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在人类具有了审美能力的同时,自然景物就进入了人的审美视野。从《诗经》为中国古典诗歌创造了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开始,自然景物成为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到陶渊明、谢灵运创立田园山水诗,再到唐代田园山水诗的蔚为大观,春花秋月,高山流水,缤纷万千的自然景物在诗人艺术家的笔下成为具有独立审美意义的审美对象,自然美成为美学史上一直探讨的重大课题。在这方面如果作些具体细致的个案考察,可能会比泛泛地讨论抽象的概念问题,更有助于我们对审美活动本质的认识。 本文仅以菊花为例,探寻这种自然物是如何进入人的审美视野,成为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的。 一 从目前接触到的资料来看,菊花首先是作为药用植物引起人们重视的。 李东阳《周原己席上题十月赏菊卷》中说:“神农尝药,著灵品于方书;屈子餐英,播遗芬于辞苑。”所谓“方书”,即《神农百草》。传说神农尝百草,发现了菊花的治病强身、延年益寿的作用。《神农本草》中这样记载“菊,服之轻身耐老”。早期典籍中关于菊花的简单文字,大概都与此有关。《山海经》曰:“女儿之山,其草多菊。”《礼记》曰:“季秋之月,菊有黄花。”《西京杂记》有云:“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后出为扶风人段儒妻。说在宫时,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拾遗记》云“宣帝地节元年,有背明之国来贡其方物。有紫菊,谓之‘日精’。一茎一蔓,延及数亩,味甘,食者至死不饥渴。” 最引人注目的是《风俗通》、《荆州记》中关于菊花的记载。“南阳郦县有菊水,其源旁悉芳菊。水极甘馨。谷中有三十余家不复穿井,即饮此水。上寿百二十、三十,中寿百余,七十者犹以为夭。”“太尉胡广久患风蠃,恒汲饮此水,后疾遂瘳,年近百岁。非惟夭寿,亦菊延之。此菊甘美,广后收此菊实,播之京师,处处传植。”后来道家把菊的作用渲染夸大,说得越来越神奇。《抱朴子》云:“刘生丹法,用白菊花汁、莲花汁、樗汁和丹蒸之,服一年,寿五百岁。”《神仙传》云:“康风子服甘菊花、柏实,乃得成仙。”《名山记》云:“道士朱孺子服菊草乘云升天。”《太清记》云:“九月九日,采菊花与茯苓,松脂,久服之令人不老。”因此,菊花又被称为“延年”。 菊花进入文学作品,大约最早是从屈原开始。《离骚》中“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常被人们引用。屈原为什么要这样做?仅仅是为了表现其超尘脱俗的志向与人格吗?有人不这样看。东汉王逸注楚辞,认为“旦饮木兰之坠露,吸正阳之精液;暮食芳菊之落华,吞正阴之精蕊。”他认为屈原是行养身之道。魏文帝曹丕《与钟繇九日送菊书》中也说是为了保健。“故屈平悲冉冉之将老,思餐秋菊之落英。辅体延年,莫斯之贵。”潘岳《秋菊赋》始写菊花之美,终写菊花之用。“若乃真人采其实,王母接其葩;或充虚而养气,或增妖而扬蛾;既延期以永寿,又蠲疾而弭疴。”总之,汉魏以前的文人首先所看重的仍然是菊花的药用价值,审美价值倒在其次。 二 魏晋以后,菊花的功利与审美两种价值逐渐产生分化。其药用保健作用在医学和道家养生术以及民俗中继续受到重视。而在文学艺术领域,人们却愈来愈欣赏菊花的审美价值。 钟会的《菊花赋》是较早专写菊花的名篇。“何秋菊之可奇兮,独华茂乎凝霜,挺葳蕤于苍青兮,表壮观乎金商。”对菊花的美,他作了全面的描述:“夫菊有五美焉,圆花高悬,准天极也;纯黄不杂,后土色也;早植晚登,君子德也;冒霜吐颖,象劲直也;流中轻体,神仙食也。”在钟会笔下,菊花成了集天地之美的尤物。 成公绥《菊颂》赞美菊花云:“芳逾兰蕙,茂过松柏。”卢谌《菊花赋》云:“何斯草之特伟,涉节度而不伤,超松柏之寒茂,越芝英之众芳。”到东晋以前,菊花虽被有些文人抬到很高的地位,但尚未得到普遍的认同,表现菊花美的作品为数并不多。 菊花在中国审美文化中地位的确立与巩固取决于一个关键人物,这就是晋宋之际的著名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诗文中写菊的并不算多,总计不过六处: 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九日闲居》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和郭主簿二首》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秋菊有佳色,裹露掇其英。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饮酒》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归去来辞》 我屋南窗下,今生几丛菊?——《问来使》 在这些诗句中,最受后人欣赏而广为传诵的并非正面写菊花的“秋菊有佳色”、“卓为霜下杰”等句,而是写诗人情怀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被推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过着与世无争、清贫宁静的田园生活。这两句诗正表现了作者不慕荣利、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又写得质朴自然,毫无斧凿痕迹,成为后人推崇和学习的典范。“东篱”也成了菊花的代名词。 唐宋时期,随着田园诗的盛行和陶渊明文学地位的日益提高,菊花频繁地出现在诗人画家的笔下。许多人写菊都少不了提到陶渊明,似乎陶渊明与菊不可分开,人为菊之魂,菊为人之形。 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李白 每恨陶彭泽,无钱对菊花。——杜甫 霜露悴百草,时菊独妍华。物性有如此,寒暑其奈何。——韦应物 新黄间繁绿,烂若金照碧。仙郎小隐日,心似陶彭泽。秋怜潭上看,日惯篱边摘。——白居易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