不能简单地将科学美视为理性美,把艺术美视为感性美,因为审美活动是感性与理性相互交融统一的过程。科学美作为一种审美范畴,是完全可以纳入整个美学体系之中的。

      对于科学美产生的疑惑,首先是虑及它能否成为一般人的审美对象。众所周知,美作为一种价值关系的存在物,是以行为主体与审美对象的互动作为存在前提的。任何审美对象的存在必然对应于特定范围的审美主体,离开了它的审美主体,它的存在就失去了意义。因为,“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音乐对它说来不是对象, 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本质力量之一的确证”。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79页)对于科学美的审美主体说来,要想获得数学或物理世界中科学的美感,他就要具备相关的数学或物理学知识,以便在对其意义的领悟中产生相应的审美意象。这一点对于科学美或艺术美说来,情况是完全一样的。盲人不会去欣赏绘画,他们无法理解光和色彩的世界意味着什么。同样,“科盲”对于科学一无所知,科学美当然不能成为他们的审美对象。

      任何审美对象都是依靠它所具有的审美特质,才取得自身的审美价值。这些审美特质首先是可感知的形象性和由一定意义蕴含所产生的情感激发作用以及给人的愉悦感。

      科学美是否具有某种可感知的形象性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随着文化的发展和人类心理功能的进化,人的感知方式逐步多样化,不仅存在直观的方式,也产生出间接的感知方式。这就使科学意象获得了它特有的形象表现。

      显而易见,自然科学是探索自然界运动规律和内在结构特性的,它并不停留在直观的外在现象层面,而要深入到事物的内部结构和运动中去。不论是研究宇观范围的天体运动,还是研究微观范围的原子物理,都要借助一定的观测或实验设备。利用望远镜可以观测星空中的天体,利用显微镜可以观测细胞和微生物。这是对人类感官能力的一种延伸和扩大,但它们还是直接与人的感官连系在一起的。然而,在原子科学领域,粒子加速器等试验设备则超越出人类的感官,它是借助其他物理媒介间接地展示出不可直接感知的世界。

      科学成果有它特定的形象性,它们是由科学意象的符号化构成的,如定性的科学模型或定量的数学表达式。前者如卢瑟福的原子模型、电子的波粒二象性图象、湍流或生物的分形几何图,都是从特定角度揭示其物理内涵的近似代表物;后者如麦克斯韦方程组、牛顿力学公式等,它们是以数学结构表述与其相关的物理内涵,以数量关系表现出不同质的特性。后者在科学形象的构成中具有普遍的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